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66篇 |
免费 | 1102篇 |
国内免费 | 7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2篇 |
儿科学 | 125篇 |
妇产科学 | 124篇 |
基础医学 | 1374篇 |
口腔科学 | 211篇 |
临床医学 | 1451篇 |
内科学 | 1498篇 |
皮肤病学 | 132篇 |
神经病学 | 624篇 |
特种医学 | 51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1243篇 |
综合类 | 2233篇 |
现状与发展 | 7篇 |
预防医学 | 950篇 |
眼科学 | 371篇 |
药学 | 1303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618篇 |
肿瘤学 | 9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89篇 |
2022年 | 509篇 |
2021年 | 640篇 |
2020年 | 489篇 |
2019年 | 424篇 |
2018年 | 402篇 |
2017年 | 382篇 |
2016年 | 377篇 |
2015年 | 564篇 |
2014年 | 720篇 |
2013年 | 585篇 |
2012年 | 887篇 |
2011年 | 881篇 |
2010年 | 567篇 |
2009年 | 500篇 |
2008年 | 583篇 |
2007年 | 632篇 |
2006年 | 567篇 |
2005年 | 516篇 |
2004年 | 416篇 |
2003年 | 414篇 |
2002年 | 401篇 |
2001年 | 347篇 |
2000年 | 346篇 |
1999年 | 341篇 |
1998年 | 171篇 |
1997年 | 177篇 |
1996年 | 136篇 |
1995年 | 103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75年 | 6篇 |
1974年 | 7篇 |
1973年 | 7篇 |
1972年 | 11篇 |
1971年 | 7篇 |
1970年 | 9篇 |
196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在可视喉镜下观察经不同鼻孔入路对鼻插管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的颌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左鼻孔入路)和B组(右鼻孔入路),每组60例。麻醉快速诱导后,采用Tosight视频喉镜完成经鼻插管,记录并比较两组导管一次通过鼻腔率、导管通过鼻腔时间、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总时间、插管成功率和鼻腔出血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导管入鼻一次成功率(84.7%比81.7%;χ 2 =0.202,P=0.653)、导管通过鼻腔时间[(7.3±4.6)s比(7.5±4.1)s;t=-0.223,P=0.824]、声门暴露时间[(6.6±1.4)s比(6.7±1.4)s;t=-0.348,P=0.728] 和插管总时间[(35.1±9.2)s比(34.0±7.8)s;t=0.663,P=0.50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置管一次成功率均为100%。A组有16例(27.1%)发生插管相关鼻出血,B组有17例(28.3%),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 2 =0.022,P=0.882)。结论 经不同鼻孔入路对鼻插管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究新型EF24类IKKβ激酶抑制剂H18的体外抗胃癌活性。方法:利用分子对接模拟H18与IKKβ的结合模式;利用MTT实验检测H18对胃癌细胞BGC-823抑制生长的作用;集落克隆实验检测H18对BGC-823增殖的影响;利用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实验分析H18对胃癌细胞BGC-823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H18可与IKKβ的变构位点结合;H18对BGC-823细胞72 h IC50为(1.7±0.3)μmol/L;与IKK抑制剂BMS-345541相比,H18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而对凋亡无明显影响;H18可对胃癌细胞NF-κB信号通路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论:H18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胃癌活性,是一种具有研发前景的IKKβ抑制剂。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炎症调节作用。方法 分别用200?ng/μl脂多糖(LPS)和20?ng/μl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RAW264.7细胞12?h后提取mRNA,24?h后提取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IF4E mRNA和蛋白在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复制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腹主动脉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组织免疫荧光检测eIF4E在主动脉根部中分别与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中的共表达。结果 M1型巨噬细胞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M2型巨噬细胞(P?<0.05)。在ApoE-/-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ApoE-/-小鼠腹主动脉eIF4E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C57BL/6J小鼠(P?<0.05);eIF4E与CD86的共定位表达高于eIF4E与CD206的共定位表达。结论 eIF4E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在M1型巨噬细胞中起作用,进而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血常规的动态变化,分析聚乙二醇化人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的药物疗效和作用时间。方法:在65例需接受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首次及后续化疗后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注射PEG?rhG?CSF,并动态监测患者血常规数值。结果:患者首次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最低点出现在第10天左右,经治疗性使用PEG?rhG?CSF后,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3~5 d内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同时在后续化疗过程中预防性注射PEG?rhG?CSF可显著降低Ⅲ/Ⅳ骨髓抑制发生率。结论: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第10天骨髓抑制最明显,因而在化疗后第10天检测血常规较为合理。同时预防性使用PEG?rhG?CSF可以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对于已经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仍可以使用,大多数患者在3~5 d内骨髓抑制即可控制。 相似文献
87.
88.
为培养满足社会及行业对眼视光专业人才的需求,深度融合附属眼科医院、眼科与视光医学院、眼科研究所和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的人才、设施、设备和各类资源,创建“医教研防”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以“知识、技能、素养”为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为主线,通过依据行业人才标准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胜任力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创建“2+2”教学、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体两翼”专业教育综合实践平台等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9.
纯音听阈正常糖尿病前期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特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16-19
目的 观察纯音听阈正常的糖尿病前期(pre-diabetic)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情况,探讨其变化特点。方法 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和纯音测听结果连续入组年龄<60岁的纯音听阈正常的糖尿病前期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9.80±8.23)岁,对照组为同期年龄、性别构成接近、血糖结果正常的健康体检人群3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6.55±5.09)岁。所有受试者进行内分泌相关检查(包括空腹血糖、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肌酐等)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各频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反应幅值及异常检出率。结果 糖尿病前期组左、右耳DPOAE反应幅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左耳在0.7、1、1.5、2、3、4 k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耳在1.5、2、3、4、6 k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异常检出率方面,糖尿病前期组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在3 k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 糖尿病前期在纯音测听正常时就已出现耳蜗外毛细胞功能受损,以右耳受损更为显著,存在右耳优势减弱,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较纯音测听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索、研究联合应用口服可多华(多沙唑嗪控释片)和局部涂抹达克罗宁药液治疗早泄的效果。方法 36例早泄病例,在性生活前6~8h服用可多华4mg,性生活前20min和10min各在阴茎皮肤和阴茎头涂抹一次达克罗宁。用药治疗后,射精潜伏时间延长≥4min者为有效;射精潜伏时间延长至34min者为改善;射精潜伏时间延长,但不到3min者为无效。结果 36例联合应用口服可多华和局部涂抹达克罗宁药液治疗后,总的有效率为50%,总的改善率为27.8%。结论 联合应用口服可多华和局部涂抹达克罗宁药液于阴茎皮肤及头治疗早泄,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