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15篇
  免费   14912篇
  国内免费   9349篇
耳鼻咽喉   1462篇
儿科学   2450篇
妇产科学   780篇
基础医学   9218篇
口腔科学   2710篇
临床医学   18495篇
内科学   13062篇
皮肤病学   1619篇
神经病学   3642篇
特种医学   61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4089篇
综合类   41901篇
现状与发展   4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7848篇
眼科学   1899篇
药学   18610篇
  206篇
中国医学   14568篇
肿瘤学   6570篇
  2024年   578篇
  2023年   1798篇
  2022年   4581篇
  2021年   5797篇
  2020年   5218篇
  2019年   2842篇
  2018年   3004篇
  2017年   4213篇
  2016年   3147篇
  2015年   5702篇
  2014年   7530篇
  2013年   9453篇
  2012年   13707篇
  2011年   14755篇
  2010年   13499篇
  2009年   12183篇
  2008年   12525篇
  2007年   12077篇
  2006年   10676篇
  2005年   8191篇
  2004年   6056篇
  2003年   5014篇
  2002年   3918篇
  2001年   3652篇
  2000年   2736篇
  1999年   991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制备鼠抗大肠杆菌CD多克隆抗体,方法:亚克隆CD基因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和pBV222中,并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内,诱导表达并纯化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通过重组质粒的酶切筛选出重组阳性克隆,成功地表达和纯化出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成功制备了鼠抗CD多克隆抗体,并用6his-CD和GST-CD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抗体的正确性,结论:应用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体内外CD基因的表达,为临床前和临床上深入开展CD基因的生物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42.
重视医学信用伦理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医疗行业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在医疗行业市场化进程中,医学伦理道德除了道德价值之外,还含有积极的经济内涵。医学伦理道德也是重要的医疗资源,通过参与医疗市场资源的配制和运作,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转化为医疗资本。医疗行业要重视医学伦理道德资源的开发。信用伦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这是医学伦理学所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不说谎、不期诈,兑现承诺,保证医疗质量,发扬医学人道主义,是医学信用伦理的四项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对NIH 3T3细胞进行照射,观察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改变情况;同时测定损伤前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照射后细胞凋亡数增加,p53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 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损伤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4.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25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施行该术式术后患者的可控性、尿动力、血清电解质、肾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5例随访2-15个月,平均11.3个月。白天完全自控排尿25例(100%);夜间完全自控排尿24例(96.0%),1例偶有遗尿;贮尿囊容量220-370ml,平均320ml;贮尿囊内压力1.86-3.92kPa,平均2.44kPa。IVU及贮尿囊造影示单侧贮尿囊输尿管反流2例(8.0%),无肾积水;膀胱镜检查2例(8.0%)贮尿囊内出现细沙样结石,1例(4.0%)贮尿囊后尿道吻合口狭窄,经尿道直视内切开术治愈。15例(60.0%)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肾功能正常,1例(4.0%)出现一过性高氯血症。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患者生活质量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5.
重庆市城市居民1991~2000年死亡损失生命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庆市城市居民20世纪90年代疾病所致早死的生命损失。方法:用死亡损失生命年YLLs为测量单位,计算不同性别、不同社区的死因别标化YLLs率,及分析1991~2000年死因别标化YLLs率的变化趋势。结果:非传染性疾病标化YLLs率为42.58‰,占全死因的82.76%,其中,恶性肿瘤标化YLLs率为12.80‰,占30.06%,脑血管疾病标化YLLs率 6.62‰,占15.55%,呼吸系统疾病标化YLLs率5.77‰,占13.55%,心脏病标化YLLs率4.38‰,占10.29%;意外死亡标化YLLs率为7.59‰,占全死因的14.75%;传染病、妇科及围产期疾病标化YLLs率为1.28‰,仅占2.49%。在社区之间,死因别标化YLLs率存在明显差异。结核病和精神病标化YLLs率曾出现上升趋势。结论: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该城市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结核病防治不能放松,精神卫生工作急待开展。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应用射频技术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验证其阻断神经纤维的可行性。方法 将 4 5只大鼠随机分成 3组 ,以实验确定的射频技术、苯酚注射、切断 3种方法阻断其坐骨神经 ,对阻断前和阻断后不同时间内坐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神经组织形态学的轴突通过率。结果 射频组、切断组 2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轴突通过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苯酚注射组的上述指标与前述 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直视下应用射频阻断神经 ,可以取得与切断神经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7.
目的:对桂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解析(UV,IR,MS,NMR)鉴定各化合物结构。从桂枝95%乙醇浸膏的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结果:分别鉴定为:肉桂酸(I)、2-甲氧基肉桂酸(Ⅱ)、1,4-二苯基-丁二酮(Ⅲ)、香豆素(Ⅳ)、β-谷甾醇(Ⅴ)、丁香醛(Ⅵ)、5α,8α-过氧化麦角甾醇(Ⅶ)、2-甲氧基苯甲酸(Ⅷ)、6β-羟基-4-烯-3-豆甾酮(Ⅸ)、原儿茶酸(Ⅹ)、胡萝卜苷(Ⅺ)。结论:化合物Ⅱ、Ⅲ、Ⅷ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化合物Ⅶ为首次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Ⅸ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8.
目的:研究大黄乙醇提取物的抗新城疫病毒(NDV)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大黄乙醇提取物对NDV感染的拮抗作用。结果:20g/L剂量大黄乙醇提取物对BHK21细胞未有任何毒性作用;0.5g/L大黄对NDV所致CP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黄可预防NDV感染,并对NDV的复制动力学有明显影响。结论:大黄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NDV作用。  相似文献   
149.
窒息鼠脑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窒息对鼠脑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影响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通过“延迟剖宫产术”致胎鼠宫内窘迫,实验分空白对照组,窒息15min组,窒息30min组,窒息15min复氧30min组,窒息30min复氧30min五个实验组,每组各取8例测试脑组织TAP的活性及含水量,结果:窒息后鼠脑TPA活性与含水量均升高(P<0.01),结论:窒息可致TAP活性增高,同时发生脑水肿,高活性的TPA可能是脑缺氧缺血致不可逆神经元损伤的一个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50.
目的:评价变应性哮喘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S-ECP)水平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测定25例哮喘发作期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12周前后,及20例未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哮喘缓解期患儿S-ECP水平,并对发作期患儿S-ECP水平变化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EOS)、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症状评分的关系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治疗后S-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健康儿童10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哮喘缓解组S-ECP水平明显高于发作组治疗后,但明显低于发作组治疗前。哮喘发作组治疗前S-ECP水平变化与B-EOS无相关性,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监测S-ECP水平可作为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程度、病情预后和指导抗炎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