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67篇
  免费   14383篇
  国内免费   8966篇
耳鼻咽喉   1430篇
儿科学   2382篇
妇产科学   743篇
基础医学   8687篇
口腔科学   2660篇
临床医学   17940篇
内科学   12460篇
皮肤病学   1606篇
神经病学   3414篇
特种医学   60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495篇
综合类   40879篇
现状与发展   42篇
预防医学   17318篇
眼科学   1675篇
药学   18006篇
  201篇
中国医学   14260篇
肿瘤学   6180篇
  2024年   525篇
  2023年   1722篇
  2022年   4403篇
  2021年   5545篇
  2020年   5023篇
  2019年   2677篇
  2018年   2842篇
  2017年   4052篇
  2016年   3005篇
  2015年   5509篇
  2014年   7269篇
  2013年   9195篇
  2012年   13328篇
  2011年   14303篇
  2010年   13160篇
  2009年   11929篇
  2008年   12184篇
  2007年   11716篇
  2006年   10316篇
  2005年   7949篇
  2004年   5862篇
  2003年   4818篇
  2002年   3738篇
  2001年   3532篇
  2000年   2638篇
  1999年   932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徐燕 《中国卒中杂志》2006,1(2):114-116
随着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心源性栓子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据估计,约15%~20%的脑梗死患者是由心源性栓塞引起。因缺乏金标准,临床常推测诊断,如果患者有全身性栓塞的病史和表现,又有心脏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肝门胆管癌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1例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2例表现为肝门区胆管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增强扫描13例有延迟强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异常灌注评分法评价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异常灌注评分法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急性PTE的患者46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行肺灌注显像,2位核医学科医师分别对肺灌注显像图进行定性分析,随后采用异常灌注评分法和Parker创建的肺段评分法进行肺灌注显像结果判读,比较两者在判读结果方面的一致性及其相关性,并比较2种方法所示的治疗后灌注改善率。结果 2位医师对左肺灌注结果判读的一致性为100%(Kappa值为1.0),对右肺灌注结果判读的一致性为91.3%(Kappa值为0.69)。治疗前后2种灌注评分结果均有较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57和0.665,P均〈0.00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通过2种评分方法所计算的联合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0和0.771,P均〈0.001)。肺灌注改善率在2种评分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P=0.128)。结论 异常灌注评分法判读简单,是评价PTE治疗效果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4.
经皮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8~65岁,平均48·2岁。其中16例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双下肢和大小便障碍;4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在C形臂X线的定位下确定需要固定的椎弓根根部,做4个1·5cm长的切口,固定与复位均在4个小切口内完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患者椎体高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椎体后凸畸形获得不同程度矫正。手术时间约1·5h,出血量约80ml。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MDA-7/IL-24基因对肝癌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用RT-PCR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7/IL-24蛋白的浓度;4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及Hoechst染色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结果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能介导外源基因MDA-7/IL-24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细胞L02中的高效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MDA-7/IL-24蛋白的表达; MDA-7/IL-24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并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MDA-7/IL-24阻滞肝癌细胞于G2/M期,能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而对正常的肝细胞无阻滞作用和毒性作用。结论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mda-7能介导MDA-7/IL-24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促使细胞增殖阻滞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选择性地杀伤肝癌细胞HepG2,而对正常肝细胞L02无任何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6.
Smart Prep技术在肾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Smart Prep技术在肾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20例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通过时间-密度曲线获得肾动脉的有效浓度阈值。65例行肾动脉CTA造影,经肘静脉团注370mgI/ml优维显1.5ml/kg后,应用Smart Prep软件实时监控靶血管浓度,当感兴趣区对比剂浓度达有效浓度阈值时触发增强扫描完成数据采集,重组和重建图像显示肾动脉。结果:65例肾动脉CTA造影均获成功,58例(89.2%)增强时相处于最佳扫描时期。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15~38s不等,个体差异明显,而肾动脉CT值持续位于有效浓度阈值(100HU)以上。结论:Smart Prep技术实时监控肾动脉对比剂浓度变化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它不受个体差异影响即可确保增强扫描的实施,优于小剂量试验。  相似文献   
97.
耳背割治法治疗132例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的发生、加重、缓解及复发与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均有密切关系,故可归于心身疾病范畴,目前尚无特效的疗法。1997—2003年,我们使用耳穴割治疗法治疗银屑病13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生物羊膜覆盖治疗早期重度眼表烧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霞  许玲  孙斌 《眼科新进展》2006,26(11):860-861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早期重度眼表烧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20眼)重度眼表烧伤患者施行生物羊膜覆盖术。随访3~7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全部患者均保存了眼球。角膜恢复透明11眼,角膜斑翳7眼,角膜白斑2眼,角膜新生血管9眼,睑球粘连1眼。12眼视力提高>3行。无急性排斥反应和继发感染发生。结论生物羊膜覆盖是治疗早期重度眼表烧伤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近代上海的京剧票友、票房(1911-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剧莅沪后,上海也出现了京剧票友和票房,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上海始终存在着100多个票房。这时期所形成的中产阶层是京剧票友的主要来源,票房是他们娱乐之所,玩票成为象征他们社会地位的时尚娱乐。票房也是票友联谊、交流信息以及研讨剧艺的空间,票友经常参与社会义演,部分票房成为黑社会势力扩张的工具。从票房可看出近代上海社会的一面,甚至一些细枝末节。  相似文献   
100.
原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积极寻求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合作以促进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十几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基地和依托极大地支持和引领了我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增强了相关人员的医学伦理意识以及医学伦理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促进了伦理学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提升了我国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的实力,奠定了医学伦理学继续教育的基础,使医学伦理学实现了系统性和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