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29篇
  免费   13938篇
  国内免费   8186篇
耳鼻咽喉   1185篇
儿科学   2407篇
妇产科学   763篇
基础医学   8354篇
口腔科学   2835篇
临床医学   17495篇
内科学   12377篇
皮肤病学   1572篇
神经病学   2998篇
特种医学   5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791篇
综合类   40843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18183篇
眼科学   1662篇
药学   18067篇
  183篇
中国医学   14367篇
肿瘤学   6505篇
  2024年   709篇
  2023年   1758篇
  2022年   4448篇
  2021年   5528篇
  2020年   4977篇
  2019年   2724篇
  2018年   2819篇
  2017年   3935篇
  2016年   3008篇
  2015年   5494篇
  2014年   7451篇
  2013年   9119篇
  2012年   13103篇
  2011年   13885篇
  2010年   12934篇
  2009年   11699篇
  2008年   11875篇
  2007年   11461篇
  2006年   10324篇
  2005年   8121篇
  2004年   5912篇
  2003年   4709篇
  2002年   3614篇
  2001年   3386篇
  2000年   2463篇
  1999年   865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研究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保护创伤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细胞机制。【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行臂丛神经根撕脱术后,随机分为:撕脱组(生理盐水治疗)和EGb761组[EGb761100mg/(kg·d)治疗]。各组动物分别存活5d,2、4、6周后处死。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NO含量和cNOS酶活力,取C7节段切片行胆碱乙酰转化酶(ChAT)、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组化、NADPH-d酶组化和中性红活细胞染色。【结果】EGb761组与撕脱组相比:不仅降低脊髓组织NO含量(μmol/g)(2周组0.24vs0.36、4周组0.22vs0.30、6周组0.19vs0.23;P均<0.05),也降低脊髓组织cNOS酶活力(U/mg)(5d组0.047vs0.057、2周组0.13vs0.20、4周组0.065vs0.14、6周组0.061vs0.083;P均<0.05)。EGb761恢复部分损伤运动神经元的ChAT活性、EGb761降低nNOS蛋白的异位表达,NADPH表达率(%)(2周组26.0vs40.7、4周组21.7vs36.9、6周组18.2vs26.7、8周组12.6vs20.9;P均<0.05);EGb761提高损伤运动神经元的生存率(%)(5d组92.2vs87.1、2周组77.1vs71.3、4周组56.8vs49.8、6周组48.0vs43.4、8周组31.3vs22.0;P均<0.05)。【结论】EGb761可能通过多靶点干扰损伤运动神经元的基因表达、蛋白酶活性以及代谢进程,减少臂丛撕脱伤诱导的运动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992.
风门穴与肺俞穴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钢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在46具成年人尸体上,研究风门穴与肺俞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及角度。结果显示: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肋提肌、肋间内膜、胸内筋膜、肋胸膜,向下直刺的平均危险深度,风门穴为49.51 mm,肺俞穴为44.88 mm;向外下斜刺,当针体与矢状面夹角在20~25°时,危险深度最小;向内下斜刺,当针体与矢状面夹角大于20°时,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93.
门诊患者医疗投诉原因与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收集了2003~2004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办公室214例投诉,分析了投诉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现阶段医院的防范措施: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文化;门诊就诊流程再造,简化就诊程序;增加便民服务措施,方便患者就诊;建立“门诊质量监控体系”;成立“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提高门诊工作地位,完善门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94.
刘继云  佘守章  邬子林  许立新 《广东医学》2006,27(11):1608-1610
目的 研究轻比重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术连续脊麻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择期在连续脊麻下行单侧下肢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左旋布比卡因(L)组,每组30例。R组采用0.3%罗哌卡因,L组采用0.3%左旋布比卡因。用Spinoeath导管针(27G)于L2-3,穿刺蛛网膜下腔并置管2~3Cm,以0.1ml/s注入轻比重局麻药4.0ml。观察双侧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双侧最大阻滞平面、维持止痛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最大Bromage评分、局麻药用量和输液输血量。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R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均比L组慢(P〈0.01);两组最大阻滞平面均呈现手术侧显著高于健侧(P〈0.001);R组维持止痛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均比L组缩短(P〈0.01);R组最大Bromage的3级构成比明显小于L组(P〈0.05);R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多于L组(P〈0.01)。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与其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轻比重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手术的连续脊麻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在早期梅毒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免疫印迹法(WB)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确诊为早期梅毒的26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500 mg/d,1次/d,连续10 d空腹口服治疗。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随访并做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梅毒颗粒凝集实验(TPPA)、WB血清学检查。结果治疗3个月后26例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或消退,RPR 17例(65.4%)阴转,WB 3例(11.5%)阴转;6个月后RPR 25例(96.2%)阴转,WB 3例(11.5%)阴转;1年后RPR 26例(100%)阴转,WB 4例(15.4%)阴转;2年后RPR 26例(100%)阴转,WB 10例(38.6%)阴转。结论RPR在短时间内转阴率高,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肯定。免疫印迹法在梅毒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作为早期梅毒的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强直性脊柱炎中,男50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28岁;首发症状为慢性腰痛者43例占76.78%;关节外表现仅见虹膜炎10例占17.85%;骨盆正位片全部有骶髂关节炎占100%;HLA-B27阳性52例占92.85%;25例误诊占44.64%;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柳氮磺胺吡呤(SSZ)、甲氨蝶呤(MTX)、糖皮质激素等.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其首发症状多为慢性腰痛,临床易误诊,骨盆正位片、骶髂关节炎及HLA-B27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应用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鉴定陕西独特药用植物群———“太白七药”。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对陕西独特药用植物群中12个“太白七药”中药材的样品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获得了“太白七药”中的荞麦七、桃儿七、朱砂七、凤尾七、红毛七、纽子七、铁牛七、羊角七、盘龙七、葫芦七、蝎子七、灯台七共12种药材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结论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太白七药”植物群中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医院器械供应中心管理的特点和实际的操作过程,介绍了如何研制和开发医院器械供应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过程.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安全性好,适应网络多用户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9.
酸性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P1、P2是位于真核生物核糖体60S大亚基上的三种核糖体磷酸化蛋白,它们在核糖体上共同组成一个独特的向外侧凸出的五聚体复合物核糖体茎区,此茎区与核糖体上的28 SrRNA的一个保守结构域共同形成一个GTPase相关位点,并在蛋白质翻译延伸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酸性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P1、P2还与细胞凋亡、肿瘤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三个蛋白结构、功能及其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儿童IgA肾病预后及其临床、肾脏病理的影响因素。方法将56例随访时间至少1年的IgA肾病患儿根据其随访终点时临床表现分为A、B、C、D4种结局作为预后评估指标,再回溯起病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时间、尿蛋白定量、临床分型为Ⅲ型(肾病综合征)为影响预后的3个主要临床因素(P<0.05);肾小球积分和球性硬化积分是影响预后的重要肾脏病理因素(P<0.05);免疫病理与预后无关。结论蛋白尿是影响儿童IgA肾病预后的主要临床因素,坚持长程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益;应用Katafuchi半定量评分对儿童IgA肾病肾脏损害程度进行评估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肾小球积分和球性硬化积分增高是预后不良的高危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