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909篇
  免费   39176篇
  国内免费   20132篇
耳鼻咽喉   3551篇
儿科学   5703篇
妇产科学   2217篇
基础医学   21259篇
口腔科学   6925篇
临床医学   42237篇
内科学   28484篇
皮肤病学   3738篇
神经病学   8026篇
特种医学   142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938篇
综合类   100853篇
现状与发展   89篇
预防医学   42288篇
眼科学   4091篇
药学   42890篇
  600篇
中国医学   40306篇
肿瘤学   15795篇
  2025年   58篇
  2024年   5409篇
  2023年   5896篇
  2022年   12476篇
  2021年   14851篇
  2020年   12939篇
  2019年   7364篇
  2018年   7336篇
  2017年   10015篇
  2016年   7551篇
  2015年   13893篇
  2014年   17663篇
  2013年   22532篇
  2012年   32652篇
  2011年   34216篇
  2010年   30938篇
  2009年   27700篇
  2008年   28650篇
  2007年   27922篇
  2006年   24168篇
  2005年   18942篇
  2004年   13238篇
  2003年   10915篇
  2002年   8449篇
  2001年   7584篇
  2000年   5706篇
  1999年   1986篇
  1998年   464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8篇
  1965年   31篇
  1964年   33篇
  1963年   26篇
  1959年   44篇
  1958年   40篇
  1957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目的探讨地震伤患者的营养护理方法与技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934例地震伤患者,进行持续不断的营养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检测,并及时修正营养计划与措施,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护理。结果1934例地震伤患者经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护理后,体重减轻6例,营养不良3例,切口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其余1923例营养状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合理的营养护理方法和技巧,可直接影响地震伤患者转归,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及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52.
目的 探讨胎盘异常的超声诊断及声像图特征.方法 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中、晚期孕妇常规进行B超检查,并重点观察胎盘情况,对异常胎盘进行详细记录、留图,部分病例追踪观察,并与娩出的胎盘进行比对.结果 产前超声检出胎盘异常31例,占受检总数的0.52%,确诊29例,误诊2例,漏诊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3.9%.其中副胎盘7例,占病例总数的22.6%;胎盘绒毛膜血管瘤9例,占病例总数的29.0%,胎盘植入8例,占病例总数的26.8%;胎盘边缘出血2例,占病例总数的6.5%;轮状胎盘5例,占病例总数的16.1%.结果 B超是产前诊断胎盘异常的首选而重要的检查方法,提高对胎盘异常声像图的识别能力,可有效降低超声对胎盘异常诊断的漏诊及误诊,为产科临床正确处理胎盘异常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了解2006 — 2016年某医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HIV/AIDS)抗体筛查阳性率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2006 — 2016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有646 040人接受了HIV抗体检测,1 036例HIV抗体阳性,收集HIV确诊阳性患者流行病学数据。利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HIV抗体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趋势χ2 = 176.3,P < 0.001),2016年的HIV抗体检测阳性率是2006年的8倍。1 036例HIV/AIDS中大学及以上者占35.2 %,从2006年的28.6 %上升至2016年的35.2 %(趋势χ2 = 4.5,P = 0.035);经男男同性(MSM)性传播占73.9 %,从2006年的28.6 %上升至2016年的80.7 %(趋势χ2 = 134.8,P < 0.001);MS性传播者中未婚比例为61.4 %,高于异性性传播的18.7 %(χ2 = 247.5,P < 0.001)。  结论  医院就诊患者中HIV抗体检测阳性率逐年升高,以MSM性传播感染为主。需扩大医院HIV抗体检测范围,加强对MSM人群的咨询检测。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探讨哨兵淋巴结活检(SLNB)预测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方法使用亚甲蓝对4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SLNB,随后行标准的结肠癌根治术。哨兵淋巴结阴性患者进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测。结果SL-NB成功率为80.95%,敏感度为97.06%,特异度为100%,预测淋巴结转移状态率为95.45%,假阴性率为4.55%。结论利用亚甲蓝淋巴定位方法进行的SLNB可以准确预测淋巴结转移状态,SLN连续切片、HE染色检测有助于提高SLNB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初步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的疗效,讨论其应用经验及教训.方法 统计我科2003年6月至2007年3月行PCI术治疗的171例冠心病患者住院资料及随访资料并做分析.结果 171例PCI术患者血管造影成功率、手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9.4%、98.8%、98.2%,严重并发症、冠脉并发症、周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58%、2.34%、2.34%.结论 PCI术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56.
目的 了解耐头孢西丁的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AmpC酶基因型别.方法 对49株耐头孢西丁肺炎克雷伯菌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平皿琼脂倍比稀释法检测产酶株的药物敏感性,提取质粒用多重PCR技术检测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型,设计引物进行结构基因的全长扩增和测序.结果 29株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59.2%)产质粒介导AmpC酶;其中检出DHA型16株,CIT型6株,EBC型7株,发现新的基因型2种,自命名为ACT-3和MIR-4,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125013和EF587233.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菌株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全部敏感.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AmpC酶发生率高,以DHA-1型为主,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2株新基因.治疗相关感染以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颅脑损伤120例,按损伤程度分轻、中、重三型,即颅脑损伤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选择30位健康武警战士作为对照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EPO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EPO含量:颅脑损伤轻型组、中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尤其是轻、中型急性颅脑损伤可刺激机体产生EPO,EPO的含量可提示急性颅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958.
医疗投诉原因分析及职工培训对医疗纠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近年医疗投诉的原因并探讨强化员工培训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2~2007年投诉案例数据与年门急诊人数进行统计,对投诉案例按性质进行分类,对员工培训前后的数据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我院医疗投诉案例按性质分为服务质量、技术质量、责任心、其他四大类,上述投诉案例在采取相应措施,对员工进行培训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注重员工培训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9.
目的:评估经皮穿刺脊椎成形术(PVP)中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48例实施PVP患者分别于术前、PMMA注射过程中、注射后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心血管系统变化及与并发症的关联性。结果:MAP在PMMA注射中、注射后5 min、10 min分别为94.0 mmHg、97.3 mmHg和97.5 mmHg,与注射前(92.2 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23,0.24);心率在注射中、注射后5 min、10 min平均分别为80.5/min、80.4/min和80.0/min,与注射前(80.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0.92,0.65);SpO2在注射中、注射后5 min、10 min分别为98.0%、98.0%和97.4%,与注射前(9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0.89);SpO2的4个最低值出现在注射后10 min,与注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SpO2平均值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中PMMA的注射与机体心血管变化无显著性关联。结论:PVP中注射PMMA安全,对心血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60.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NE)惠儿的疗效,为临床PNE惠儿治疗提供治疗选择.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PNE患儿20例,应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生物反馈治疗PNE的治愈率、改善率分别为50%和3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PNE患儿疗效较好,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