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4篇
  免费   1321篇
  国内免费   775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243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759篇
口腔科学   219篇
临床医学   1698篇
内科学   1252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268篇
特种医学   505篇
外科学   1288篇
综合类   3848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618篇
眼科学   186篇
药学   1606篇
  21篇
中国医学   1445篇
肿瘤学   65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911篇
  2012年   1241篇
  2011年   1294篇
  2010年   1173篇
  2009年   1102篇
  2008年   1152篇
  2007年   1065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通过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探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8例33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18例21髋(试验组);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治疗10例12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及骨坏死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5年。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髋关节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5.67±4.78)分,对照组为(81.33±7.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4)。试验组FicatⅡ期1髋,对照组FicatⅠ期2髋、Ⅱ期2髋发生股骨头塌陷,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及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3)。结论与单纯闭合髓芯减压术比较,关节镜下髓芯减压结合自体松质骨复合BMP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定位准确、清除坏死骨彻底,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的优点。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取胚术比较,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取胚后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6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30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取胚后重建术(试验组),33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取胚术(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妊娠时间、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及术后1个月行通液检查,术后2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观察输卵管通畅度,记录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成功29例;1例因严重粘连无法施行重建术,排除统计学分析。术中通液检查示,试验组输卵管全程通畅26例,对照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6,P=0.00)。术后1个月通液检查示,试验组全程通畅25例、对照组2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P=0.63)。术后2个月HSG检查示,试验组全程通畅25例,对照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5,P=0.00)。术后24个月内试验组有25例(86.20%)宫内妊娠,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例(57.58%)(χ2=7.72,P=0.01)。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取胚后重建术显著提高了宫内妊娠率,疗效优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取胚术。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经腹腔途径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行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应用4通道单孔腹腔镜行肾切除术患者6例.年龄34~ 77岁,平均57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1 ~30.3 kg/m2,平均24.2kg/m2.术前诊断肾肿瘤4例,左肾盂肿瘤1例,无功能肾1例.其中肾肿瘤1例为右侧中央型4.2 cm肾肿瘤,另3例分别为左肾下极7.4 cm肿瘤、左肾中部4.5 cm肿瘤和左肾中部4.3 cm肿瘤.全麻下健侧60°卧位,经患侧脐缘切口将单孔腹腔镜通道Quadport置人腹腔,采用5 mm头部可弯腹腔镜、标准腹腔镜直器械及预弯器械实施手术.记录手术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第1天疼痛指数(visual analog pain scale,VAPS)、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为标准腹腔镜或开放手术者,无另加操作通道者.手术时间145.0 ~ 235.0 min,平均181.7 min;估计术中出血量20.0~150.0 ml,平均78.3 ml;VAPS1.0 ~2.0分,平均1.7分;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1.0~4.0 d,平均2.8d;术后住院时间1.0 ~10.0d,平均6.8d.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切口感染.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3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肾盂尿路上皮癌1例,萎缩肾1例.肿瘤患者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结论 经腹腔途径单孔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CDC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2~67岁,平均55岁.主要症状为血尿、腰腹痛.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CT检查示肿瘤直径2.1~8.5 cm,平均5.6 cm.肿瘤位于肾髓质或同时伴有肾皮质、肾盂浸润,边界不清,病变肾脏外形增大,但肾脏轮廓基本存在,增强后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结果 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肿瘤切面呈灰白色,浸润性生长;以腺管乳头状结构为主,部分肿瘤细胞呈靴钉状突向腺腔内,肿瘤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有较多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检查UEA-1、EMA、PNA、HMW-CK表达阳性,而CD10表达阴性.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3 ~8.0年,平均2.8年.随访期间死亡7例,平均生存期为12.5个月,2例无瘤生存分别9个月和8年,1例仍在化疗中,1例失访. 结论 CD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癌类型,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预后差.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泌尿腔内手术患者术后尿脓毒症休克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方法 选取泌屎腔内手术后并发尿脓毒症患者73例,其中15例并发尿脓毒症休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史、术前尿白细胞(WBC)、尿细菌培养结果、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肾盂是否积脓、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毕时血WBC和C反应蛋白浓度及术后早期是否出现感染征象.记录尿脓毒症休克患者血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和预后情况.尿脓毒症休克患者最低SP与休克诊断时间、休克纠正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最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间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 女性和术后早期出现感染征象与尿脓毒症休克发生相关(P<0.05).血压突然下降是尿脓毒症休克的首发症状,最低收缩压[(71±10) mm Hg]与休克诊断时间[术后(90±44)min]呈正相关,与ICU停留时间[(3.8±1.3) d]和最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6.1±3.1)分]呈负相关(P<0.05),但与休克纠正时间无关(P>0.05).所有尿脓毒症休克患者出院时器官功能都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女性和术后早期出现感染征象的尿脓毒症患者术后易发生尿脓毒症体克;及时诊断和治疗尿脓毒症休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方法 1130例肾移植受者中9例(0.8%,9/1130)发生自体上尿路上皮癌,其中右侧输尿管肿瘤2例,右侧肾盂肿瘤2例,左侧肾盂肿瘤2例,左侧输尿管上段肿瘤1例,双侧上尿路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2例(1例为双侧输尿管肿瘤,1例为右侧输尿管肿瘤合并左侧肾盂肿瘤).9例中,男性1例,女性8例.左侧肾盂和输尿管肿瘤采用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脏和输尿管全切联合经尿道电切的方法治疗.右侧上尿路肿瘤采用70°斜卧位经腹腔途径肾脏和输尿管切除并膀胱袖状切除.术后通过膀胱灌注化疗.将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转换为西罗莫司.结果 9例手术(包括2例双侧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证实为尿路上皮癌.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切口肿瘤种植转移.1例术后8个月死于尿路上皮癌肺转移,1例术后7个月发生乳腺癌,其他7例目前无瘤存活,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自体尿路上皮癌效果较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左侧和右侧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PCR 技术与六甲基四胺银(GMS)染色法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肺孢子菌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PCR 技术与GMS染色对57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BALF标本进行肺孢子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收集本院18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肺孢子菌DNA,结果显示1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72.3%(13/18).阳性标本肺孢子菌 DNA定量为1.35 × 103~8.24 × 105 拷贝/ml,平均(1.2 ± 2.13)× 105 拷贝/ml;而GMS染色镜下检测,阳性率为72.3%(13/18),二者具有极高的一致性.收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39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标本,实时荧光PCR检测肺孢子菌DNA结果显示2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53.8%(21/39);而用GMS染色镜下检测,阳性率仅为2.5%(1/18).在标本量少的情况下,实时荧光肺孢子菌方法检测肺孢子菌的敏感性远高于GMS染色法.结论 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感染患者支气管灌洗液的肺孢子菌检测中,荧光肺孢子菌与GMS染色有极高的一致性,且敏感性明显高于后者.实时荧光肺孢子菌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性、定量地检测肺孢子菌 DNA,在PCP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腺瘤样息肉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B)及组织蛋白酶D(CatD)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2例胆囊癌组织和20例胆囊良性病变(其中胆囊腺瘤样息肉10例,慢性胆囊炎10例)组织中CatB及CatD的表达.结果 CatB、CatD在胆囊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75% (30/32)、90.63% (29/32),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样息肉组织(分别为60.00%、60.00%,P<0.05)和慢性胆囊炎组织(分别为60.00%、50.00%,P<0.05).CatB、CatD的表达在患者年龄、性别、标本Nevin分期、病理学分级、病理学类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B与CatD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434,P <0.05).结论 CatB和CatD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可作为胆囊癌组织学标志物.胆囊组织中CatB和CatD的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CatD与CatB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环瓜氨酸肽(CCP)抗体、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的意义.方法 54名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RA诊断标准的患者为实验组,20名正常体检健康人员做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血清CCP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RA组患者均行双手和双足X线检查评价骨关节侵蚀情况.结果 RA组CCP抗体的阳性率为66.7%,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RA组及对照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3.41±1.83)%、(4.23±2.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3.17±1.57)%、(3.59±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关节侵蚀发生率分别为72.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抗体阳性组骨关节侵蚀率与CD4+ CD25+调节性细胞水平无明显相关(r=-0.126,P>0.05).结论 CCP抗体可以作为RA的重要实验室检测指标;CCP抗体阳性RA患者较阴性患者更易发生骨关节侵蚀,但骨关节侵蚀的发生可能与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降低无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TAO患者(62条患肢)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采用主观指标包括患肢疼痛、冷感以及客观指标包括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足部溃疡变化、皮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例患者(4条患肢)移植后3周因小腿中段以下出现坏死导致低位截肢;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移植后1个月,小腿疼痛及冷感觉均消失,足部疼痛和冷感评分均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3个月,10例(10条患肢)溃疡全部愈合;46例保肢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由(80.38±45.53)m增加到(330.56±142.31)m,下肢皮温由(26.50±0.46)℃增加到(31.49±0.45)℃,ABI由0.41±0.02增加到0.71±0.05,移植后以上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6个月,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动脉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或CT检测,均未发现恶性肿瘤、视网膜增生、动脉瘤等并发症。40例患者移植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2.5个月)症状改善后无加重;6例患者6个月后因下肢疼痛加重,疼痛评分为4分,并伴有足趾溃疡,再次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再次移植后18个月,患者仅有下肢乏力,疼痛改善,疼痛评分为1分,足趾溃疡愈合,无间歇性跛行。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AO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无法进行搭桥的患者,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