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62篇
  免费   6035篇
  国内免费   4330篇
耳鼻咽喉   648篇
儿科学   704篇
妇产科学   483篇
基础医学   5276篇
口腔科学   891篇
临床医学   7623篇
内科学   6919篇
皮肤病学   513篇
神经病学   2635篇
特种医学   24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6575篇
综合类   13943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5519篇
眼科学   1217篇
药学   6624篇
  56篇
中国医学   4033篇
肿瘤学   4268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863篇
  2022年   2399篇
  2021年   2803篇
  2020年   2195篇
  2019年   1561篇
  2018年   1819篇
  2017年   1922篇
  2016年   1719篇
  2015年   2794篇
  2014年   3520篇
  2013年   3697篇
  2012年   5498篇
  2011年   6078篇
  2010年   4670篇
  2009年   3840篇
  2008年   4291篇
  2007年   4048篇
  2006年   3642篇
  2005年   3165篇
  2004年   2027篇
  2003年   1624篇
  2002年   1203篇
  2001年   948篇
  2000年   835篇
  1999年   621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4年   10篇
  1972年   6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53例PPC(急性PPC 37例,慢性PPC 16例)行超声引导下PCD治疗的病例资料。所有PPC均先在超声引导下行PCD术,对引流液持续增多,囊肿无明显缩小者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结果 PCD穿刺成功率为100%,PPC单纯行PCD的总体治愈率为66%(35/53),其中急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89.2%(33/37);慢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12.5%(2/16)。对先行PCD失败者行囊肿和胰管造影检查示二者持续相通,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PPC均可完全治愈。结论 PCD治疗急性PPC效果满意,对慢性PPC成功率低,往往需联合其他微创引流技术。  相似文献   
992.
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是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之一,其抑制剂的研发已经成为当今抗糖尿病药物研究的热点,其中拟肽类DPP-Ⅳ抑制剂是一重要类型,此类抑制剂的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代表药物维格列汀(vildagliptin)和沙格列汀(saxagliptin)均已进入市场。本文从拟肽类DPP-Ⅳ抑制剂的发现过程、优化策略及构效关系等方面综述近年来该类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血友病甲体内Ⅷ因子活性定量检测方法,了解我省血友病甲患者中相关传染病情况。方法 Ⅷ因子活性定量检测采用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试验。HBsAg、抗—HCV、抗—HIV的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 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定量检测试验用于诊断血友病甲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优于传统的筛查方法。血友病甲患者中抗—HCV、抗—HIV的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血友病患者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994.
周静  王成蹊  潘弟仪  周涛  侯连兵 《中国药房》2012,(39):3667-3669
目的:研究因宁片对甲亢性肝损害模型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45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甲状腺激素钠灌胃以复制甲亢性肝损害大鼠模型。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模型、甲亢灵和因宁片高、中、低剂量(2.4、1.2、0.6g.kg-1)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CR)方法检测因宁片对肝组织内CYP1A2、CYP2E1和CYP3A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因宁片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CYP2E1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CYP1A2和CYP3A2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因宁片能下调甲亢大鼠肝脏CYP2E1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因宁片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调查某综合医院颗粒剂型化学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部分的情况,为规范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内容提供参考。方法:调取该院西药房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有颗粒剂型化学药品的说明书,依照相关法规对其中有关儿童用药部分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非处方药中儿童用药部分标注情况较好;处方药中存在用法用量不一致、缺乏儿童用药数据和结果、儿童用药剂量算法不统一等情况。结论:颗粒剂型化学药品说明书应补充儿童用药数据和结果,生产厂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临床药学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同时一次性肌肉注射维生素D37.5 mg治疗前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初治患儿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均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每次一吸(50μg/100μg),2次/天;观察组仅第1天加用维生素D330万IU肌肉注射一次。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取静脉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OH)D水平升高,虽未达到理想水平,但可纠正哮喘患儿存在的25(OH)D不足或缺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给予一次性维生素D330万IU肌肉注射可以纠正其存在的25(OH)D不足或缺乏,可能是改善哮喘患儿临床预后的积极补充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层粘连蛋白mRNA在主骶韧带及阴道前壁的表达与女性盆底脏器脱垂(POP)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实验组及对照组主骶韧带及阴道前壁组织中2种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做半定量分析。实验组取确诊为POP-QⅠ~Ⅲ期患者30例;对照组取同期住院手术非卵巢功能性肿瘤和宫颈病变患者15例。结果研究组中TGF-β3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层粘连蛋白mRNA的表达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女性盆底脏器脱垂的发生可能与TGF-β3表达升高及层粘连蛋白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改善七氟醚诱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择期手术全身麻醉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复合瑞芬太尼组(Ⅰ组)靶控输注1 ng/mL瑞芬太尼,单纯吸入组(Ⅱ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七氟醚吸入诱导,气体监测仪监测出呼吸末七氟醚达2.5 MAC,稳定3 min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2 min(T3)和插管后5 min(T4)的MAP、HR和SpO2。结果Ⅰ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显著短于Ⅱ组,Ⅰ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达2.5 MAC时间较Ⅱ组延长(P<0.05)。Ⅰ组插管条件评分优于Ⅱ组(P<0.05)。Ⅰ组诱导后MAP和HR显著下降。Ⅱ组诱导后MAP下降,插管后1 min,MAP、HR较基础值显著升高,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1 ng/mL靶控输注复合七氟醚吸入诱导,能较好地控制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在无肌松药条件下,可达到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999.
多柔比星聚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多柔比星聚酯微球,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药物与药物和聚β-羟基丁酸酯(PHB)总量的重量比、有机相中PHB浓度和水相中聚乙烯醇(PVA)浓度为自变量,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和跨距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4个方程均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根据因变量效应面选择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药物与药物和PHB总量之比6%、PHB浓度50mg/m1、PVA浓度6.5%,按优化工艺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分别为1.0%、16.8%、43.1μm和1.45,体外释放60d累积释放65%.  相似文献   
1000.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are widely used as flame retardants around the world. Because of large production volumes, widespread usage and persistence, PBDEs are now ubiquitous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detected in a wide variety of environment media and human samples and therefore pose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concern. Deca-PBDE (BDE-209) is the only commercial PBDE mixture still allowed for use at present, and has been recently detected at high levels in human samples. However, few studies explore its effect on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or neurobehavior with animal models. In particular, studies with long-term chronic exposure at relatively low doses are lacking. In this study, we utilize the zebrafish model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al, reproductive, and behavioral toxicitie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chronic exposure to deca-PBDE (BDE-209). 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long-term chronic exposure to low dose of deca-BDE (ranging from 0.001 to 1 μM) affected overall fitness (measured by condition factor), gonad development, male gamete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F0 parental fish. For F1 offspring without continuous exposure to BDE-209, parental BDE treatment led to delayed hatch and motor neuron development, loose muscle fiber, slow locomotion behavior in normal conditions, and hyperactivity when subjected to light-dark photoperiod stimulation. In conclusion, parental chronic low dose BDE-209 exposure not only affects F0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but also elicits neurobehavior alternations in F1 offsp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