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97篇
  免费   4054篇
  国内免费   2056篇
耳鼻咽喉   329篇
儿科学   604篇
妇产科学   157篇
基础医学   2333篇
口腔科学   632篇
临床医学   4594篇
内科学   3111篇
皮肤病学   376篇
神经病学   671篇
特种医学   1643篇
外科学   3130篇
综合类   10075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预防医学   4651篇
眼科学   474篇
药学   4345篇
  50篇
中国医学   4239篇
肿瘤学   1480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525篇
  2023年   637篇
  2022年   1349篇
  2021年   1524篇
  2020年   1410篇
  2019年   799篇
  2018年   770篇
  2017年   1050篇
  2016年   799篇
  2015年   1498篇
  2014年   1858篇
  2013年   2350篇
  2012年   3595篇
  2011年   3721篇
  2010年   3360篇
  2009年   2947篇
  2008年   3139篇
  2007年   2769篇
  2006年   2466篇
  2005年   1896篇
  2004年   1208篇
  2003年   1023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671篇
  2000年   507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取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编码基因,开发抗衰老的皮肤药物。 方法:采用重叠PCR的方法,设计4对引物,进行4次PCR合成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编码基 因。 结果:4次PCR后,经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一357 bp的条带,将电泳产物回收,连接入pMD-18T载体,经测序分析证实,所获得DNA片段为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编码基因。 结论:利用重叠PCR方法能够成功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对腋毛区两种术式治疗腋臭的疗效对比,探索一种更好的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0例腋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0例行光纤治疗(A组),另40例行单纯抽吸术(B组),两组的手术时间、疗效、并发症、瘢痕、恢复时间等进行总结对比分析。结果:经6~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腋臭治愈率率均为95%以上。A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恢复时间、瘢痕、腋毛存活率方面明显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纤治疗腋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瘢痕更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4.
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环磷酰胺(CTX)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CTX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生理盐水(NS)、低剂量和高剂量的CTX,检测血常规、Treg比率、T细胞和B细胞增殖功能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比率。结果 RBC、WBC、PLT数量在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对照组与低剂量组无差异;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在低剂量组显著下降,对照组与高剂量组无差异;T、B细胞增殖指数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在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比率在高剂量组明显增加,对照组与低剂量组间无差异;高剂量组细胞阻滞在S期,对照组与低剂量组间无差异。结论低剂量CTX通过下调Treg、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机体免疫;而高剂量CTX通过抑制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凋亡和降低免疫细胞功能,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相关数据可以为CTX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终止妊娠保守治疗、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及经腹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患者生育结局。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输卵管妊娠患者523例,据患者情况及意愿分为药物终止妊娠组(药物组)203例,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腔镜组)163例,经腹行保留输卵管手术组(开腹组)157例,比较三组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降至正常时间、输卵管复通率、再次异位妊娠、宫内妊娠结局、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结果药物组的住院时间[(20.15±4.02)d vs.(5.21±3.05)d vs.(7.45±2.89)d]及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19.34±4.02)d vs.(6.89±2.02)d vs.(7.17±1.92)d]最长,住院费用最少,而其治愈率(74.88%vs.98.16%vs.98.73%)却最低。经卡方检验,与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发现,腔镜组患侧输卵管畅通率(91.7%vs.55.0%vs.75.8%)及宫内妊娠率(76.9%vs.49.5%vs.65.2%)明显高于药物组及开腹组,而继发不孕率最低(15.7%vs.40.4%vs.26.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治疗方法的再次异位妊娠率差异不明显(7.4%vs.10.1%vs.8.4%),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自身条件及医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的保守性手术应是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心血宁胶囊改善伴有高Hcy水平(>15 μmol/L)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心血宁胶囊用于缺血性卒中伴高Hcy水平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研究周期2018年10月30日-2019年12月27日)中完成3个月药物治疗及随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用药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心血宁组(给予心血宁胶囊0.4克/粒、2粒/次、3次/日,叶酸片模拟剂2片/次、1次/日)、叶酸组(给予心血宁胶囊模拟剂2粒/次、3次/日,叶酸片0.4毫克/片、2片/次、1次/日)和安慰剂组(给予心血宁胶囊模拟剂2粒/次、3次/日,叶酸片模拟剂2片/次、1次/日),连续用药3个月。采用χ2趋势检验比较患者治疗3个月时mR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纳入2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49±12.48岁。其中,心血宁组患者79例,叶酸组患者86例,安慰剂组患者73例。治疗3个月时,心血宁组mRS 0~1分的比例为91.14%(72/79),叶酸组为80.23%(69/86),安慰剂组为80.82%(59/73)。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叶酸组与安慰剂组相比mRS评分没有趋势关系(P=0.89),心血宁组与安慰剂组相比mRS评分有下降趋势(P=0.04),心血宁组与叶酸组相比mRS评分有下降趋势(P=0.03)。结论 对于伴有高Hcy水平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心血宁胶囊治疗可能改善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蚕蛹浆(silkworm larvae plasma,SLP)比色法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9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Swanson假体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然后根据致病菌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B组(表皮葡萄球菌组)及C组(大肠埃希菌组),每组30只。术后第3天膝关节腔内注射1 mL不同浓度致病菌制备PJI模型。分别于接种菌液前及接种后7、14、21 d取样进行检测,参照2018年PJI费城国际共识诊断标准首先判定并计算3组实验动物的造模成功率,并采用SLP比色法计算其在PJI精准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结果接种菌液21 d时,A、B、C组分别有26、18、23只实验动物诊断为感染,造模成功率分别为86.7%、60.0%、76.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24,P=0.073)。PJI比色法结果显示,A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75.0%),随时间推移(14、21 d)SLP的特异性升至100.0%;14、21 d,另出现了1只假阴性动物(敏感性由100.0%降至96.2%)。B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91.7%),随着时间推移特异性回升至100.0%;在14、21 d时分别出现1只和4只假阴性动物(敏感性分别为94.4%及83.3%)。C组在7 d时有2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71.4%),随后回升至100.0%。A、C组在21 d时诊断效率极高(96.7%和100.0%);即使面对B组低毒力的表皮葡萄球菌,21 d时SLP的诊断效率也可保持在90.0%;总体诊断效率很好(95.6%)。结论 SLP比色法诊断PJ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效率,是一种极具潜能的PJI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归纳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一般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20年8月所有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副神经节瘤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中术前明确诊断2例。7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例[2例术程平稳;2例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经过积极降压1例最终完成手术、另1例取活检后终止手术(院外积极酚苄明准备,3月后再次入院行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剜除术,术程平稳;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3例(包括上述因术中血压无法有效控制中止手术者1例),平均手术时间130(30~180)min,平均术中出血30(20~50)mL。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3~5 d后恢复良好出院。1例发现肿瘤远处转移建议转外院继续治疗。7例均获随访,全身转移1例于外院治疗效果不佳,其余6例症状均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复发征象。远期结果仍有待进一步随访。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往往误诊为膀胱恶性肿瘤。手术为一线治疗方式,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体现出微创优势,术后恢复快,部分选择性病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同样可取得良好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罗哌卡因(ropivacaine,RPC)对黑色素瘤M21细胞生长,运动和上皮间质形态转换的影响。方法:采用0、0.25、0.5、1 mmol/L剂量罗哌卡因处理M21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RPC 0 mmol/L组、RPC 0.25 mmol/L组、RPC 0.5 mmol/L组和RPC 1 mmol/L组进行后续试验。EDU染色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检测侵袭细胞数;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显微镜观察上皮间充质转化形态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Rac1、JNK1、p-JNK1、FAK、p-FA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果表明,与RPC 0 mmol/L组相比较,RPC 0.5、1 mmol/L组EDU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0.05),上皮间充质转化受到抑制,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Vimentin、N-cadherin、Rac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JNK1/JNK1、p-FAK/FAK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抑制Rac1/JNK1/FAK通路的活化调节黑色素瘤M21细胞生长,运动和上皮间质形态转换。  相似文献   
30.
王慧杰  田娜  张品 《癌症进展》2021,19(6):634-637
目的 探究吞咽功能训练对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食管癌患者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干预+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后第1天)、干预后(出院前1天)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术前、术后3天、术后7天时体重、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SA评分,体重、ALB、Hb水平,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观察组患者ALB、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观察组患者体重、ALB、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30评分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帮助食管癌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