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4篇
  免费   2194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耳鼻咽喉   156篇
儿科学   386篇
妇产科学   192篇
基础医学   2138篇
口腔科学   382篇
临床医学   2218篇
内科学   3245篇
皮肤病学   330篇
神经病学   1109篇
特种医学   8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463篇
综合类   3451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606篇
眼科学   333篇
药学   2193篇
  10篇
中国医学   1065篇
肿瘤学   147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655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690篇
  2017年   611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926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1266篇
  2012年   1581篇
  2011年   1689篇
  2010年   1310篇
  2009年   1185篇
  2008年   1211篇
  2007年   1222篇
  2006年   1122篇
  2005年   971篇
  2004年   1020篇
  2003年   1102篇
  2002年   981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463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8篇
  1971年   8篇
  196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0 毫秒
41.
朱国兴  陆春  赖维  苏向阳  谢淑霞  顾有守 《新医学》2006,37(10):641-643
目的:探讨氨苯砜综合征的诊治要点:方法:对6例氨苯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6例氨苯砜综合征患者均为中青年,从服药到出现症状的时间较长,为9~55日.6例患者均以高热起病,起病急骤、凶险,病初均有麻疹紫癜样皮疹,皮疹多形,严重者出现尼氏征阳性或阴性的大疱和(或)全身性红皮病样皮疹;均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多数患者有血液系统损害;并均有肝损害:确诊后及时停氨苯砜,给予足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以及支持对症处理,住院12~80(中位数53)日,4例痊愈,1例病情得到控制,另1例因治疗第2日自动出院放弃治疗,死于肝功能衰竭?提示氨苯砜综合征需要及时、正确处理,否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2.
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在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参照Evans分型,85例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稳定性77例,稳定性8例,分别应用不同内固定治疗,其中Gamma钉20例、重建钉25例、动力髋部螺钉(DHS)和动力髁部螺钉(DCS)40例。结果术后随访79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2个月,其中大于5°髋内翻者有12例。根据患者骨折愈合、关节活动、主观感觉与生活能力恢复等因素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4.8%(67例)。未发生因本手术所致内科合并症加重或患者死亡。结论髋内翻是老年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主要并发症。Evans分型对选择内固定具有指导意义。结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用适当的内固定器械,可以提高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变异髋臼初次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位置及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38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髋臼变异的各类髋关节疾病进行术前设计,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岁(29~75岁)。股骨头坏死继发骨性关节炎15例(19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1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5例,髋关节融合术后1例,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例。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5~3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90分)12髋,良(80~90分)23髋,尚可(70~79分)3髋,失败0髋(<70分)。评定结果: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9分,术后平均90.3分。结论:对于髋臼解剖结构异常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时,通过术前对髋臼正确位置的设计,使髋关节中心置于正确的位置上,既可简化术中操作的难度,又可以使臼杯假体得到牢固固定及良好的骨覆盖,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44.
克隆特含漱液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克隆特会激液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方法小鼠灌胃给药、大鼠局部给药,连续观察14d内动物的毒性反应;将克隆特含激浪涂数干实验动物的完整和破损皮肤上,观察局部刺激作用、皮肤过敏反应;将克隆特含激法0.1ml缓慢注入明道内,每日一次,连续1wk,观察用道粘膜组织有无充血、水肿现象。结果克隆特合漱液小鼠灌胃30ml·kg-1体重(含甲硝吐150mg)无毒性反应;局部用药量为5ml·kg-1体重(合甲硝唑25mg)亦未出现毒性反应;对皮肤及明道粘膜无明显刺激作用,亦未见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克隆特合漱法局部用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45.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七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经验,作者从病理生理、病因、致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了探讨。作者1984年至1996年收治了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例,全部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本组7例患者经手术及抗凝治疗,其中5例治愈,2例死亡。作者认为此病大多数以急腹症就诊,术前要做出正确诊断有一定难度。对可疑病例必须进行严密观察及适时开腹探查。为降低死亡率,必须彻底切除包括外观正常但含有血栓系膜的肠袢,此外应早期、足量给予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6.
47.
48.
B超测量皮脂厚度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皮脂厚度测量 ,探讨B超与皮皱厚度卡尺测定结果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健康成人 2 19例 ,非疾病死亡 10h之内尸体 11例。用B型超声诊断仪和皮皱厚度卡尺分别测量皮脂厚度。 结果 :B超与皮皱厚度卡尺测量值比较 ,二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结论 :B型超声诊断仪用于临床评价皮脂厚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
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的应用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开展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对蝶窦外侧壁、蝶鞍、海绵窦及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模拟扩大经蝶入路磨除海绵窦腹侧骨质,切开海绵窦内侧壁,显露海绵窦内侧腔。结果颈内动脉(ICA)明显隆起于蝶窦侧壁的占58%,蝶窦内隆起呈管型占3%。鞍底硬膜分为2层,海绵窦内侧壁的上部南垂体硬膜构成,无骨性结构支撑;下部由骨周硬膜构成,有蝶窦侧壁骨质支撑。两侧海绵窦内侧壁的距离为(14.8±2.7)mm。海绵窦内侧腔位于C4段ICA与垂体之间,腔内为丰富的静脉丛,最宽可达7mm,但常因ICA扭曲而闭塞。无颅神经穿越海绵窦内侧腔,ICA是扩大经蝶入路探查海绵窦遇到的第一个主要结构。结论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张纯  贺西京  姚明  乔万海 《中国骨伤》2003,16(11):649-651
目的揭示不同钉分布和钉数对胫骨-外固定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人干燥的尸体胫骨中部行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为实验模型.通过电测法观测不同加压量固定的不同实验模型在不同等级弯曲工况下骨表面的应变及轴向位移变化;并设定节点和单元后对胫骨-外固定器系统进行计算应力分析.结果在弯曲工况下,4钉均匀分布及6钉均匀分布的稳定性较强,但后者稳定性更佳.结论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时,应采用4钉均匀分布,条件许可时采用6钉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