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25篇
  免费   7799篇
  国内免费   4271篇
耳鼻咽喉   1015篇
儿科学   1401篇
妇产科学   860篇
基础医学   9098篇
口腔科学   1643篇
临床医学   10399篇
内科学   12028篇
皮肤病学   1889篇
神经病学   3615篇
特种医学   35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7500篇
综合类   13736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6806篇
眼科学   1783篇
药学   9368篇
  77篇
中国医学   4961篇
肿瘤学   5325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969篇
  2022年   2182篇
  2021年   3940篇
  2020年   2859篇
  2019年   2421篇
  2018年   2526篇
  2017年   2582篇
  2016年   2601篇
  2015年   4033篇
  2014年   5090篇
  2013年   5426篇
  2012年   7935篇
  2011年   8037篇
  2010年   5765篇
  2009年   4799篇
  2008年   5529篇
  2007年   5137篇
  2006年   4863篇
  2005年   4130篇
  2004年   2948篇
  2003年   2588篇
  2002年   2166篇
  2001年   1405篇
  2000年   1164篇
  1999年   871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452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6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12篇
  197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成荣研究员长于以中医药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根据其临床经验认为“火热致瘀”是EMT的基本病因、病机,且火热与瘀血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致使EMT病程缠绵不愈、反复复发。王老据此提出“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的治疗法则,为治疗EMT开辟了另一思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两种单静脉入路法和动静脉双入路法治疗PDA各自的优缺点及最佳适应症,为PDA患者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03例PDA患者经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其中单静脉入路超声法37例,单静脉入路造影法14例,动静脉双入路法52例。PDA的位置、形态、大小经不同方法观察,单静脉超声法经超声观察,单静脉造影法在PDA内或降主动脉近PDA口外造影观察,动静脉双入路在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 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 d、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103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操作平均透视时间(10.45±4.35)min,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2.03±5.3)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无残余分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不用或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术中即时扩张皮肤面积增加与压力和时间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术中即时扩张皮肤面积增加与压力、时间的量效关系。方法用6头小型猪,压力参数分别为15、20、25kPa,时间参数为60、90min,配对组成6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36个实验部位。在每只猪背部皮下均匀埋置100ml圆形扩张器6个,术中即时扩张皮肤,观察扩张皮肤各径线移位特点,计算面积变化。结果扩张区周边皮肤向中心蠕动和扩张器表面皮肤伸展同时存在。扩张皮肤面积扩大在一定范围内与压力、时间增加成正比,20kPa、60min组合增幅最大,此后增幅明显减少,并逐渐引发皮肤病理性改变。结论皮肤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术中即时扩张获得面积有效增加。  相似文献   
104.
陈砺  朱春燕  王小平  徐敏 《循证医学》2004,4(3):141-144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研究的现状。方法 对检索到的50篇有关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和临床试验的没计原则,从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组间基线可比性、随机、对照、双盲、统计学方法、疗效判断、疗程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50篇相关文献中,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评价,推荐级别为B级的占44.0%,C级的占56.0%;证据水平为2b级的占40.0%,3b级的占4.0%,4级的占56.0%;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占44.0%;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占4.0%;采用随机双盲者占9.1%,随机单盲者占18.2%,说明组间基线可比的占31.8%,有诊断标准的占90.9%,有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占86.4%,说明统计方法的占52.4%,有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占90.9%,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占9.1%。结论 有关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日益增多,但随机对照试验比例偏低,研究设计及论文撰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5.
林敏  张仁利  高世同 《热带医学杂志》2004,4(3):253-254,267
目的 体外扩增间日疟原虫深圳株红内期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编码基因(SSUrDNA)片段,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方法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间日疟原虫患者血样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以PUC19质粒T载体构建重组子导入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后,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结果 间日疟原虫SSUrDNA扩增片段大小为341bp;阳性克隆双酶切及PCR扩增均得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插入片段为341bp,与Sal I株顺序相比,仅在第151位处缺失一个碱基C。结论 成功克隆了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该序列在间日疟原虫虫株间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06.
医院数字化膳食管理系统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开发智能型的患者订餐工具和后台管理软件。方法:通过该院自编的应用程序读取医院信息系统(HIS)上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饮食医嘱,利用掌上电脑和数据库开发技术,完成患者订餐及订餐后的信息管理。结果:系统投入运行后,订餐速度明显提高,差错率明显降低,患者就餐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该系统的使用将明显提高该院膳食保障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 5 0 0例经尿 11项试纸检查阴性的标本 ,沉渣镜检发现尚有 6 7例阳性 ,阳性率为 13.4 %。提示尿沉渣镜检 ,不失为泌尿系统疾病检查的必要手段不应忽视及偏废  相似文献   
10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经验。方法:从1995年7月~2002年7月共对292例(313条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进行外科治疗,其中20条患肢施行解剖外血管重建术,38条患肢施行了腔内外科治疗或合并开放性血管重建手术,255条患肢施行了开放性手术重建下肢血供。结果:手术成功者患肢的踝肱指数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P<0.01),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随访时间3.1年(0.5~7年),解剖外重建组移植血管一期通畅率为56%,腔内外科组通畅率为78%,开放性手术组通畅率为72%。结论:病人的全身情况、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为取得较好的长期通畅率和临床效果需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9.
胡塞尔继承了西方哲学史上的本质主义路线,严格区分事实和本质、形式本质和实质本质,提出了他的现象学本质观。本质观使我们对“本质”的了解获得了从柏拉图主义和洛克主义、实在论和唯名论非此即彼之争中挣脱出来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