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76篇
  免费   9889篇
  国内免费   6443篇
耳鼻咽喉   1204篇
儿科学   1681篇
妇产科学   796篇
基础医学   5474篇
口腔科学   2141篇
临床医学   11952篇
内科学   8068篇
皮肤病学   1158篇
神经病学   2090篇
特种医学   4216篇
外科学   9062篇
综合类   27817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预防医学   11811篇
眼科学   1325篇
药学   12594篇
  162篇
中国医学   10307篇
肿瘤学   4426篇
  2024年   489篇
  2023年   1274篇
  2022年   3282篇
  2021年   3929篇
  2020年   3456篇
  2019年   1880篇
  2018年   2072篇
  2017年   2916篇
  2016年   2127篇
  2015年   3853篇
  2014年   5042篇
  2013年   6527篇
  2012年   9456篇
  2011年   9982篇
  2010年   8788篇
  2009年   8038篇
  2008年   7935篇
  2007年   7907篇
  2006年   7058篇
  2005年   5474篇
  2004年   3815篇
  2003年   3338篇
  2002年   2468篇
  2001年   2226篇
  2000年   1558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肝胰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胰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例肝MFH和1例胰MFH的CT表现。病理分型:1例为黏液型,4例为多形性型。5例均采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其中2例进行了延迟扫描。结果:5例肿瘤最大径6.8~22.5cm,其中位于肝右叶1例,肝左叶3例,胰尾部1例。CT平扫:1例表现为巨大囊性结构为主的肿块,有包膜,边界清楚;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瘤实质呈轻度~明显强化,2例肿瘤内可见细小血管;静脉期肿瘤呈中度~明显强化,肿瘤内坏死区和肿瘤实质显示清晰,边界清楚;延迟期2例示病灶密度稍低于肝实质。5例中合并肝内转移1例,肝内胆管轻度扩张2例,侵犯膈肌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术前CT诊断为恶性肿瘤4例,良性病变1例。结论:肝胰MFH的主要CT表现为肿瘤内坏死显著,局部浸润性强,其CT表现与病理所见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2.
育龄妇女不同月经周期子宫内膜MRS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不同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单体素磁共振波谱的特征及代谢水平。方法:30例20~45岁女性健康志愿者,月经周期规律,临床及B超检查无子宫内膜疾病。按照月经周期分为分泌期子宫内膜组(A组)和增殖期子宫内膜组(B组)两组,分别行常规盆腔MRI扫描及子宫内膜单体素MRS扫描,观察增值期和分泌期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和乳酸(lactate,Lac),脂质(lipin,Lip)峰的情况。结果:30例志愿者28例完成检查,分泌期及增殖期子宫内膜均有Cho峰(28/28,100%);分泌期子宫内膜的Cho峰较高,均数约67.08±10.25增殖期子宫内膜的Cho峰相对减低,均数约48.69±7.35,两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7例分泌期子宫内膜可见Cr峰,3例见Lac峰,所有的志愿者均未见Lip峰的情况。结论:Cho是女性子宫内膜的正常峰,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与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与调亡的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3.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RI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常规X线平片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32例,结合临床病史高度怀疑隐匿性骨折的存在,行MRI检查.结果:在32例患者中,MRI检查发现隐匿性骨折位于股骨外侧髁11例,股骨内侧髁9例,胫骨近端5例,同侧股骨、胫骨关节面相邻两端同时发生隐性骨折(对吻骨折)7例.伴有或不伴有线样异常信号的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常伴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结论:MRI检查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减少或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颈动脉造影成像(CTA)及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方法 术后病理证实的16例颈动脉体瘤,术前行多层螺旋CT对肿瘤行增强扫描的同时行颈动脉CTA检查12例,行MRI及MRA检查4例.结果 16例术前CTA及MRA诊断为颈动脉体瘤,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5%,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CTA及MRA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应用骨科手术风险评分对老年骨科病人手术风险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在我科住院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病例资料26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至手术前的化验结果、心肺功能评估、测量血压值等作为风险因子,分别给予赋值,建立评分系统.将2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根据术前评分多少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和极高风险组.观察评分与术后死亡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低风险组90例,评分为(14.5±0.8)分,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14例;中风险组73例,评分为(18.6±2.2)分,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26例;高风险组65例,评分为(24.3±2.9)分,住院期间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30例;极高风险组32例,评分为(27.8±4.7)分,住院期间死亡4例,出现并发症28例.结论 根据老年病人住院后的化验检查、合并症等情况作为手术风险因子而自行设计的简易评分能够较准确地评估老年髋部骨折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996.
患者 男,60岁.因双下肢肿胀10余天来院检查,查体见双下肢肿胀,右侧重,但无凹陷性压痕,临床嘱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内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影像表现及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自发性颅内出血并发NPE的5个病例,均行CT平扫及胸部X线片检查,分析其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5例自发性颅内出血并发NPE中,脑干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大脑半球出血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4例血肿均有破入临近脑室和/或蛛网膜下腔.5例患者的胸部X线片均示不同程度的肺水肿改变.治愈2例,死亡3例.结论:自发性颅内出血并发NPE患者的头颅CT均可见程度不同的颅内出血改变,其肺部表现为轻重不等的肺水肿征象,排除原发心、肺疾患及输液过快等因素,均应提示NPE,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998.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螺旋CT表现,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螺旋CT表现.7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后处理重建.结果:7例增强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直接征象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充盈缺损.螺旋CT平扫5例出现肠系膜上动脉密度增高,4例肠系膜上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管径比例<1,4例肠系膜上动脉壁斑片状钙化,2例肠腔淤积扩张,2例薄纸样肠壁及腹腔积液等征象.7例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内不同程度充盈缺损、管腔狭窄.结论:螺旋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对于不明原因所致腹痛及临床怀疑肠系膜缺血的患者均应及时行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计算6711型125I种子源的剂量特性。 方法 使用EGSnrc蒙特卡罗模拟程序对种子源的各向异性函数、径向剂量函数和剂量率常数进行计算,并给出了不同介质中的空间剂量率分布,将计算结果与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TG43-U1号报告中的推荐值和其他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 各向异性函数与其他最新发表的数据符合较好;径向剂量函数与TG43-U1推荐值符合较好;剂量率常数为0.951 cGy?h-1?U-1,与TG43-U1推荐值在1.45%内吻合。 结论 6711型125I种子源剂量场具有低剂量率,高梯度的特点;各向异性函数在近距离小角度处存在小突起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和人体肿瘤组织原代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个体差异性,探寻预测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生物指标。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诱发DNA损伤,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 8个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D0为0.65~2.15 Gy),不同细胞株20 Gy γ射线照射诱发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原初损伤有一定的差别,但与细胞辐射抗性无相关性。辐射敏感细胞SX-10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发生在早期快速修复相,而A2780细胞的修复缺陷是发生在晚期慢速修复相。20 Gy照射修复2 h后DNA双链断裂残留量与细胞辐射敏感性指标D0SF2值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个体患者脑肿瘤组织原代细胞之间,辐射诱发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反应存在明显差异,修复2 h后残留损伤的个体差异性分布类似于癌细胞株。结论 DNA双链断裂残留损伤与癌细胞辐射抗性有显著相关性,可作生物指标预测肿瘤组织细胞对放射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