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348篇 |
免费 | 4686篇 |
国内免费 | 28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4篇 |
儿科学 | 896篇 |
妇产科学 | 281篇 |
基础医学 | 2841篇 |
口腔科学 | 910篇 |
临床医学 | 6137篇 |
内科学 | 4113篇 |
皮肤病学 | 444篇 |
神经病学 | 791篇 |
特种医学 | 1832篇 |
外科学 | 4452篇 |
综合类 | 12909篇 |
现状与发展 | 18篇 |
预防医学 | 5366篇 |
眼科学 | 406篇 |
药学 | 5426篇 |
48篇 | |
中国医学 | 4548篇 |
肿瘤学 | 20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589篇 |
2023年 | 693篇 |
2022年 | 1416篇 |
2021年 | 1679篇 |
2020年 | 1624篇 |
2019年 | 857篇 |
2018年 | 915篇 |
2017年 | 1205篇 |
2016年 | 948篇 |
2015年 | 1631篇 |
2014年 | 2184篇 |
2013年 | 2836篇 |
2012年 | 4237篇 |
2011年 | 4408篇 |
2010年 | 4171篇 |
2009年 | 3713篇 |
2008年 | 3950篇 |
2007年 | 3750篇 |
2006年 | 3387篇 |
2005年 | 2586篇 |
2004年 | 1847篇 |
2003年 | 1370篇 |
2002年 | 1177篇 |
2001年 | 1069篇 |
2000年 | 812篇 |
1999年 | 273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1篇 |
1964年 | 7篇 |
1963年 | 7篇 |
1962年 | 7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考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300万单位/次,1次/2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体征改变情况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7.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疱止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机体炎性因子平衡,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8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探讨。结果 2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均位于输尿管下段,左侧1例,右侧1例。临床均表现为患侧腰部不适,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患肾功能受损。2例均行输尿管镜扩张后效果不佳,再行开放手术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后输尿管恢复通畅,病理报告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分别8年、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隐匿,育龄期女性不明原因的输尿管狭窄应警惕此病。手术切除病灶+输尿管吻合效果确切。复杂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配合激素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行产前常规宫内感染病毒学(TORCH)检查的孕妇890例,对所有产妇采用TORCH IgM检测,并将TORCH IgM检测为阳性的孕妇给予超声检查诊断,比较检测结果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890例行产前常规TORCH检查的孕妇中,共272例发生病原体感染,感染率为3056%。272例病原体感染孕妇中共172例为TORCH IgM阳性,阳性率为6324%(172/272)。TORCH IgM总阳性率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72例TORCH IgM阳性产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共38例发生子宫胎儿发育异常,发生率为2209%(38/172)。890例孕妇中共741例为正常分娩,TORCH阳性率为1147%(85/741);另149例为妊娠结局不良,其中TORCH阳性率为5839%(87/149)。正常分娩孕妇TORCH阳性率低于妊娠结局不良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超声结合TORCH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可有效检出子宫胎儿发育异常情况,临床医生需加强孕妇对妊娠期病原体感染的认识,注意不同病原体特点,做好产前相关检查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94.
995.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5羟色胺(5 HT)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旨在为探讨COPD发病机制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3例来我院做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被检者5 HT的表达水平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5 H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且5 HT和CRP呈正相关(r =0.47,P=0.001)。但血清中5 HT水平和CRP与一秒率(FEV1%)无相关性 (5 HT:r=0.39,P=0.80; CRP: r = 0.13,P=0.196)。结论 血清5 HT可能通过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但5 HT与COPD患者气道气流受限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 评价地佐辛在无痛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拟行无痛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观察组(D组)和舒芬太尼对照组(S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喉罩通气下无痛气管镜检查,D组地佐辛0.1 mg·kg-1,S组舒芬太尼0.2μg·kg-1,静脉滴注,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呛咳反应发生情况;记录麻醉开始前(T0),喉罩置入后即刻(T1),术中(T2),以及术后(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气管镜检查持续时间、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均较稳定;S组患者诱导期有3例出现轻微的呛咳反应,D组无一例出现呛咳;两组患者苏醒时间[(184.45±22.34)s比(182.57±18.7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7,P=0.978).结论 地佐辛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无痛气管镜检查,对循环影响较小,无呛咳反应,不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不延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不孕患者辅助生殖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术并行高危型HPV检测的501例患者,其中HPV阳性者51例,HPV阴性者450例.从中筛选出采用相同超排方案并排除影响因素后的199例患者,分为HPV阳性组(26例)、HPV阴性组(173例),分别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结果 回顾分析的501例患者中HPV感染率10.18%;HPV阳性组临床妊娠率73.08%、流产率5.26%、活产率65.38%;HPV阴性组临床妊娠率76.88%、流产率8.27%、活产率69.36%;两组比较: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对IVF/ICSI的临床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CTMPR)技术联合仿真内镜技术(CTVE)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疑似支气管结核患者122例,采用64层螺旋CTMPR和CTVE检查,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衡量其诊断效能。 结果 经FOB最终确定108例支气管结核,CTMPR联合CTVE技术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2.6%、71.4%、96.2%、55.5%及90.2%。经FOB最终确定病变类型包括充血水肿型74处,浸润增殖型48处,溃疡肉芽型50处,瘢痕狭窄型46处,共218处;CT诊断相符的204处,符合率93.6%,不同FOB病变分型的CT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OB最终确定并发症包括阻塞性肺不张26例、阻塞性肺炎18例、阻塞性肺气肿15例,共59例,CT诊断相符的有56例,符合率94.9%。 结论 64层螺旋CTMPR联合CTVE诊断支气管结核的准确率较高,是临床上重要的无创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调查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儿童医院2016年1~12月住院病例中的918份病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病原学检测率为90%,检测阳性率为21.80%。内科和外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0.15%、47.76%。内科中的呼吸、新生儿、感染、重症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头孢类(32.60%)、氧头孢烯类(29.30%)、大环内酯类(18.99%)为应用最多的3类抗菌药物。在给药途径方面,静滴给药占71.15%。抗菌药物单用、二联及二联以上的使用率分别为69.17%、26.43%、4.40%。结论 天津市儿童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以静滴给药为主,应进一步提高规范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力度,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