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在老年患者直肠癌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随访1999年3月—2005年5月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73例,按年龄分为70岁以上组(A)和70岁以下组(B),分别对两组患者6个月、12个月时的肛门功能按徐忠法肛门功能评价方法进行评分。结果6个月时肛门功能A组优(0/38)、良(17/38)、一般(10/38)、差(11/38),B组优(0/35)、良(6/35)、一般(19/35)、差(10/35);12个月时肛门功能A组优(9/38)、良(16/38)、一般(6/38)、差(7/38),B组优(5/35)、良(16/35)、一般(9/35)、差(5/35),运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6个月时,A、B两组肛门功能恢复程度有差异;12个月时,A、B两组肛门功能恢复程度无差异。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患者低位直肠吻合术后肛门功能同一般低位直肠吻合术后患者肛门功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电刀的热效应原理,将特制的绝缘导丝插入曲张静脉,对血管内膜烧灼,致血管闭合而达到治疗目的 .结果 全部治愈,切口Ⅰ期愈合,无局部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微创、简便、易行的方法,兼有美容效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K ATP通道)在缺氧中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比较对照组、单纯缺氧组、K ATP通道激动剂+缺氧组、K ATP通道阻断剂+缺氧组中神经元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HIF-1α)的蛋白表达、DNA断裂、以及神经元存活情况。 结果 试验持续8,12,24 h后,正常氧分压组细胞存活率为(100±0.98)%,缺氧8,12,24 h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降至(85.76±3.31)%,(80.13±1.76)%,(72.24±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12,24 h后,缺氧+二氮嗪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3.1)%,(18.4±2.3)%,缺氧+甲糖宁组分别为(32.5±1.6)%,(45.7±3.4)%,与单纯缺氧组的(20.3±2.2)%,(31.6±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K ATP通道可以通过上调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对缺氧中的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特征、性病感染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方法 采用横断面方法,对广州市某强制戒毒所的戒毒学员进行自填问卷调查. 结果 433名戒毒学员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程度相对较好,但对其他知识的知晓程度相对较差;75.9%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入所前6个月与固定性伴侣、临时性伴侣、商业性伴侣和同性性伴侣发生过性关系的比例分别为62.1%,32.8%,16.2%和1.8%;发生性关系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分别占14.0%,19.0%,31.5%,12.5%;247人有静脉注射吸毒史,占57.0%.入所前6个月内有41人与别人共用过注射器,占静脉吸毒者的16.6%;女性性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4.326, P<0.001);有139人曾经接受过有关艾滋病预防措施的服务,占31.1%. 结论 广州市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普遍具有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且健康水平不高,艾滋病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应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检测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05.
<正>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的诊断标准尚缺乏统一的认识,通常认为是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眼球表面蒸发量的测定与研究发现,过强的眼表蒸发会导致干眼。眼表蒸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眼表温度、睑板腺功能、环境湿度与空气质量、暴露性眼病和角膜接触镜的配戴等。从这一角度来说,有效减少眼表蒸发对治疗干眼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不同膳食结构或类型对就餐后困倦感的影响,为改善或者避免餐后困倦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办法。 方法采用4种不同的膳食(日常膳食、高脂膳食、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和均衡健康膳食)对20名志愿者进行了为期6 d的膳食干预试验。 结果4种膳食餐后均会导致困倦感增加,但是健康均衡膳食组的困倦感在餐后30 min后就开始下降,而高碳水、高脂肪和日常膳食(对照)组的困倦感则持续增加到60 min以后才开始回落。在餐后60 min时,健康均衡膳食组的困倦感最弱,高碳水化合物膳食组的困倦感最强,而日常膳食和高脂膳食组则介于其间(P<0.000 1)。餐后困倦感与碳水化合物和锰的摄入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蛋白质、部分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均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而适当增加摄入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健康均衡膳食结构,对餐后困倦感具有显著的改善和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户籍居民主要恶性肿瘤所致过早死亡情况,为降低早死概率,实现早死概率控制目标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04—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死亡资料,通过编制寿命表计算恶性肿瘤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等指标,并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反映发病率、死亡率、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2004—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从383.51/10万上升至573.94/10万(APC=3.52%,P<0.01),标化发病率从223.20/10万变化至241.38/10万(AAPC=0.67%,P=0.11)。粗死亡率从229.99/10万变化至269.94/10万(APC=1.64%,P<0.01),标化死亡率从122.48/10万变化至87.49/10万(APC=-2.04%,P<0.01)。早死概率从7.14%变化至5.53%(AAPC=-2.29%,P<0.01),其中男性从8.73%变化至7.10%(AAPC=-1.74%,P=0.01),女性从5.54%变化至3.88%(AAPC=-2.88%,P=0.08)。早死概率顺位前10位肿瘤中,男、女性首位主要为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男性肝癌(APC=-3.83%,P=0.01)、女性胃癌(APC=-4.17%,P<0.01)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其余肿瘤变化趋势不明显(P>0.05)。男性鼻咽癌、女性宫颈癌死亡率列前10位以外,早死概率位列前10位。 结论恶性肿瘤所致早死概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女性、居前10位的主要恶性肿瘤早死概率未下降,早死概率控制压力仍然较大。应从可防、可筛的主要致早死的肿瘤入手,使早死概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用跟震电图测试仪进行自发性眼震试验、位置试验、摇头试验、转颈试验、温度试验和视眼动系统检查(凝视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对上述各项试验数据进行相应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前庭功能异常为68.4%,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72,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眩晕症状与前庭功能减退有一定关系,且多为外周性眩晕,眼震电图可提供客观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证实水通道蛋白5(AQP5)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挑选行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36例,分为变应组16例和非变应组20例。变应组为伴有变应性鼻炎症状患者;非变应组为不存在变应症状患者。取所有患者术后鼻息肉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5的表达及分布,并测定阳性细胞的积分吸收度和灰度值。结果:①2组鼻息肉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表现为明显的腺体增生、炎症反应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但变应组较非变应组更为明显;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QP5在变应组和非变应组鼻息肉中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表达在腺上皮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及纤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③对切片的积分吸收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变应组AQP5在鼻息肉细胞中的量(0.1675±0.006536)明显高于非变应组(0.09343±0.00181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对切片的灰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变应组AQP5在鼻息肉细胞中的表达(175.6±2.471)明显低于非变应组(206.2±0.96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QP5存在于鼻息肉组织中,在伴有变应性症状患者的鼻息肉组织中,AQP5的表达量要比非变应症状患者的鼻息肉中AQP5表达量多,推测与鼻腔分泌物的增多及其性质有关,而不同症状的鼻息肉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