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5篇
  免费   1463篇
  国内免费   693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155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1463篇
口腔科学   303篇
临床医学   1847篇
内科学   1818篇
皮肤病学   139篇
神经病学   713篇
特种医学   4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485篇
综合类   2339篇
预防医学   1049篇
眼科学   244篇
药学   1325篇
  10篇
中国医学   911篇
肿瘤学   90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882篇
  2020年   646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451篇
  2015年   725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1202篇
  2011年   1127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649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725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遥感技术在蚊虫孳生地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监测工具,目前在国外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蚊虫调查和防治研究中。本文就遥感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在蚊虫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概述,并对遥感在我国蚊虫研究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42.
66例成人原发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然  田松 《北京医学》1995,17(4):217-220
本对66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进行病理类型与临床疗效分析。最常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殖性肾炎,占42.5%,其次为膜性肾病,占32.5%,IgA肾病占15.0%。微小病变型及系膜增殖性肾炎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好,膜性肾病治疗效果差。不同病理类型患病理损害程度与疗效相关。伴肾小管间质病变治疗效果差(P〈0.05)。NSⅠ型疗效明显优于NSⅡ型(P〈0.05)。50岁以下原发肾病综合征(PNS)  相似文献   
43.
用硅胶层析及反相硅胶层析法,从大叶牛奶菜(MarsdeniakoiTsiang)抗生育活性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一孕甾四糖甙。经化学反应,波谱分析,酸碱降解及其水解产物的鉴定,确定其结构为12-0-cvnnamyl-dihydrosarcostin-3-0-β-D-glucopyranosyl(l→4)-0-3-0-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0-β-D-oleandropyranosyl(1→4)-0-β-D-cymaropyranoside,命名为大叶牛奶菜甙庚(marsdekoisideG)。经系统文献检索证明其为首次自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4.
赵卫东 《山东医药》2004,44(14):11-12
目的 探讨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胆总管取石术前静注咪唑安定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将 71例拟行 EST胆总管取石患者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 (试验组 ) 5 1例和对照组 (2 0例 ) ,两组术前均给予 6 5 4 -2 (10 mg)静脉注射 ,试验组同时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3~ 5 mg)。观察两组患者的进镜时间、麻醉程度 ,患者的反应与配合程度、自身感受程度 ,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 试验组进镜时间缩短、镇静程度适中、患者自身感受好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患者心血管及呼吸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EST胆总管取石术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可提高麻醉效果 ,有利于提高患者配合的依从性 ,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5.
奎硫平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或分裂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应用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对照组单一使用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6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奎硫平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奎硫平组痊愈率为69.7%,对照组为19.2%(x~2=14.85,P<0.01)。两组均没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无疗效和不良反应导致的脱落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奎硫平组脱落率为8.3%,对照组为18.7%(x~2=1.58,P>0.05)。结论奎硫平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比较理想,比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好。  相似文献   
46.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取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A组)的全层胃壁进行HE、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常规组织病理学、炎性细胞、各型纤维和血管分布的变化,并用同期胃溃疡病人(B组)的全层胃壁作对照。结果两组胃黏膜层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分布无差异,但是B组胃黏膜层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多于A组。A组黏膜层可见散在的毛细血管,其横截面积却远小于B组;A组黏膜下层静脉壁厚薄不一,静脉壁的弹性纤维增多,弹性纤维的连续性较完整,部分静脉腔内有血栓机化或伴微血栓形成;两组黏膜下动静脉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胃壁各层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面积百分比的比较无差异。结论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主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胃黏膜内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而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极少;胃黏膜和黏膜下血管不扩张,胃黏膜下静脉壁厚薄不一,部分表现为动脉化,部分静脉腔内有血栓机化;胃壁内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的含量正常。  相似文献   
47.
372���Ǽ��Լ�״���׸������������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辅助检查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37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所做的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血沉,B超,彩色多普勒,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细针穿刺细胞学,TMA,TGA等项检查诊断本病的阳性率分别为93.75%,81.63%,95.62%,89.66%,69.70%,89.41%,13.46%和9.62%。T3,T4,TSH检查结果随着病程的进展变化较大。结论 血沉检查对诊断本病缺乏特异性;彩色多普勒,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率高,特异性强,是首选的检查手段;甲状腺核素扫描可以准确地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检测血清中T3,T4,TSH水平可以协助诊断本病,判断疾病所处时期。  相似文献   
48.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1月收治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14例,分别采用动脉溶栓、血管支架植入、高压氧治疗及再次肝移植治疗。结果动脉溶栓11例,成功率45.5%(5/11),2例随访12个月肝功能正常,另3例均于随访期死亡,其中2例因吻合口狭窄曾行血管支架植入术。高压氧治疗3例,随访7个月,临床效果较好。急诊再次肝移植2例,术后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溶栓及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存在局限性,高压氧治疗效果良好,可与其他保守治疗联合使用,应避免急诊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49.
对SARS抗体动态水平的系统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光度分析法对SARS抗体(SARS-Ab)动态水平进行观察.方法对432例SARS病人在恢复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ARS病人的抗体检出率为94.0%(404/432).病人SARS-Ab在2,3,4周和2个月时,抗体检出平均光子数值为3.79,7.71,12.31和24.17;3~8个月SARS-Ab下降率分别为92.9%,83.3%,40.0%,26.7%,13.3%和7.0%.结论病人在患病初期,SARS-Ab呈上升趋势,3个月后逐渐下降,并能动态观察不同年龄组SARS-Ab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