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3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04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560篇
内科学   386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科学   367篇
综合类   1037篇
预防医学   40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431篇
  3篇
中国医学   293篇
肿瘤学   16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7篇
  1969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茯苓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主成分聚类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有效、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CAPCELL PAK C18MGⅡS5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2 nm,柱温25℃,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茯苓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使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了模式识别。结论:将指纹图谱和模式识别结合起来进行中药材质量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较全面的反映茯苓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为评价茯苓药材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体中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脑侧支循环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8例,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组53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7例,观察三组MHR、脑侧支循环情况,分析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单核细胞计数、MHR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HDL-C、脑侧支循环评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单核细胞计数、MHR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HDL-C水平、脑侧支循环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P<0.05); MHR与脑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诊断轻中度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8、0.832,均高于MHR指标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 MHR、脑侧支循环及神经功能缺损能有效反映AIS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病灶区血流代偿能力,对预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3.
先天性巨大冠状动脉右室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导管法封堵先天性巨大冠状动脉瘘的技术方法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1例先天性粗大、迂曲右冠状动脉右室瘘患者进行经导管封堵治疗.选择性冠脉造影后,建立动-静脉轨道,再沿轨道钢丝经股静脉送人长鞘经瘘口至右冠状动脉,沿鞘管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置于右冠状动脉瘘口处,确定封堵器位置合适后将其完全释放.结果 瘘口完全堵闭,术后无并发症,复查心脏超声示各心腔内径缩小.结论 对迂曲、粗大的冠状动脉瘘,用国产器械经导管封堵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对特发性室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对消融靶点的定位价值.方法 对126例特发性室速患者的电生理资料及RFCA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多数患者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射频能量采用温控法(60~65℃).结果 126例患者中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IVT 62例、左后间隔IVT 43例,其他部位IVT 21例.本组RFCA的总成功率为87.3%,RVOT-IVT和左后间隔IVT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IVT(96.8%和90.7% vs 52.4%,P<0.05).本组8例患者存在发作性晕厥(发作的R-R间期230~260 ms),其中4例合并房室结双径路、2例合并隐匿性房室旁道、2例合并多形性室速.随访6个月至10年,复发9例(复发率为8.2%),均再次RFCA成功.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者6例,术后3个月心脏大小与心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RFCA治疗IVT成功率高;室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对绝大多数室速起源具有定位价值;部分室速可能合并房室旁道或房室结双径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s)分子miR-21和miR-22对于C2C12细胞体外成肌分化进程的影响。方法以C2C12细胞体外成肌分化为模型,Northern blot检测miR-21和miR-22两个分子在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组织表达谱,转染DNA/LNA杂合体反义链进行loss-of-fuction功能研究,RT-PCR分析其对分化相关分子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C2C12细胞体外成肌分化模型,2个分子在分化过程中均表达上调,且它们具有各自的组织分布特点;建立了以DNA/LNA杂合体反义链为手段的microRNAs研究的loss-of-fuction平台;与对照组比较,抑制这2个microRNAs对于成肌分化相关的骨骼肌α-肌动蛋白、成肌素和MEF-2D等分子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抑制miR-21和miR-22在C2C12细胞成肌分化过程中的上调不影响其分化,说明这2个分子对于分化的进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TNF-α、白细胞三烯B4(LTB4)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清与痰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28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与痰中TNF-α、LTB4的含量变化,并以2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与痰中TNF-α水平分别为(30.12±9.32)ng/L、(9.86±2.56)ng/L,明显高于治疗后[(16.69±4.28)ng/L、(4.69±1.06)ng/L](P均〈0.05); 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与痰中LTB4水平分别为(2.925±0.855)ng/L、(3.152±0.986)ng/L,明显高于治疗后[(2.206±0.653)ng/L、(2.355±0.701)ng/L](P均〈0.05).结论 动 态监测血清与痰中TNF-α、LTB4变化对于评价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7.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由肌营养不良蛋白缺失或减少引起的全身肌肉渐进性损伤和运动功能减退的致死性基因遗传病.目前关于DMD患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疗法和运动训练疗法等.本文梳理了近20年来载体介导DMD基因治疗情况,发现使用短序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在治疗DMD模型小鼠和犬类身...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应用Medpor骨板修复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Medpor骨板作为充填材料施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28例,术后观察3个月~3年。结果 28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单纯眶内壁骨折12例,单纯眶下壁骨折6例,眶内壁及下壁复合骨折10例。手术治愈19例(70%),好转9例(30%)。结论应用Medpor骨板作为充填材料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独一味与糙苏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独一味与糙苏药材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建立HPLC法测定其中的8一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结果 糙苏及独一味均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两者根部具有十分相似的薄层色谱图、地上部分及根部中8-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分别为17.41、0.5、6.81、8.50 mg·g-1.结论 独一味根与糙苏根中含有相近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估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及主要代谢指标控制达标情况。方法:随机调查347例口服药物治疗的门诊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及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并分析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分析代谢指标达标情况。结果:347例患者中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比例最高的为二甲双胍(52.2%),其次为磺脲类(51.6%)。治疗方案中单药治疗占35.2%,2种及3种以上药物分别占49.0%及15.8%。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达标率分别为59.1%,73.2%,71.8%。33.4%的患者血压达标,各血脂指标仅有40%患者达标。患者用药种类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加,而单药、两药及三药治疗的患者HbA1c水平无差异。结论: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门诊T2DM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提高,但血压、血脂达标率较低,仍有40.9%的患者血糖未能满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