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21篇 |
免费 | 3038篇 |
国内免费 | 140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5篇 |
儿科学 | 414篇 |
妇产科学 | 84篇 |
基础医学 | 1473篇 |
口腔科学 | 371篇 |
临床医学 | 2829篇 |
内科学 | 2215篇 |
皮肤病学 | 194篇 |
神经病学 | 567篇 |
特种医学 | 873篇 |
外科学 | 1915篇 |
综合类 | 7314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3218篇 |
眼科学 | 237篇 |
药学 | 2782篇 |
43篇 | |
中国医学 | 2910篇 |
肿瘤学 | 12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457篇 |
2023年 | 470篇 |
2022年 | 915篇 |
2021年 | 1100篇 |
2020年 | 984篇 |
2019年 | 563篇 |
2018年 | 565篇 |
2017年 | 719篇 |
2016年 | 558篇 |
2015年 | 1008篇 |
2014年 | 1371篇 |
2013年 | 1628篇 |
2012年 | 2368篇 |
2011年 | 2374篇 |
2010年 | 2134篇 |
2009年 | 1935篇 |
2008年 | 1906篇 |
2007年 | 1872篇 |
2006年 | 1644篇 |
2005年 | 1207篇 |
2004年 | 856篇 |
2003年 | 685篇 |
2002年 | 532篇 |
2001年 | 464篇 |
2000年 | 311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研究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为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深圳恒生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85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进行分组,其中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纳入观察组,74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年龄、手术时间、病程、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或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筛窦骨质增生、术前长时间口服抗凝药、鼻窦开放术腔创伤大、未行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后加强随访,对鼻腔进行定期的清洗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及预后营养指数(O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于韩城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尿流改道术的120例膀胱癌患者的诊疗资料。依据患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OPNI和NLR的最佳分界点,将其分为OPNI低组(OPNI<46.93,85例)和OPNI高组(OPNI≥46.93,35例)、NLR低组(NLR<2.50,57例)和NLR高组(NLR≥2.50,63例)。比较以上四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术后1~3年预后情况,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多因素分析,评估OPNI及NL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OPNI低组患者年龄≥65岁者占67.06%,明显高于OPNI高组的51.43%,体质量指数(BMI)为(21.78±2.90) kg/m2,明显低于OPNI高组的(23.19±3.12) 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高组患者肿瘤≥3 cm、肿瘤数量多发、病理高级别及病理分期T1的占比分别为8...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核因子-κβ(NF-κβ)激活与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第2代HUVECs用于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细胞NF-κβ亚单位p65的表达程度,Western blot检测核内NF-κβ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6、ICAM-1浓度.结果 TNF-α有效激活NF-κβ并诱导HUVECs分泌IL-6、sICAM-1增加;黄芪注射液预先孵育2 h能抑制NF-κβ表达并减轻TNF-α诱导的上述反应.结论 TNF-α可能通过激活NF-κβ使IL-6、sICAM-1增加,从而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黄芪注射液对上述反应有拮抗作用,推测是通过抑制NF-κβ途径实现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影响冠状动脉 (冠脉 )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的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3年 4月间对 5 2例冠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 ,其中 30例闭塞冠脉成功开通 (开通组 ) ,2 2例闭塞冠脉无法开通 (未开通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与未开通组比 ,开通组高血压的发生率 (5 3%对 2 3% )较高 (P <0 .0 5 )。推测的血管堵塞时间较短 (P <0 .0 1) ,总胆固醇含量较低 ,分别为 (4 .8± 0 .85 )和 (5 .6± 1.5 )mmol/L(P <0 .0 5 ) ,闭塞病变呈平齐截断或有桥侧支或在分支开口附近或病变长度较长者比例较低 (17%对 4 5 % ,P <0 .0 5 ) ;随访期无胸痛胸闷者比例较高 (73%对 5 0 % ,P <0 .0 5 ) ;再次PCI ,外科冠脉旁路手术和再次住院的联合终点少 (13%对 36 % ,P <0 .0 5 )。结论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的PCI成功率与推测的堵塞时间和闭塞病变的形态有关。闭塞病变开通者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6.
根管长度电测法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JUSTY-Ⅱ电测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48颗患牙,其中牙髓炎71颗,牙髓坏死46颗,根尖周炎31颗。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指感法和电测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以X线片影像为参照,用χ2检验比较其结果,并分析各临床病变类型、根管干湿状态和根管扩大等因素对电测法准确性的影响。结果:电测法准确率为87.84%,指感法为43.24%,2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根尖周炎组准确率与牙髓炎组、牙髓坏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管干湿状态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扩根前后准确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测法是一种准确、操作简便的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方法。根尖周组织的炎症以及根管扩大,均会降低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采用中心切割在线二维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定性鉴别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中相对保留时间(relative retention time,RRT)0.4的杂质并对其校正因子进行测定。方法 一维液相色谱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以三乙胺缓冲液(0.2%三乙胺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7.5)-甲醇-乙腈(30∶42∶28)为流动相A,以三乙胺缓冲液-甲醇-乙腈(5∶57∶38)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二维液相色谱采用Tsk gel ODS 100 V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20∶80)为流动相;质谱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离子源(APCI),正离子模式检测。根据一维液相色谱条件,对该杂质的校正因子进行测定。结果 根据质谱定性结果并结合对照品比对,确认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中RRT 0.4的杂质为工艺杂质,可为后续精制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该杂质相对于特比萘芬的校正因子为0.21,提示定量时选择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较为合理。结论 研究建立的中心切割在线二维液相色谱质谱法可用于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中弱极性杂质的在线定性鉴别,为特比萘芬中其他弱极性杂质的鉴定提供了研究思路,也为复杂基质样品中微量杂质的分析鉴别提供了思路,可以为更好地监测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的质量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常见的染病菌株,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滥用,耐药性逐年上升,目前西医临床治疗方案存在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或严重以及易产生耐药性的风险。相对于抗菌类药物的局限性,现代研究显示中药有良好的抗Hp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本文对中药抗HP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中药抗Hp的进一步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采用HPLC-ELSD建立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糖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果糖、松醇、葡萄糖、蔗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Prevail Carbohydrate ES(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柱温15℃,漂移管温度为60℃,雾化温度为60℃,以氮气为载气,流速为1.5L·min–1。结果 建立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糖类成分指纹图谱,确立了6个共有峰,10批样品相似度均>0.95。4种成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4.85%,103.40%,105.34%,104.71%,RSD值分别为2.55%,2.98%,1.65%,2.58%。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糖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