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82篇 |
免费 | 2128篇 |
国内免费 | 16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9篇 |
儿科学 | 602篇 |
妇产科学 | 165篇 |
基础医学 | 1504篇 |
口腔科学 | 424篇 |
临床医学 | 3174篇 |
内科学 | 2176篇 |
皮肤病学 | 243篇 |
神经病学 | 389篇 |
特种医学 | 901篇 |
外科学 | 1918篇 |
综合类 | 6589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2965篇 |
眼科学 | 261篇 |
药学 | 2849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2089篇 |
肿瘤学 | 11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219篇 |
2022年 | 593篇 |
2021年 | 769篇 |
2020年 | 716篇 |
2019年 | 407篇 |
2018年 | 471篇 |
2017年 | 613篇 |
2016年 | 484篇 |
2015年 | 855篇 |
2014年 | 1140篇 |
2013年 | 1512篇 |
2012年 | 2266篇 |
2011年 | 2500篇 |
2010年 | 2185篇 |
2009年 | 2020篇 |
2008年 | 2072篇 |
2007年 | 1933篇 |
2006年 | 1706篇 |
2005年 | 1360篇 |
2004年 | 948篇 |
2003年 | 738篇 |
2002年 | 564篇 |
2001年 | 547篇 |
2000年 | 461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对比分析导管溶栓(CDT)和系统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26例DVT患者(126条肢体)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A组)95例、经患肢足背静脉系统溶栓组(B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溶栓率、消肿率、深静脉通畅率、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CEAP分级的情况。结果近期疗效(住院期间溶栓后):A组患肢溶栓率平均(71.06±18.56)%,B组平均(63.17±17.71)%;A组患肢大腿中段消肿率平均(69.98±15.44)%,B组平均(60.75±13.16)%;A组患肢小腿中段消肿率平均(76.91±10.89)%,B组平均(65.59±11.81)%;A组溶栓后深静脉通畅率82.10%(78/95),B组51.61%(16/3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7~60个月,平均(17.51±9.86)个月。远期疗效:A组深静脉通畅率63.16%(60/95),B组29.03%(9/31);A组CIVIQ评分平均(92.27±7.30)分,B组(85.74±10.24)分;A组CEAP分级平均(1.52±1.25)级,B组(2.32±1.33)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治疗下肢DVT近、远期疗效均优于系统溶栓。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中体位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监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行单节段PSO治疗并有完整术中SEP监测数据及术前、术后临床资料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28例,其中男27例,女1例。术中均行双上肢正中神经SEP监测,SEP阳性改变标准为波幅降低超过50%和/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结果:PSO术中闭合截骨面复位后,上肢正中神经SEP监测及时发现了3例体位性单侧臂丛神经损伤,SEP波幅降低分别为100%、65%及90%。经体位垫调整后5min,2例SEP波幅降低分别为100%及65%的患者上肢正中神经SEP恢复正常,术后未出现臂丛神经损伤症状;SEP波幅降低90%的患者虽经体位调节,SEP波幅稍有好转,但仍降低70%,术后出现单侧上肢疼痛、乏力的臂丛神经损伤症状,经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术中无手术操作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术中双上肢正中神经SEP监测能及时发现AS胸腰椎后凸畸形PSO术中体位性臂丛神经损伤,经及时处理能有效减轻臂丛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总结因慢性移植肾失功而行移植肾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进一步探讨这类手术的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以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72(36.6±13.5)岁,以上患者发生慢性移植肾失功的时间为术后11~91(35.8±24.6)个月,转入血液透析的时间为3~33(10.4±6.2)个月。76例患者均实施了移植肾切除手术,移植肾切除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35~1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0(200~2 600)ml,平均输血量300(400~2 400)ml,其中67例进行了自体血液回收后输血。术后平均引流量250(20~1 100)ml,平均住院时间11(5~23)d。术后主要并发症:切口血肿8例,切口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7例,心衰7例,肺部感染5例,肾上腺危象2例,下肢跛行2例。死亡4例。多数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慢性移植肾失功后的移植肾切除手术为高风险手术,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积极适时地切除已经完全失功了的移植肾,有助于改善患者身体素质,避免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同时有利于减轻患者本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术后再发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提高对主动脉瓣术后继发主动脉病变防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12年5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术后再发主动脉病变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7例,年龄28~69(50±10)岁。继发主动脉病变包括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3例(急性夹层4例,慢性夹层9例),升主动脉瘤6例,主动脉根部瘤8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置换7例,升主动脉+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6例,主动脉根部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6例,升主动脉置换8例。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结果再次手术间隔时间6~110(57±32)个月,术后早期无死亡,再次手术体外循环时间50~274(143±65)min,住院时间13~27(19±11)d。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肾功能不全4例,神经功能障碍3例(无轻瘫或截瘫发生),肺部并发症4例,肠道并发症2例。术后随访率81.5%,随访时间4~118(43.5±32.2)个月,随访期间4例死亡,3年生存率为85.1%。结论对因风湿性主动脉瓣疾病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若同期合并主动脉病变,需积极处理;即使未合并主动脉病变,也应严格随访,定期复查,减少术后主动脉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术中采用复位导向器预防截骨椎脱位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12月在我院行单节段PSO矫形内固定术中应用复位导向器的27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并在矢状面上测量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和矢状面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随访观察神经并发症及截骨椎脱位情况,以截骨水平的头侧与尾侧脊椎间,截骨椎在矢状面上移位(sagittal translation,ST)大于5mm定义为截骨椎脱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随访5.2±2.4个月(3~12个月),术前TK为43.2°±10.6°,GK为72.6°±15.1°,LL为2.3°±13.5°,SVA为12.8±4.2cm;术后分别为42.9°±11.8°、38.2°±12.4°、-38.6°±13.0°和3.2±5.8c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2.7°±10.5°、38.8°±15.2°、-38.4°±11.6°和3.3±6.4cm。除TK外,其余参数手术前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TK、GK、LL及SVA的矫正丢失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患者出现术中截骨椎脱位,除1例短暂性右下肢麻木外,无其他神经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术中应用复位导向器械能有效预防截骨椎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GC)后骨密度(BMD)及骨钙素(OC)的变化。方法 20例正常对照为A组,将7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分为四组,B组(2 -6个月)19例、C组(7 - 12 个月)21例、D组(13 - 18个月)17例、E组(超过18个月)16例,所有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测定骨密度,检测血骨钙素水平。结果①A-E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B-E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②B组腰椎L1骨密度较A组减少(P < 0. 05),C组腰椎L1-L4骨密度较A组减少(腰椎L1、L3,P <0.01;腰椎 L2、L4,P <0. 05),D组腰椎L1-L4、股骨颈、大粗隆骨密度较A组减少(腰椎L1-L4、大粗隆,P <0. 01;股骨颈,P <0.05),E组各部位骨密度均较A组减少(腰椎L1-L4,P <0. 01;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粗隆,P<0. 05);③B组、C组骨钙素水平较A组降低(P <0. 05),D组、E组骨钙素水平较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单纯钙剂组及不规律或未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组的各部位骨密度均较规律应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组减少(P <0.05),不规律或未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组与单纯钙剂组比较,仅大粗隆骨密度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早期发生血骨钙素降低,长期应用可致骨密度减少,腰椎骨密度减少最为显著,钙剂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可防治糖皮质激素相关性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血管造影的改变。方法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对5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和2例Epstein-Barr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与对照组(10例头痛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脑炎患者DSA检查均异常,表现为“激惹”式血循环速度明显加快,整个脑动静脉循环时间平均6.71s,而对照组DSA检查均正常,整个脑动静脉循环时间为10.25s,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的脑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脑血循环速度明显加快,其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吗啡成瘾大鼠脑内核团毁损后的行为学研究及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内核团毁损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及行为学方面的影响.以及毁损前后的脑形态学变化。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组、吗啡成瘾组、伏核毁损组、海马毁损组及伏核、海马假毁损组,通过旷场实验和隔离残杀实验观察大鼠目的性探究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内伏核、海马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成瘾组和毁损组在自然戒断症状、旷场实验、隔离残杀实验方面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瘾大鼠伏核、海马的神经元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染色质边集、核固缩甚至坏死。结论长期使用吗啡可导致脑内神经元超微结构损害:毁损伏核、海马后可改善成瘾大鼠的戒断症状.使其探索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9.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珠江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应用法国VITEKⅡ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病原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结果。结果神经外科ICU菌群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71.6%)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占16.7%,大肠埃希菌占15.7%,铜绿假单胞菌占13.7%,肺炎克雷伯菌占13.7%等。但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阳性球菌(28.4%)也有增加的趋势。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仍保持最高抗菌活性,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15.3%和30.6%。结论我院神经外科ICU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但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呈增高趋势。控制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以及制酸剂(质子泵抑制剂)的预防性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危重病人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并探讨MoCA在评估PD认知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oCA对35例P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进行各认知域的分析.结果 (1)本组研究对象的MoCA评分为20.51±5.767,其中7例患者MoCA≤26分,占20.0%;(2)PD患者各认知域障碍的发生率不一致,依次为语言(34例,97.1%)、延迟记忆(32例,91.4%)、视空间与执行能力(30例,85.7%)、抽象思维(27例,77.1%)、注意(23例,68.6%)、命名(13例,37.1%)和定向力(12例,34.3%):(3)MoCA的各认知域与总分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50,P<0.01.结论 (1)MoCA是评估PD患者认知功能的高效快捷的工具;(2)PD患者常见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语言、延迟记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抽象思维和注意,而命名和定向力相对损害较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