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8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319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20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377篇
口腔科学   192篇
临床医学   783篇
内科学   728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91篇
特种医学   272篇
外科学   483篇
综合类   1754篇
预防医学   688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708篇
  15篇
中国医学   541篇
肿瘤学   26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613篇
  2010年   647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中面部牵引成骨技术对眼眶周围软、硬组织结构的三维空间位置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接受Le Fort III型截骨+中面部牵引成骨术的8例Crouzon综合征患者CT数据,平均年龄11.9岁,实施影像三维重建后,采用眶耳平面(术前)作为测量的基准平面,分别选择眶上点、眶下点、眶内缘点、眶外缘点、眼球前点、眼球后点,以及上、下、内、外四直肌与眼球的附着点作为评估标志,以双侧耳门上点连线作为颅底宽度基准,记录各个主要标志点至耳门上点连线的矢状距(y轴向)、垂直距(z轴向)以及眼球前点、眼球后点的水平间距(x轴向)变化,行配对t检验,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牵引成骨术前后眼球前点的y轴向及z轴向位置并没有显著性变化,但x轴向间距变化为-3.40 mm;眶下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12.24 mm,z轴向平均4.25 mm;眶内缘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10.11 mm,z轴向平均2.80 mm;眶外缘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9.86 mm,z轴向平均2.31mm;下直肌支点移动,y轴向平均3.63mm,z轴向平均2.98mm.其余各标记点未见有临床意义的位移变化.结论 以Le Fort III型截骨为主的面中部牵引成骨技术,可以使Crouzon综合征患者的术后眼眶内、外、下侧壁均出现明显的前、下方移位,而患者的眼球没有显著性的矢状向位置变化,仅呈现轻度的内移、下降和前上方旋转.  相似文献   
22.
改良"箭头"皮瓣法乳头乳晕再造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改良"箭头"皮瓣法乳头乳晕再造术的应用经验.方法 将"箭头"皮瓣法乳头乳晕再造术的设计经过凋整改进,为曾使用自体组织行乳房再造的患者再造乳头乳晕12例,其中2例采用改良"箭头"皮瓣法+薄中厚皮片移植乳头乳晕再造,4例采用改良"箭头"皮瓣法+自体肋软骨埋置+乳晕文身的乳头乳晕再造,6例采用"箭头"皮瓣法+乳晕文身的乳头乳晕再造.结果 再造乳头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1个月时再造乳头回缩完全变平,其余10例术后3个月时再造乳头回缩率约50%,跟踪随访6个月至1年,再造乳头大小稳定,与对侧基本对称.结论 本手术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无需另选供区,远期乳头突度维持也良好.  相似文献   
23.
通过动物痛行为反应(缩足反射)确定局部和鞘内应用川芎嗪(TMP)对ATP等P2X受体激动剂所致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0.3μmol/L)明显抑制P2X受体激动剂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大鼠足底局部应用TMP(0.1-10mmol/L)剂量依赖性地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鞘内应用TMP(50mmol/L)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MP可通过阻断P2X3受体介导的伤害性兴奋传入抑制P2X受体激动剂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地尔硫对冠心病病人的抗脂质过氧化及抗氧自由基作用。方法:冠心病病人30例为治疗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58±s6a),给予地尔硫30mg,po,tid,共4wk。健康人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8±9a)。结果:治疗组在给药前较健康人组的血清oxLDL,LPO,SCL,LCL值显著升高,P<0.01,GSH-Px显著降低,P<0.01,SOD活力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oxLDL,LPO,SCL,LCL值显著下降,P<0.01或<0.05,GSH-Px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健康人组相比,除LCL外,其他指标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尔硫是一良好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近视眼的角膜表面形态及屈光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电脑验光仪及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为 2 0 0 0只近视眼 (分为低度、中度、高度、超高度 4组 )行验光及角膜摄像分析。以 2 82只正视眼作对照组。结果 :低度、中度、高度及超高度组角膜表面形态近圆形 (圆形及椭圆形 )分别为 2 8.39% ,2 7.73% ,2 8.0 4 % ,2 0 .0 8% ,低于正视组的 4 1.6 8% (P<0 .0 5 ) ;领结形 (对称及非对称领结形 )分别为6 5 .5 1% ,6 5 .91% ,6 4.87% ,72 .32 % ,高于正视组的 5 2 .0 7% (P <0 .0 5 ) ;角膜表面规则指数 (SRI)明显高于正视组 ;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 (SAI)与正视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平均角膜屈光度 (ACP)和散光度(CYL)显著大于正视组 (P <0 .0 5 )。结论 :近视眼角膜表面形态及屈光参数较正视眼有明显变化。LASIK术前详细分析角膜地形图为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及预测疗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4 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硫酸镁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硫酸镁联合亚低温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计算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测量脑梗死体积 ,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 ,评定硫酸镁联合亚低温治疗作用。结果各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联合治疗组大鼠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联合治疗组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轻微。结论 硫酸镁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PPCs的个体化防治提供相应的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4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根治术PPCs的危险因素。 结果 443例胃癌根治术PPCs的发生率为18.1%(80/443),其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2.4%(55/443),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11.7%(52/443),发生PPCs较未发生PPCs住院时间延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0.42495%CI: 0.241~0.746)、糖尿病史(OR=0.31895%CI: 0.146~0.693)、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85%(OR=0.50995%CI: 0.297~0.874)、术中失血量≥200 mL(OR=0.49695%CI: 0.276~0.797)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OR=4.03895%CI: 1.250~13.049)是胃癌根治术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年龄≥60岁、糖尿病史、MVV(%)<85%、术中失血量≥200 mL、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胃癌患者,应注意预防PP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汉滩病毒(HTNV)G1蛋白胞质区ITAM样基序与Syk的细胞内相互作用。方法:构建用于研究Syk和G1ITAM样基序之间相互作用的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验证G1ITAM样基序与Syk之间是否存在细胞内相互作用。结果: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分析证实G1ITAM样基序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而突变体分析表明,这种相互作用依赖于该基序中两个高度保守的酪氨酸残基的存在。结论:HTNVG1蛋白胞质区高度保守ITAM样基序在体外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探讨G1蛋白ITAM样基序在HFRS免疫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血清内皮素-1作为早期放射性肺损伤标志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作为一种早期放射性肺损伤诊断及病情变化的血清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将1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即:放射组(R组)、氟代他汀(Flu)干预组(Flu组)、维甲酸干预组(Ra组)及地塞米松(Dex)干预组(Dex组)。实验组大鼠麻醉固定后,用直线加速器全胸照射15Gy1次,剂量率为2Gy/min,距离为1m。从照射后次日开始,Flu组经胃灌服Flu(20mg·kg-1·d-1),Ra组灌服Ra(20mg·kg-1·d-1),Dex组灌服Dex(3.33mg·kg-1·d-1),C及R组均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照射后5、15、30、60d,将大鼠分批断头或经心内穿刺取血,分离血清;同时切取肺组织,用放射测定法(RIA)分别测定ET1,层黏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的水平;同时观察肺部的病理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较,R组大鼠血清ET-1的水平于照射后第5天开始升高(P<0.05),尔后随着放射性肺损伤的加重逐渐升高,于照射后60d检测达高峰。R组大鼠血清LN的水平于照射后30d开始升高,HA于照射后60d开始升高。R组大鼠血清ET-1水平的升高明显早于其他各组,且同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变化的程度相关。结论:血清ET-1可作为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30.
目的:构建全长人IL-1β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7402肝癌细胞,分析对其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方法:RT-PCR法扩增人IL-1β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经T-A克隆,构建pIRES2-EGFP-IL-1β重组表达载体,采用阳离子聚合物jetPEI的方法转染H7402肝癌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RT-PCR分析IL-1β的表达水平,MTT方法分析转染前后NK细胞对肝癌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从LPS处理的人外周PBMCs总RNA中扩增出IL-1β(大小约829 bp),先构建pMD18-IL-1β克隆载体,DNA序列鉴定正确后,利用Pfu DNA聚合酶将IL-1β基因亚克隆到pIRES2-EGFP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IL-1β,经PCR、限制性酶谱分析(BamHⅠ和EcoRⅠ)和DNA序列测定正确后,将其转染H7402肝癌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IL-1β的细胞,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相比,该细胞对NK-92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显著降低,效靶比10∶1时下降了约30%。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能够显著增强肝癌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抵抗性,可能是导致肝癌细胞发生天然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