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8篇
  免费   926篇
  国内免费   714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153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478篇
口腔科学   146篇
临床医学   1096篇
内科学   706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216篇
特种医学   381篇
外科学   693篇
综合类   255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63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1189篇
  9篇
中国医学   961篇
肿瘤学   34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826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719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观察弓形虫包囊的超微结构,鉴定体外细胞培养所形成的包囊。方法:体外用HeLa细胞作载体培养PP株弓形虫形成包囊;体内用感染Fukaya株弓形虫的小鼠脑包囊,分别做电镜标本并观察。结果:两者都观察到包囊的特征性超微结构且结果相类似。结论:弓形虫在体外一定培养条件下可以形成包囊,并与体内包囊的超微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92.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9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其中施行肿瘤摘除5例,胰体尾切除+脾切除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胰体尾切除+Roux-en-Y吻合术1例,全胰切除1例,胆囊空肠吻合术3例,活检2例。结果:肿瘤位于胰头6例,胰体2例,胰尾9例,累及全胰2例,多发1例;病理证实恶性8例,良性11例。除2例术后分别死亡肝功能衰竭和胰瘘、多器官衰竭外均获满意疗效。结论:手术切除肿瘤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3.
四种祛风类中药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口服火把花根、祖师麻、清风藤碱和雷公藤多甙单独与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 6 5 6例经单味或两味祛风类中药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观察不同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单味药治疗肾炎的缓解率为 2 4.0 %~ 44 .5 % ,两味药联合治疗肾炎的缓解率为 5 1.9%~ 5 9.2 % ;清风藤碱治疗的各种临床表现的肾炎缓解率均低于其他治疗组 ,单味药火把花根、祖师麻和雷公藤多甙对单纯性蛋白尿的缓解率为 5 0 .0 %~ 6 9.7% ,对单纯性血尿的缓解率为 36 .0 %~ 5 0 .0 % ,对蛋白尿合并血尿的缓解率为 19.5 %~ 2 2 .7% ,联合用药对各种表现的缓解率均高于单味药组 ,对单味药未缓解的部分病例两味药治疗仍有一定效果 ,复发率低于单味药组 ;联合用药组消化道反应、肾功能损害、停经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单味药组均无明显差别 ,转氨酶增高发生率增加 ,但谷丙转氨酶 >10 0 U /L者少见。结论 :四种祛风类单味药对肾小球肾炎均有一定疗效 ,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增加对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P16蛋白在胃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肠化)及胃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15例胃不典型增生,15例胃黏膜肠化生,30例胃癌组织中 P16蛋白的表达。结果:P16蛋白阳性表达正常胃黏膜90%,不典型增生86.67%,肠化86.67%,胃癌36.67%,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及胃癌前病变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P16蛋白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寻求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2例膀胱癌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加干扰素-a2b进行膀胱灌注,并与同期作丝裂霉变C灌注者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的59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为8.5%,优于同期丝裂霉素C灌注的预防效果,而且并发症和副作用极少。结论 丝裂霉素C加干扰素-a2b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的复发疗效确实,毒副作用少,明显优于单用丝裂霉素C灌注。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Ca^2 ]i,多巴胺β羟化酶及ATP含量变化并分析其结果。方法:测定35例高血压患者的红细[Ca^2 ]i、ATP、血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血糖及血浆胰岛素含量,并以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Ca^2 ]i、ATP、多巴胺β羟化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但血糖与胰岛素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增强伴随ATP与[Ca^2 ]i升高。  相似文献   
97.
目的:获得岗梅全长转录组数据库,为深入挖掘岗梅功能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基于PacBio Sequel平台的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获取岗梅的根、茎、叶样品的转录组数据,并利用非冗余蛋白(NR)、核苷酸序列(NT)、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真核生物相邻类的聚簇(KOG)、蛋白家族(Pfam)、基因本体(GO)进行注释,分析并鉴定编码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的转录本。结果:全长转录组共获得89629个转录本,其中81313个在公共数据库进行了注释。KEE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623个转录本参与岗梅中三萜皂苷合成相关的3条代谢通路,其中263个转录本编码了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21个关键酶。此外,还预测了2471个转录因子、40421个简单重复序列位点、22119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29131个mRNA。结论:丰富了岗梅的转录组数据,并为鉴定参与三萜皂苷和其他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候选基因提供参考,促进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挖掘天葵非药用部位潜在的药用价值。方法:以天葵茎、叶、花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天葵茎、叶、花中共鉴定出16大类101个差异代谢物(DAMs),其中包含羧酸及其衍生物、有机含氧化合物、脂质、苯及其取代衍生物、生物碱、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酚酸类、核苷酸、有机盐、内酯、有机酸、内源性植物激素、氨基酸和13个其他物质。通过聚类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发现,天葵不同部位的DAMs代谢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代谢途径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ABC转运途径、氨酰-tRNA合成途径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结论:通过天葵不同部位间DAMs的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分析,确定天葵茎、叶、花富含多种具有药用功效的代谢活性物质,可为天葵茎、叶、花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获得天仙藤全长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天仙藤功能基因。方法:采用PacBio SequeⅠ高通量测序系统,对天仙藤的茎、叶、果3个部位的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共获得176354条环形一致性序列(CCS),获得184439个高质量isoforms,并注释了139826个isoforms,检测出3058个转录因子和135527个简单序列重复(SSR)位点,还预测到76862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36204个mRNAs。结论:获得了较可靠的天仙藤全长转录组数据,可为深入研究天仙藤基因组、生物学特性、相关代谢途径、信号通路及其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分析仙鹤草茎与叶中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差异,进一步阐明仙鹤草药效物质基础,促进仙鹤草合理开发利用。方法 取仙鹤草茎、叶新鲜样本,经液氮冷冻后提取代谢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并与数据库比对鉴定。结果 筛选并鉴定出105个具有明显差异的代谢物,其中茎与叶相比有34个代谢物上调、71个代谢物下调。差异代谢物共注释到62条代谢通路中。茎中叶黄素、天冬酰胺、胍丁胺及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含量更高,氨基酸代谢更强;叶中酚酸类、黄酮类物质积累更为丰富,次生代谢更强。结论 仙鹤草茎与叶均含有丰富的药效活性成分,但叶的次生代谢更强,次生代谢物积累更为丰富,此差异或可为仙鹤草针对性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