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8篇 |
免费 | 389篇 |
国内免费 | 2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篇 |
儿科学 | 136篇 |
妇产科学 | 62篇 |
基础医学 | 332篇 |
口腔科学 | 77篇 |
临床医学 | 614篇 |
内科学 | 442篇 |
皮肤病学 | 57篇 |
神经病学 | 81篇 |
特种医学 | 187篇 |
外科学 | 372篇 |
综合类 | 1365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677篇 |
眼科学 | 71篇 |
药学 | 580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54篇 |
肿瘤学 | 2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126篇 |
2021年 | 187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168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272篇 |
2012年 | 452篇 |
2011年 | 490篇 |
2010年 | 514篇 |
2009年 | 454篇 |
2008年 | 451篇 |
2007年 | 428篇 |
2006年 | 397篇 |
2005年 | 287篇 |
2004年 | 182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纳米金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运载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透皮的效果及其对皮下神经的作用,以开发具有透皮作用的纳米金载药体系.方法 通过共价偶联方式,将His标记的NT3与纳米金共价偶联,应用于动物皮肤组织.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金纳米颗粒与牛血清蛋白结合(AuNP-CONH-BSA)组、金纳米颗粒与NT3结合(AuNP-CONH-NT3)组和NT3注射组.利用抗His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其透皮效果,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对神经丝蛋白(neuropeptide,NF200)阳性细胞进行检测,分析载药体系对皮下神经的作用.结果 透皮24 h后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验组AuNP-CONH-NT3组和NT3注射组中均检测到了NT3,而空白对照组和AuNP-CONH-BSA组中则未检测到;在透皮1个月和3个月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AuNP-CONH-NT3组NF200阳性细胞数量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AuNP-CONH-BSA组(P<0.01),而与NT3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构建的AuNP-CONH-NT3具有很好的透皮效果,可以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72.
三种疗法对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颅内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三种疗法治疗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PSCI-ND)患者颅内血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的PSCI-ND患者99例,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FNS)组32例、奥拉西坦组32例、尼莫地平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给予FNS治疗,奥拉西坦组给予口服奥拉西坦治疗,尼莫地平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3组治疗前后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检测并比较各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颅内段(VA)〕的平均血流速度(MFV),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FNS组MCA的MFV高于奥拉西坦组、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奥拉西坦组MCA的MFV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拉西坦组ACA、PCA、VA的MFV低于FNS组、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FNS组ACA的MFV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FNS组、尼莫地平组各动脉的MFV高于治疗前(P<0.05)。奥拉西坦组各动脉的MFV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0,P>0.05)。结论 FNS、尼莫地平均能够改善PSCI-ND患者脑血供,而奥拉西坦对脑血流无影响。 相似文献
73.
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重要性。方法:对31例应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患者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随访分析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和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22个月,术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展受限角度分别是6.23°±3.25°和2.15°±2.18°(P<0.01);膝关节屈曲受限角度分别是34.16°±10.95°和15.03°±12.64°(P<0.01)。关节稳定性检查,术后6月患膝后抽屉和后Lanchman试验检查均阴性;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43.65±12.21)分和(89.27±8.96)分(P<0.01)。结论: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它与手术有机结合,效果良好,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使用因特网的动机。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个小班38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自编的因特网使用动机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比较网络成瘾者与未网络成瘾者使用因特网的动机。结果32名同学被诊断为网络成瘾,350名同学未网络成瘾。未网络成瘾大学生使用因特网的动机依次是交际上网、学习上网、从众上网、逃避现实上网、娱乐上网和交易上网,而网络成瘾大学生使用因特网的动机依次是逃避现实上网、从众上网、娱乐上网、交际上网、学习上网和交易上网。网络成瘾组逃避现实上网、从众上网、娱乐上网和交易上网的量化值[分别为(2.19±1.09)分,(1.99±1.07)分,(1.85±0.80)分,(0.78±1.11)分]较未网络成瘾组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网络成瘾大学生使用因特网的具体原因位于前五位的依次是"没头绪上网"、"同学拉我上网"、"玩网络游戏"、"心情不好上网"、"烦躁上网"。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与未网络成瘾大学生使用因特网的动机不完全相同,逃避社会现实与从众是网络成瘾者使用因特网的主要动机。 相似文献
76.
293篇医学研究生论文的发表时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研究生论文的发表时滞,以指导研究生的论文管理.方法选取《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2006年见刊的研究生论文293篇,按照论文种类的不同分为论著类229篇,综述类45篇;293篇中基金论文184篇,非基金论文109篇.分别计算其各阶段的时滞数据.结果293篇论文的总体见刊时滞为(234.7±116.9)d,其中审稿周期为(57.0±36.8)d,编辑周期为(109.4±96.4)d,待刊周期为(68.3±59.3)d.论著类的见刊时滞为(224.2±7.4)d,明显小于综述类的(272.9±19.3)d,P<0.05;基金论文的见刊时滞为(211.9±7.6)d,明显小于非基金论文的(273.3±12.4)d,P<0.01.结论研究生论文普遍周期过长,尤其是综述类论文和(或)非基金论文;研究生作者应根据论文种类的不同把握投稿时间.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与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并分析该科2000年3月~2006年3月的海绵状血管瘤病例102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5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其中,29例患者先后在6年内因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而手术。16患者仍继续非手术治疗,近期随访14例,1例随访发现病灶增大。2例出现癫痫,2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57例患者直接接受手术治疗,加上中转手术患者共计86例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手术无死亡,随访66例患者中,1例肌力无恢复,1例面瘫未改善,2例癫痫无明显减少,余疗效满意。结论海绵状血管瘤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副作用大;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明确,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9.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 and taurine transporter (TauT) in the retinal Müller cells in high glucose culture with taurine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glucose on the taurine transporting, and the possibl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aurine on MUller cells in early diabetic retinopathy. Methods: The Müller cells from the rat retina were cultured in high glucose, and GFAP and Taut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in the cell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taurine by immuocytochemical fluorescein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High glucose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of GFAP and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TauT in Müller cells. Taurine decreased the up-regulation of GFAP in the cells which was induced by high glucose; 0. 1-10 mmol/L taurine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TauT in Müller cells. Conclusion: Taurine can inhibit the changes in Müller cell resulted from high glucose. 相似文献
80.
家族史及体重指数在儿童血脂紊乱筛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家族史联合肥胖用于筛查儿童血脂紊乱的意义.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有效调查对象19 037例,其中男童9 495人,女童9 542人,根据年龄及性别分为学龄期男童、青春期男童、学龄期女童和青春期女童.检测受试儿童空腹末梢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以及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结果:在总受试儿童中,有家族史儿童占38%,肥胖儿童占4.9%,有家族史并肥胖儿童占2.5%,有家族史或肥胖儿童占40.4%.无肥胖且无家族史儿童、无肥胖但有家族史儿童、肥胖但无家族史儿童及肥胖且有家族史儿童各种血脂异常发生率分别为:高脂血症[7.9%]、9.6%、30.1%及31.5%;高胆固醇血症0.9%、1.5%、 3.3%及2.9%;高甘油三酯血症7.1%、8.6%、29.2%及31.3%;混合型高脂血症0.2%、0.5%、0.4%及2.7%.肥胖儿童发生血脂紊乱的危险性与非肥胖儿童相比各性别年龄分组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学龄期男童6.439 (4.178~9.925)、青春期男童6.287 (4.153~[9.518)、]学龄期女童5.063 (3.041~8.427)、青春期女童3.665 (2.536~5.296) (P均=0.000).有家族史儿童发生血脂紊乱的危险性与无家族史儿童相比各性别年龄分组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学龄期男童1.204[ (0.952~1.522)] (P =0.121)、青春期男童1.331 (1.047~1.692) (P=0.020)、学龄期女童1.095 (0.847~[1.416)] (P=0.490)、青春期女童1.260 (1.070~1.483)(P=0.005).在血脂紊乱儿童中,有家族史儿童占[43.8%,]肥胖儿童占15.8%,有家族史并肥胖儿童占8.2%,有家族史或肥胖儿童占51.3%.结论:家族史联合肥胖对于筛查儿童血脂紊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