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46篇
  免费   12357篇
  国内免费   8227篇
耳鼻咽喉   1132篇
儿科学   1451篇
妇产科学   1513篇
基础医学   13571篇
口腔科学   2480篇
临床医学   15611篇
内科学   16514篇
皮肤病学   1333篇
神经病学   6051篇
特种医学   46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9篇
外科学   12385篇
综合类   21756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一般理论   9篇
预防医学   9431篇
眼科学   3127篇
药学   13177篇
  166篇
中国医学   7688篇
肿瘤学   9696篇
  2024年   446篇
  2023年   1957篇
  2022年   5109篇
  2021年   6561篇
  2020年   5132篇
  2019年   4180篇
  2018年   4321篇
  2017年   4156篇
  2016年   3880篇
  2015年   5797篇
  2014年   7216篇
  2013年   6755篇
  2012年   10256篇
  2011年   10999篇
  2010年   7510篇
  2009年   6069篇
  2008年   7335篇
  2007年   6858篇
  2006年   6431篇
  2005年   5789篇
  2004年   3852篇
  2003年   3467篇
  2002年   2829篇
  2001年   2063篇
  2000年   2063篇
  1999年   1967篇
  1998年   1232篇
  1997年   1146篇
  1996年   899篇
  1995年   801篇
  1994年   646篇
  1993年   439篇
  1992年   508篇
  1991年   446篇
  1990年   408篇
  1989年   340篇
  1988年   341篇
  1987年   274篇
  1986年   263篇
  1985年   207篇
  1984年   134篇
  1983年   105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58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102篇
  1978年   45篇
  1975年   43篇
  1974年   54篇
  1973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我院自1995~1999年行单发多子囊肝包虫囊肿切除38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40岁,平均29岁。肝包虫囊肿位于肝右叶32例(右肝Ⅱ段5例、Ⅵ段10例、Ⅶ段10例),位于肝右叶6例(Ⅱ段3例、Ⅳ段3例)。切除最大囊肝4cm×2cm,最小2cm×1.5cm。1.2手术方式本组均行手术切除。在常温肝门间歇性血流阻断下,行肝局部切除14例,各类肝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为了研究十全大补汤(SDT)的免疫抑瘤作用.方法以TA2移植性乳腺癌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50%SDT和白开水灌胃,以小鼠的体重、瘤重、及脾内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SDT可明显改善荷瘤鼠的一般状况,增强体重,抑制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56.2%,与对照组比较P<0.05,SDT可明显增强脾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而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SDT可在体内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为了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在隐型孢子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采用免疫分析技术对29例隐型孢子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中IL-2(白细胞介素-2)、IL-6(白细胞介素-6)、sIL-2R(可溶性IL-2受体)、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及sI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患者外周血CD 4T细胞、CD4/CD8比值和红细胞表面C3b受体花环率(C3bR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中IL-2、sIL-2R、IL-6、TNF-α及sICAM-1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隐孢子虫感染可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因子网络失衡.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1995年以来,滕州市致病性弧菌种类、分,布等病原学检测情况。共检疑似霍乱病人粪便1562人份,检出致病性弧菌127株,检出率为8.13%,其中非01群霍乱弧菌居首位83株占65.35%,其次为麦氏弧菌13株占10.4%,溶藻弧菌11株,河弧菌9株,副溶血弧菌6株,弗尼期弧菌5株。83株非01群霍乱弧菌可分型占61株,分布8个血清型,定型率为73.49%,127株致病性弧菌产类霍乱肠毒素(G)47株占37.00%,以非01群霍乱弧菌产生类CT所占比例为最高,从而说明它在毒力和致病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雄性日本鹌鹑喂饲高胆固醇膳食,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动脉观察主动脉壁的中内膜的多胺变化。结果:血浆胆固醇和分类胆固醇提示高脂血症,结合病理切片,说明本实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可靠。结论:1.多胺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2.多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病理标准)前升高,后又依次降低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检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电图(FERG)及振荡电位(OPs),总结FERG及OPs在视网膜脱离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1眼为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另1眼除屈光不正外无其他眼疾中44例、44眼,进行暗适应FERG及OPs的检测。与对侧眼作比较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有:FERG中的a波振幅(aA);b波振幅(bA);a波峰时(aT);b波峰时(bT),OPs中的∑O,O1,O2,O3,O4及其峰时值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均有病理改变,视网膜脱离眼上述指标与对侧眼差异有显著性(P<0.05),降低幅度与视网膜脱离面积有关。视网膜脱离眼FERG的a波振幅、b波振幅与手术效果相关,异常程度轻者手术成功率高。结论:视网膜电图检查是了解视网膜机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前检查视网膜脱离患者的FERG及OPs,有助于了解病变严重程度及视功能损害的情况,能对手术预后做出较适合的估计。  相似文献   
997.
As one of the basic human rights, health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productivity. The authors introduce the Andersen's behaviora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 use,as well as the conce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ccess to health services based on the model. Meanwhile,the relative guidelines and the impact on the health reform of China are discussed, compared with America's and China's. This paper propounds three strategic priority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98.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im Syndrome,简称FES)是骨折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常误诊误治。我院1988年至1998年共收治12例,经积极治疗,11例救治成功,1例抢救无效死亡。本文对FES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9.
以人为本的医院总务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逸夫医院的总务工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模式,改变传统观念,建立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医院建筑平面布置、确保医院设施正常运作,营造整洁舒适医院环境和引进全程服务机制等方面介绍了建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总务保障体系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00.
1 肠外营养支持技术的发展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近30余年来临床医学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 。1959年Francis Moore首先提出最佳热∶氮为150∶1,为营养支持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1967年Stanley Dudrick与Douglas Wilmore经狗的动物实验证实,通过中心静脉输入 营养底物不仅可以使动物维持正氮平衡,长时间维持动物的生长发育,还由于中心静脉的快 速血液流动,能够迅速地稀释高渗透压的营养底物,并首先应用于小儿外科消化道先天畸形 的患者获得成功。这是临床肠外营养应用的里程碑。当时称这种方法为静脉高营养(intrave nous hyperali mentation),又称为肠外营养,从此这个名词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   当时,静脉高营养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机体的正氮平衡。具体方法包括:①给病人高能量 供能,每天每公斤体重供给50~60 kcal能量。②应用单一能源供能,通过每天经过中心 静脉出入500~600 g糖作为唯一的能源供应。③输液途径主要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   静脉高营养的应用挽救了大量的胃肠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当 时能源供给的单一性,营养底物的高渗性,以及当时导管材料的不稳定性,也产生了很 多副作用:①由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高渗液体,容易造成高渗性昏迷、高血糖、酮症 酸中毒等代谢紊乱。②由于机体将糖作为唯一的能量来源,在代谢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氧, 所 以容易加重组织器官的乏氧。③由于只能通过中心静脉输液,易造成很多导管相关的并发症 的发生:如导管败血症、血气胸、脓胸、导管栓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