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53篇 |
免费 | 1053篇 |
国内免费 | 3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篇 |
儿科学 | 64篇 |
妇产科学 | 66篇 |
基础医学 | 233篇 |
口腔科学 | 57篇 |
临床医学 | 657篇 |
内科学 | 397篇 |
皮肤病学 | 73篇 |
神经病学 | 102篇 |
特种医学 | 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422篇 |
综合类 | 1360篇 |
预防医学 | 462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748篇 |
25篇 | |
中国医学 | 1020篇 |
肿瘤学 | 3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4篇 |
2023年 | 309篇 |
2022年 | 758篇 |
2021年 | 860篇 |
2020年 | 710篇 |
2019年 | 339篇 |
2018年 | 356篇 |
2017年 | 455篇 |
2016年 | 297篇 |
2015年 | 389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203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急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52名)和对照组(50名)。观察组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综合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并对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动态变化,评估其判断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102例哮喘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哮喘组(42例重症哮喘患者)和轻症哮喘组(6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人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后根据是否发生未控制哮喘发作将重症哮喘组分为控制亚组与再发亚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3、7天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IL-13、MIP-1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3组研究对象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和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治疗第7天重症哮喘患者血清IL-13、MIP-1α与FEV1、MMEF及PEF的相关性,比较重症哮喘组中控制亚组与再发亚组患者治疗第7天时血清IL-13及MIP-1α水平,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各临床指标与患者随访1年再发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患者血清IL-13和MIP-1α水平对重症哮喘患者再发作的判断价值。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重症哮喘组和轻症哮喘组患者血清IL-6、IL-13、TNF-α和MIP-1α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FEV1、FEV1/FVC、MMEF和PEF逐渐增加(P<0.05);同一时间点重症哮喘组患者血清IL-6、IL-13、TNF-α和MIP-1α水平高于轻症哮喘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重症哮喘组患者FEV1、FEV1/FVC、MMEF和PEF低于轻症哮喘组(P<0.05)和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重症哮喘患者血清IL-13及MIP-1α与FEV1、MMEF及PEF呈负相关关系(P<0.05)。随访1年,重症哮喘组控制亚组患者血清IL-13及MIP-1α水平低于再发亚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后重症哮喘患者血清IL-13及MIP-1α水平差值为再发作危险性因素(OR=2.867,P=0.023; OR=2.135,P=0.033)。结论:重症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IL-13和MIP-1α水平降低程度能较好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及随访1年后再发作情况。 相似文献
33.
背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我国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男性,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的研究。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其胆囊结石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9月采用典型抽样再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自制且翻译成维吾尔文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同时对调查对象行肝脏和胆囊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民族以及各民族不同初潮年龄、月经不调、生育数量、分娩年龄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 508份,有效问卷3 175份,有效回收率为90.5%。3 175例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6.9%(535/3 175),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分别为24.0%(222/924)、10.8%(94/873)、15.9%(219/1 378)。3个民族间胆囊结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1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OR=1.167,95%CI(1.007,1.353)〕、月经不调〔OR=6.486,95%CI(4.636,9.532)〕、生育数量〔OR=1.355,95%CI(1.237,1.483)〕是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初潮年龄〔OR=1.296,95%CI(1.007,1.668)〕、生育数量〔OR=1.240,95%CI(1.022,1.504)〕是哈萨克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生育数量〔OR=1.341,95%CI(1.214,1.482)〕、分娩年龄〔OR=0.942,95%CI(0.892,0.996)〕是汉族女性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其中维吾尔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与初潮年龄、月经不调、生育数量有关;哈萨克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主要与初潮年龄、生育数量有关;汉族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主要与生育数量、分娩年龄有关。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初潮年龄延迟,生育数量多,分娩年龄小的女性,尤其是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的维吾尔族人群。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1种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相关的3种原发性线粒体突变11778G>A、14484T>C和3460G>A的无创检测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3例(WZ1481、WZ1478、WZ1435)基因检测确定为m.11778G>A、m.14484T>C和m.3460G>A突变的LHON患者。采集3例LHON患者和2例野生型健康对照的静脉血样及口腔黏膜细胞样本,然后分别用手工法和试剂盒法提取全基因组DNA,分析比较2种样本、2种方法提取的DNA的纯度及浓度有无差别。最后以携带m.11778G>A、m.14484T>C和m.3460G>A突变的LHON患者和野生型的口腔黏膜细胞和外周血提取的全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分别包含以上3种突变的DNA片段,然后进行焦磷酸测序、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分析PCR产物。结果:口腔黏膜细胞和血液提取的DNA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法提取的口腔黏膜细胞DNA纯度低于试剂盒法提取的口腔黏膜细胞和血液DNA的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黏膜细胞提取的DNA产量与血液相似。DNA测序结果显示血液样本和口腔黏膜细胞样本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照组均检测不到突变,而突变组可以检测到相应的突变。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的结果也一致,对照组均为阳性而突变组均为阴性。结论:口腔黏膜细胞DNA可用于筛查和鉴定LHON的3个主要线粒体突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方便、无创的方法来检测LHON相关的m.11778G>A、m.14484T>C和m.3460G>A突变。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肝癌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根据有无服用阿帕替尼分为阿帕替尼联合TACE组(联合组,28例)和TACE组(31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反应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的变化情况,明确阿帕替尼联合TACE的抗肝癌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TACE组的总有效率为45.16%,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和TACE组治疗前的VEGF水平分别为(122.99±13.10)pg/mL和(120.36±13.86)pg/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91.49±8.65)pg/mL和(116.89±10.95)pg/mL,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显著低于TACE组(P<0.01);联合组和TACE组治疗前的caspase-8水平分别为(83.68±9.21)pg/mL和(82.87±12.01)pg/m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105.55±7.25)pg/mL和(86.57±7.52)pg/mL,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明显高于TACE组(P<0.01)。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再生,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6.
医院常测生化指标对脑卒中后残疾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其病死率虽已下降,但造成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幸存者的生活质量。血液生化指标检验速度快且结果可靠,可预测脑卒中的发展及预后。本研究综述医院常测生化指标对脑卒中后残疾的预测能力,有助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为建立脑卒中后残疾患者干预及健康管理模式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背景 目前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被临床糖尿病治疗策略忽略,且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逆转痴呆的病程,因此,积极寻找痴呆的危险因素,从防治的角度预防痴呆的发生是改变目前在痴呆诊治中被动局面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完成老年健康综合评估的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依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住院老年患者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放问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606份,有效回收率99.3%。纳入研究的606例患者中,正常组428例,平均年龄(71.4±7.6)岁;男性180例(42.1%),女性248例(57.9%)。糖尿病组178例,平均年龄(72.3±6.4)岁;男性82例(46.7%),女性96例(53.9%)。两组患者MMSE、CDR、ADL评分及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与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在住院老年患者中,糖尿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临床上应关注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因素,应注意筛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及时发现认知功能障碍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38.
背景 利拉鲁肽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利拉鲁肽的降糖效果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众多药物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目的 大麻素受体1型基因(CNR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CNR1多态性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30例早期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皮下注射利拉鲁肽进行治疗,治疗16周后测量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部分患者新鲜外周血标本分别用来进行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基因分型及CNR1 mRNA的表达测定。结果 治疗16周后患者BMI、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230例患者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基因分型为:GG型188例(81.7%),GA型39例(17.0%),AA型3例(1.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098,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550)。治疗16周后,GA/AA型患者BMI、FPG、HbA1c水平均低于GG型(P<0.05)。GG型和GA/AA型患者治疗16周后BMI、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125例具有合适标本的CNR1 mRNA表达分析显示,GG型患者CNR1 mRNA表达水平高于GA/AA型患者(P<0.05)。不同基因型患者恶心呕吐、低血糖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在早期T2DM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GA/AA型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利拉鲁肽对T2DM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卒中溶栓绿色通道的构建、整改对发病到实施溶栓的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院内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通过绿色通道溶栓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以时间为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1例。比较2组OTT、DNT、DNT≤60 min比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OTT、DNT短于对照组,DNT≤60 min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经过溶栓治疗72 h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BI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以后,观察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分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卒中溶栓绿色通道的建立,能够显著缩短OTT、DNT,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残障程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