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079篇
  免费   27203篇
  国内免费   13758篇
耳鼻咽喉   2512篇
儿科学   3978篇
妇产科学   1395篇
基础医学   14968篇
口腔科学   5123篇
临床医学   28902篇
内科学   19991篇
皮肤病学   2792篇
神经病学   5208篇
特种医学   10102篇
外科学   20391篇
综合类   70271篇
现状与发展   61篇
预防医学   29645篇
眼科学   2715篇
药学   30369篇
  425篇
中国医学   27475篇
肿瘤学   10717篇
  2025年   44篇
  2024年   3696篇
  2023年   4217篇
  2022年   8704篇
  2021年   10516篇
  2020年   9121篇
  2019年   5231篇
  2018年   5252篇
  2017年   7019篇
  2016年   5488篇
  2015年   9716篇
  2014年   12368篇
  2013年   15979篇
  2012年   22732篇
  2011年   23952篇
  2010年   21534篇
  2009年   19535篇
  2008年   19849篇
  2007年   18942篇
  2006年   16596篇
  2005年   12961篇
  2004年   8987篇
  2003年   7183篇
  2002年   5503篇
  2001年   5066篇
  2000年   3698篇
  1999年   1360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3篇
  1959年   18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1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观察MEAW技术在直丝弓矫治器中矫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矫治特点。方法:选择0.022″系统的直丝弓矫治器,使用MEAW技术对10例Ⅲ类错[牙合]和3例前牙开[牙合]病例进行矫治。结果:13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矫治效果。结论:在直丝弓矫治器中使用MEAW技术矫治错[牙合]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牙根发育中上皮根鞘细胞(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HERS)断裂后结局和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上皮根鞘在牙根发育特别是牙骨质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TUNEL( TdT- mediated - dUTP nick end labeling , TUNEL) 法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牙根发育中上皮根鞘细胞凋亡的情况.以细胞角蛋白14(cytokeratin 14)标记上皮根鞘细胞,追踪其断裂后结局.SP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上皮根鞘细胞的表达.结果:牙冠形成后,内外釉上皮结合增殖形成HERS,此时呈PCNA表达阳性;牙根发育开始后,HERS呈Bcl-2阴性表达,在少量牙本质基质形成处,上皮根鞘细胞开始呈TUNEL阳性表达,之后HERS断裂,在其外侧可见成牙骨质细胞的形成,断裂的HERS细胞部分转入牙周膜形成上皮剩余(the epithelial rest of Malassez),而细胞牙骨质形成中可见部分埋入细胞呈CK14阳性表达.结论: HERS细胞的凋亡可能会为成牙骨质细胞分化提供信号,部分HERS细胞可能参与牙骨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3.
单侧加载对髁突表面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法探讨下颌单侧加载时对髁突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利用所建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约束模型颞骨区上表面全部节点的自由度,限制下颌运动;约束后牙咬合面节点和垂直方向的自由度。分别观察单侧(右)第二磨牙区和双侧第二磨牙区加载时,两侧髁状突表面22个区域应力分布变化情况。结果:双侧加载时在髁突表面产生的负荷,左右侧分布对称;单侧加载时,两侧髁状突表面应力分布不对称:工作侧髁突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大于非工作侧,而非工作侧髁突表面的最大压应力大于工作侧,非工作侧所有区域的Von Mises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大于工作侧。结论:单侧加载可造成双侧髁突表面应力不对称改变,非工作侧髁突表面产生的负荷大于工作侧,提示临床下颌单侧受力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4.
牙周鲁菲尼小体的形态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鲁菲尼小体作为哺乳动物牙周膜中最主要的机械感受器,可以将咀嚼中牙齿所受到的机械感受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并参与形成牙周-嚼肌反射。在结构和形态上,牙周鲁菲尼小体以扩张的轴突终末和与之相结合的特殊雪旺细胞为特征。在生长过程中,牙周鲁菲尼小体的发育又与咀嚼形成密切相关。这些结构上的特征和变化,与其特定的功能相适应,所以,了解牙周鲁菲尼小体的结构,将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其功能,为进一步了解咀嚼相关的神经反射的形成和脑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5.
由于外伤原因摘除眼球后造成眶窝凹陷,采用义眼台植入和义眼修复是常规矫治方法[1].但对于合并大范围眶壁骨折者,即使眶内植入义眼台,配戴义眼后仍会出现上睑沟加深、眼窝凹陷、上睑退缩等畸形,即使加厚义眼也难以改善外观,被称为眶内容物缺失综合征[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通过一例眼球缺失伴眶壁骨折患者的病情分析、手术设计及疗效观察,对眼球缺失伴眶壁骨折患者眶壁重建的必要性、手术时机、手术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小型猪腮腺萎缩后混合唾液流率的变化以及对口腔主要致病菌的影响.方法 10只小型猪分成两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双侧腮腺注入甲紫致腺体萎缩,另5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萎缩后第12、24个月收集混合唾液并观察唾液流率的变化;同时检测小型猪龈下菌斑和混合唾液中口腔主要致病菌数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腮腺萎缩后第12个月混合唾液流率自(1.36±0.74)ml/min下降到(1.32±0.65)ml/min,第24个月唾液流率自(0.72±0.34)ml/min上升到(0.86±0.57)ml/min;龈下菌斑中的核梭杆菌、后牙龈下菌斑中厌氧菌总数、产黑菌数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第12个月前牙和第24个月后牙的龈下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有短暂升高,而需氧菌总数、乳酸菌和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变化.唾液中除变形链球菌和产黑菌在腮腺萎缩早期有轻度上升外,其余细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双侧腮腺萎缩后明显降低口腔中唾液总量,导致牙菌斑中的致龋菌和牙周致病菌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   
97.
目的:采用国产注射型自固化磷酸钙(CPC)与进口注射型氢氧化钙(Vitapex)作为根管充填材料,比较根尖周炎动物模型中CPC、Vitapex超填后,超填材料的吸收和根尖周组织的修复情况,为临床应用CP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条健康成年杂种犬上、下颌P2、P3、M1共36个实验牙(共计78个根管),随机分为CPC组、Vitapex组及空白对照组。应用CPC、Vitapex作为根管充填材料,在人为造成根尖周炎后进行根管充填并使其超充,定期X线摄片,观察比较两种糊剂的吸收、根尖周稀疏区的变化,以及根尖周组织的修复情况。结果:CPC组、Vitapex组超填材料均可吸收,根尖周稀疏区缩小,两组材料组织切片显示在根尖孔附近均有新骨形成。CPC组根管内材料出现吸收情况较Vitapex组严重。结论:CPC糊剂对根尖周组织无刺激,适量超填可促进根尖周骨缺损修复,超填材料可完全吸收,但同时根管内充填糊剂亦存在吸收,其机制、意义、解决办法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8.
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中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肿瘤干细胞学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单细胞体外培养法,了解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分裂、增殖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CC-2细胞表面CD44和CD24表达的差异性;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不同表型的ACC-2细胞后,以裸鼠成瘤试验了解不同表型ACC-2细胞的成瘤能力。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体外单细胞培养的ACC-2,仅有4.5%可持续分裂、增殖。CD44-和CD44 /CD24 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均无长期存活能力。不同表型的ACC-2动物成瘤试验结果显示,CD44 /CD24-亚群的ACC-2细胞最低成瘤接种细胞数显著低于常规ACC-2细胞,CD44-和CD44 /CD24 细胞则均无成瘤能力。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D44 /CD24-肿瘤细胞具有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结论:细胞表面抗原为CD44 CD24-的肿瘤细胞仅占ACC-2肿瘤细胞的极少部分,这些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ACC-2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成瘤能力源于CD44 / CD24-细胞亚群。未分离的ACC-2细胞与CD44 /CD24-ACC-2细胞在与细胞分化、凋亡、黏连、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基因上存在差异。提示ACC-2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而CD44 /CD24-是ACC-2肿瘤干细胞必须兼备的表面标志。  相似文献   
99.
雌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女性激素,在口腔黏膜和唾液腺存在雌激素受体表达。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引起口腔黏膜的变化,是多种口腔黏膜疾病的可能病因之一。本文就雌激素与口腔黏膜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口腔鳞癌血管生成中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8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CAM-1、TNF-α和CD31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VCAM-1和TNF-α在口腔鳞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VCAM-1和TNF-α同时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VCAM-1和TNF-α单一表达阳性的MVD值(P<0.05)。结论:VCAM-1和TNF-α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并可能在血管生成中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