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456篇
  免费   30015篇
  国内免费   17484篇
耳鼻咽喉   3169篇
儿科学   4966篇
妇产科学   1735篇
基础医学   17482篇
口腔科学   6134篇
临床医学   35488篇
内科学   24662篇
皮肤病学   3402篇
神经病学   6366篇
特种医学   12550篇
外科学   25149篇
综合类   85698篇
现状与发展   71篇
预防医学   34853篇
眼科学   3346篇
药学   37215篇
  506篇
中国医学   32047篇
肿瘤学   13116篇
  2024年   1151篇
  2023年   3839篇
  2022年   9837篇
  2021年   12191篇
  2020年   10526篇
  2019年   5501篇
  2018年   6193篇
  2017年   8551篇
  2016年   6516篇
  2015年   12003篇
  2014年   15281篇
  2013年   19737篇
  2012年   28259篇
  2011年   29834篇
  2010年   26908篇
  2009年   24234篇
  2008年   24804篇
  2007年   23617篇
  2006年   20774篇
  2005年   16143篇
  2004年   11244篇
  2003年   9078篇
  2002年   6813篇
  2001年   6411篇
  2000年   4599篇
  1999年   1669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5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低场强MRCP结合轴面T2WI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CP结合轴面T2WI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胆系结石患者的低强场(0.2T)MRCP,MRCP结合T2WI及US所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CP,MRCP结合T2WI及US对胆系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75.0%,95.9%,79.5%,MRCP结合T2WI对胆系结石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MRCP(χ2=7.31,P<0.01)和US(χ2=5.09,P<0.05)。结论在低场强MR扫描环境下,MRCP结合轴面T2WI可以提高胆系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骨髓CD3 4+ 细胞凋亡状况 ,探讨CAA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 -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纯化 39例CAA患者的骨髓CD3 4+ 细胞 ,用DNA末端原位标 (TUNEL)技术分析骨髓CD3 4+ 细胞原位凋亡状况。结果 CAA患者骨髓细胞的凋亡率为 (39.2 4± 12 .70 ) % ,健康对照组为 (8.5 0± 2 .30 ) %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凋亡细胞可见核染色质皱缩、凝聚 ,但未见到核碎裂现象及典型的凋亡小体。结论 CAA患者骨髓CD3 4+ 细胞的过度凋亡是其质或 /和量缺陷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方法:459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SAILS患者,在确诊后至15d内均拍摄胸部X线片。对病灶大小、肺的累及程度及形态特征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单发病灶156例,多发病灶303例,单侧肺受累201例,双侧受累258例。肺内病变的基本征象为:局限性或大片状高密度实变272例、磨玻璃样改变55例、表现为网格状和细微索条状的间质性改变62例,上述征象的混合存在70例。分布于肺野周边区域的磨玻璃样改变是既往未曾见到的征象。结论:SARS肺部X线表现为多种基本X线征象的单独或混合存在。分布于肺野周边区域的磨玻璃样病灶,是SAILS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自体平滑肌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用酶消化法从SD大鼠的输精管中分离、提取自体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移植组(n=12)将BrdU标记后的自体平滑肌细胞直接注射移植到左冠脉前降支结扎后2周形成的心肌梗死区瘢痕组织中;对照组(n=12)注射同等剂量的DMEM培养液.超声检查评估移植前和移植后4周的心功能状况.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心肌瘢痕组织中是否有植入的平滑肌细胞存活以及促血管新生的情况.结果:移植的自体平滑肌细胞能在心肌梗死区内存活并形成肌样组织.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明显减小[(0.78±0.16) vs (0.92±0.15) ml, 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47.6±7.2)% vs (29.3±6.1)%, P<0.01],心肌瘢痕组织血管新生明显[血管密度:(1.9±0.4)/(0.8 mm2) vs (0.4±0.2)/(0.8 mm2), P<0.01].结论:自体平滑肌细胞移植能防止心肌梗死后的心室腔扩大,促进梗死区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95.
64层螺旋CT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三联检查显示急性胸痛患者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患者进行64层MSCT回顾性心电门控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联合检查。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多种重组技术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评价成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果平均扫描时间(8.5±1.0)s,总对比剂用量100ml。肺动脉和主动脉增强后CT值均≥200HU者占95.7%(67/70);冠状动脉显影图像质量优的节段占85.8%(720/839),图像质量良的节段占8.6%(72/839),图像质量差的节段占5.6%(47/839)。共检出冠状动脉狭窄≥50%者20例,肺动脉栓塞2例,主动脉夹层2例。结论64层MSCT三联检查能够在8s左右1次扫描完成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检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内发现蠊缨滴虫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内检到蠊缨滴虫。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憋和咳嗽。CT确诊为右下肺炎。用抗生素头孢哌酮2 g和左旋氧氟沙星0.2 g静脉滴注bid治疗无效,止咳化痰中药汤剂也不起作用。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并在患者咯出的痰内检到蠊缨滴虫。停用抗生素和中药,改用甲硝唑500 mg静脉滴注bid,5 d后患者治愈。  相似文献   
997.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剖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分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填充物被迫取出者的症状体征和局部病理变化。方法 从2000年1月~2001年12月,我们对15例在外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充填者行充填物取除术。对不良反应的主要症状、体征和切除物的病理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主要症状体征中:无美容效果占33.33%,继发畸形占20.00%,局部疼痛占60.00%,局部不适占13.33%,局部硬结占80.00%,局部红肿占6.67%。切除组织的主要病理改变:包膜形成占53.33%,异物巨细胞反应占60.00%,肉芽肿占20.00%。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入体内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对其临床应用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998.
劈裂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劈裂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劈裂技术治疗白内障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462例(516眼)。参数设定:能量50%~70%,负压150~l80mmHg(1mmHg=0.133kPa),流量24ml/min。结果:超声平均时间1.3min,最短0.4min,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占69%,≥1.0者21%。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78%,≥1.0者25%。术中后囊破裂14只限。术后角膜轻度水肿59只眼,1周内消退。结论:劈裂技术具有使用能量低、超声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机械性碎核方法。  相似文献   
999.
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rnal tumors,PNET)的MRI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成人颅内PNET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 肿瘤多位于大脑半球和小脑蚓部,浸润性生长,瘤组织由低分化的小细胞构成,形态上可向多种细胞过渡。(2)MRI上肿瘤较大,4例呈浅分叶状,边界较清楚,瘤周水肿轻微;平扫呈不均匀较低T1、等或高T2信号,内部常伴有囊变和坏死区、可有出血和钙化;增强扫描6例肿瘤有明显的不均一强化;2例发生颅内转移,1例术后发生腰椎转移。结论 成人颅内PNE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I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