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933篇 |
免费 | 5552篇 |
国内免费 | 299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94篇 |
儿科学 | 1095篇 |
妇产科学 | 439篇 |
基础医学 | 3648篇 |
口腔科学 | 1397篇 |
临床医学 | 7574篇 |
内科学 | 5126篇 |
皮肤病学 | 799篇 |
神经病学 | 1327篇 |
特种医学 | 171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249篇 |
综合类 | 17148篇 |
现状与发展 | 12篇 |
预防医学 | 7804篇 |
眼科学 | 653篇 |
药学 | 7973篇 |
72篇 | |
中国医学 | 6262篇 |
肿瘤学 | 25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1篇 |
2023年 | 786篇 |
2022年 | 1914篇 |
2021年 | 2389篇 |
2020年 | 2177篇 |
2019年 | 1045篇 |
2018年 | 1150篇 |
2017年 | 1658篇 |
2016年 | 1207篇 |
2015年 | 2261篇 |
2014年 | 3160篇 |
2013年 | 3947篇 |
2012年 | 5806篇 |
2011年 | 6014篇 |
2010年 | 5631篇 |
2009年 | 4971篇 |
2008年 | 4895篇 |
2007年 | 4729篇 |
2006年 | 4321篇 |
2005年 | 3463篇 |
2004年 | 2385篇 |
2003年 | 1960篇 |
2002年 | 1500篇 |
2001年 | 1418篇 |
2000年 | 1073篇 |
1999年 | 406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9篇 |
1982年 | 11篇 |
1965年 | 16篇 |
1963年 | 9篇 |
1962年 | 10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28篇 |
1957年 | 20篇 |
1956年 | 14篇 |
1955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热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热化疗处理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荷瘤鼠淋巴细胞转化指数(LTI)及IL-2、TNF-α水平,MTT法检测口腔癌患者IL-2、TNF-α水平,并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CD4+、CD8+ 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高温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组(HP组)荷瘤鼠LTI、IL-2和TNF-α活性与正常对照组(N组)荷瘤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高于平阳霉素治疗组(P组)及不治疗组(NT组)(P<0.01)。临床实验中热化疗后口腔癌患者LTI、CD4+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明显提高,IL-2和TNF-α活性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荷瘤宿主的LTI及IL-2和TNF-α活性水平在热化疗后明显升高,IL-2和T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nHA/BG)涂层与Bio-Oss骨粉在种植体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选取6只Beagle犬,拔除两侧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预备种植窝,同时颊侧制造裂隙状骨缺损(2.25 mm×3 mm×4 mm)。按照分组植入种植体和骨粉,A组为nHA/BG+Bio-Oss,B组为nHA/BG+血凝块愈合,C组为微米级HA+Bio-Oss。术后2周、处死前2周和3 d分别进行四环素、钙黄绿素和茜素红荧光标记。术后8周和16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骨-种植体结合率(BIC)在8周时分别为30%、18%、21%,16周时分别为61%、53%、46%;缺损区新骨面积(RA)在8周时分别为(2.1±0.6)mm3、(1.4±1.0)mm3、(0.6±0.1)mm3,16周时分别为(4.2±0.7)mm3、(2.2±1.2)mm3、(1.2±0.6)mm3。各组8周与16周的BIC和RA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8周时,A、C 2组的BIC和RA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16周时,A、B 2组的RA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种植体周围2.25 mm骨缺损区,nHA/BG涂层能促进种植体-Bio-Oss替代骨-骨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在含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的细胞培养基条件下,研究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以血纤维蛋白凝块或脂肪组织为支架,构建三维组织模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吉姆萨(Giemsa)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血纤维蛋白凝块或脂肪组织支架上生长情况。结果: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血纤维蛋白凝块和脂肪组织支架上均生长良好,细胞间无排斥现象,部分细胞间建立了细胞桥连接。结论:血纤维蛋白凝块和脂肪组织支架对两种细胞都表现出无免疫原性和很好的组织相溶性,细胞间不仅能够共存,而且还存在着细胞交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第二磨牙近中倾斜30°或45°时,用栓道附着体义齿或套筒冠义齿2种冠外固位体(extra-coronal retainer,ECR)义齿修复的基牙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和Mimics、Freeform、ANSYS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第二磨牙近中倾斜30°或45°及ECR义齿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加载并计算分析基牙牙周组织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30°、45°模型,修复前第二前磨牙Von Mises应力分别是2.80 MPa、3.47 MPa,栓道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分别是19.26 MPa、25.18 MPa,套筒冠义齿修复后分别是19.47 MPa、24.48 MPa,ECR义齿修复后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组织应力明显增大;修复前第二磨牙Von Mises应力分别是20.45 MPa、20.50 MPa,栓道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分别是15.02 MPa、11.84 MPa,套筒冠义齿修复后分别是18.04 MPa、12.18 MPa,ECR义齿修复后下颌第二磨牙牙周组织应力明显减小。结论栓道附着体义齿和套筒冠义齿均能改善倾斜基牙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当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角度过大或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状况欠佳时,应该考虑增加近中端基牙数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利用薄片推出实验比较硅烷偶联剂和三种树脂粘接剂对纤维桩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60颗因牙周病等原因拔除的上颌单根前牙,根管治疗后行纤维桩修复的桩道预备.随机分为5组,每组12颗牙.分别采用下列粘接剂粘接Matchpost纤维桩:A组:Paracore粘接剂+偶联剂;B组:Paracore粘接剂;C组:Panavia F粘接剂+偶联剂;D组:Panavia F粘接剂;E组:Multilink N粘接剂+偶联剂.纤维桩粘接后,在牙根中部横向切割1.0mm层厚切片2个,在Zwick Z100材料试验机上行薄片推出试验(Push-Out Bond Test),记录失败载荷,计算剪切粘接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失败类型.结果采用SPSS 11.5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五组样本的剪切粘接强度(MPa)分别为A组:14.69±2.76;B组:9.46±3.11;C组:13.12±3.10;D组:10.40±3.30;E组:13.86±3.81,方差分析提示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采用偶联剂处理时,Paracore粘接剂和Panavia F粘接剂与纤维桩间的剪切粘接强度均高于未用偶联剂处理者(P <0.05).采用偶联剂处理时,三种树脂粘接剂与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五组粘接失败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纤维桩表面者,出现纤维桩-粘接剂界面失败者增多.结论:在树脂粘接前,玻璃纤维桩表面氢氟酸酸蚀后,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可显著提高纤维桩与树脂粘接剂间的剪切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997.
神经毒性是许多药物或化合物常见的毒副作用。在新药研发早期要进行神经毒性筛选。对于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系统的小分子药物或疫苗类的生物制品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要进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神经毒性评价。毒性病理学或神经病理学评价是临床前药物神经毒性评价的金标准。针对影响药物毒性神经病理学评价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神经病理学评价的一般策略、最佳的评价时机、特殊的神经组织屏障系统、神经组织病理制片中的取材方法以及人工假象对神经病理学诊断的干扰,进行详细的解析,以期为我国神经毒性评价指导原则的制定和药物非临床神经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从HPLC指纹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出膏率、密度及pH值方面,多维度评价传统瓦锅煎煮与现代机器煎煮所得小柴胡汤的质量。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瓦锅煎煮法、机器常压一煎法和机器常压两煎法制备汤液。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05 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柱温为30 ℃,流速为1.0 mL·min-1,检测的指标性成分有甘草苷、甘草酸铵、黄芩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结果:3种方法制备的小柴胡汤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99%;机器两煎法中甘草苷、柴胡皂苷d的含量高于瓦锅煎煮(P<0.05),其余成分的含量、出膏率、密度与瓦锅煎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器一煎法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柴胡皂苷a的含量低于瓦锅煎煮(P<0.05),其余成分的含量与瓦锅煎煮无统计学差异,机器一煎的出膏率和密度虽低于瓦锅煎煮,但均达到了瓦锅煎煮的90%以上。结论:小柴胡汤现代机器煎煮与传统瓦锅煎煮的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建立双鱼颗粒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及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Agilent DB-1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25∶1;进样口温度为230℃;以氮气为载气,体积流量0.6 mL/min;FID检测器温度为250℃;程序升温。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分离度和重复性良好,确定12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在0.95以上;采用GC/MS对色谱峰进行定性分析,其中7个成分经对照品比对,分别为桉油精(峰2)、樟脑(峰3)、薄荷酮(峰4)、龙脑(峰5)、薄荷脑(峰6)、(+)-胡薄荷酮(峰9)、甲基正壬酮(峰10),其中1、10、11、12号峰主要来自于鱼腥草,2、5号峰主要来自于艾叶和薄荷,3号峰主要来自于艾叶,4、6、8、9号峰主要来自于薄荷,7号峰主要来自于艾叶、薄荷和鱼腥草。并对其中桉油精、薄荷脑进行定量分析,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9%和98.2%,RSD分别为2.1%和2.3%。10批次样品中桉油精为0.17~0.23mg/g,薄荷脑为0.45~0.67mg/g。结论建立的双鱼颗粒指纹图谱和2个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有效评价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