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113篇
  免费   44952篇
  国内免费   21546篇
耳鼻咽喉   3934篇
儿科学   6550篇
妇产科学   2330篇
基础医学   25140篇
口腔科学   7370篇
临床医学   48608篇
内科学   33160篇
皮肤病学   4813篇
神经病学   7590篇
特种医学   15601篇
外科学   33975篇
综合类   116512篇
现状与发展   93篇
预防医学   48477篇
眼科学   4773篇
药学   50537篇
  669篇
中国医学   44961篇
肿瘤学   17518篇
  2025年   57篇
  2024年   6132篇
  2023年   6913篇
  2022年   13977篇
  2021年   17093篇
  2020年   15264篇
  2019年   8398篇
  2018年   8292篇
  2017年   11574篇
  2016年   8613篇
  2015年   15930篇
  2014年   20385篇
  2013年   25982篇
  2012年   37218篇
  2011年   39867篇
  2010年   36094篇
  2009年   31624篇
  2008年   32433篇
  2007年   31205篇
  2006年   27325篇
  2005年   21421篇
  2004年   15130篇
  2003年   12167篇
  2002年   9260篇
  2001年   8407篇
  2000年   6288篇
  1999年   2248篇
  1998年   505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1篇
  1965年   16篇
  1959年   27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骨移植牙种植体同期植入后骨整合的效果。方法:恒河猴6只随机分三组分别行血管吻合骨移植(Vascularized Bone Graft,VBG)牙种植体同期植入;游离骨移植(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NVBG)牙种植体同期植入,拔牙后三个月植入牙种植体,切取标本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VBG组:术后12周移植骨与种植体之间部分为骨性结合界面,16周呈完整的骨性结合,NVBG组:术后12周其界面为纤维结缔组织,少量骨少梁,24周大部分为骨性结合界面,呈完整的骨性结合。结论:VBG或NVBG牙种植体同期植入均能形成骨性整合,但NVBG组形成较晚,临床应用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正畸病人后牙段腭弓形态的规律,为临床预成腭杠的制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60例正畸病人,按牙齿萌出情况(牙龄)分为3组,灌取上颌模型,测量第一磨牙区腭弓的高度、宽度和弧长,统计分析.结果:恒牙列组后牙段腭弓高度、宽度及弧长测量值最大,替牙组最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列由替牙列向恒牙列的发育过程中,腭弓也在发育,其趋势是高度,宽度和弧长的不断增加,尤其以替牙列向恒牙期过度时,此变化最为明显(P<0.01).临床使用腭杠时需注意腭部的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后牙锁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13例后牙锁患者的矫治方法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病例解除锁治疗时间平均为4.2个月,治疗后均可建立广泛的咬合接触关系。结论所采用的4种矫治后牙锁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后牙的垂直向高度,有效解除锁。  相似文献   
84.
该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口腔七年制正畸学教学的现状,然后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又适应七年制学员特点的教学方案.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案能够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帮助学员更好的理解正畸理论知识,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术后效果。方法分析8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一年的面部石膏模型唇部指标,同时比较这8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后一年的唇部指标与相似年龄的45例单纯不完全性腭裂患儿的唇部指标。结果在术后即刻虽然健患侧唇高、健患侧唇宽的差值减小,但其健患侧仍不协调。术后一年,健患侧唇高和健患侧唇宽都达到协调。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唇高在术后一年恢复到正常值,而唇宽在一年后无论是健侧还是患侧,仍然低于正常值。结论采用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唇部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模拟临床治疗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的方法,分析Bolton全牙比,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50副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模型,测量牙量,模拟7种治疗方法分别计算全牙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得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的全牙比明显小于国人正常值,在七种模拟设计方案中,拔除上颌两个双尖牙、拔除上颌两个双尖牙一个下切牙及不拔牙后全牙比之间均有统计差异。结论:在治疗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的设计方案中,拔除上颌两个双尖牙一个下切牙后,全牙比相对更接近正常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我国骨性二类错患者的病因机制是以上颌前突为主,还是下颌后缩为主,根据其病因机制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以ANB角大于5°作为判定标准,随机选取56例骨性二类错患者为研究样本,以SNA、SNB为分析指标,分析上、下颌在矢状方向上的突、凹程度代表的结构特征,以分析骨性二类错形成的病因机制。结果:所研究的骨性二类错患者中92.9%的患者不存在上颌前突病因机制,67.9%的患者存在下颌后缩病因机制,而且这种上、下颌骨病因机制方面的差异性是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我国骨性二类错患者是以下颌后缩为主要机制的,提示要注重对于这种骨性二类错患者的早期下颌前移矫治,而在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已过的患者,要注意使用能代偿这种下颌后缩骨性机制的矫治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8.
89.
90.
灾难事件正对有限的医疗公共卫生资源提出严峻挑战,并日益对其提出更多的要求。在应对各种灾难或其他突发事件时,牙科医生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改变,他们将在更大范围发挥更多的作用。笔者参考大量国外文献向大家介绍在大规模灾难事件中,牙科医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提供救灾服务,同时强调有计划地教育培训牙科医生在灾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牙科医生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形成一套完整的紧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