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5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628篇
口腔科学   172篇
临床医学   1253篇
内科学   875篇
皮肤病学   213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313篇
外科学   683篇
综合类   273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262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1198篇
  8篇
中国医学   1112篇
肿瘤学   30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937篇
  2011年   1027篇
  2010年   997篇
  2009年   831篇
  2008年   792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671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定植及其分娩早产儿的GBS感染状况,评估早产儿GBS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分娩的859例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集孕妇阴道下段1/3和直肠拭子行GBS培养,其中515例行实时PCR GBS DNA检测。采集所纳入孕妇分娩的早产儿的口咽分泌物、胃液或血液进行GBS培养。取孕妇外周血及其分娩的早产儿脐血测定抗GBS荚膜多糖抗体水平。调查早产儿GBS感染情况和影响定植的围产因素。结果 859例孕妇阴道、直肠GBS培养阳性率为14.8%(127/859)。515例GBS DNA检测的阳性率为15.1%(78/515)。859例孕妇共分娩活产早产儿976例,其中43例(4.4%)GBS培养阳性;4例发生早发型GBS疾病,其中2例肺炎,2例早发型GBS败血症。127例GBS阳性孕妇分娩的127例早产儿中,34~<37周早产儿组GBS阳性率明显低于<34周早产儿组(P=0.013),抗GBS荚膜多糖抗体水平明显高于<34周早产儿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18 h和绒毛膜羊膜炎是早产儿GBS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OR=6.556、6.160,均P < 0.05)。结论早产儿GBS阳性率及抗GBS荚膜多糖抗体水平与胎龄相关。胎膜早破>18 h和绒毛膜羊膜炎可增加早产儿GBS定植的风险。  相似文献   
82.
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活检标本能够全面地了解骨髓病态特点,弥补骨髓涂片的不足.随着许多抗体能在石蜡切片上标记,加上抗原修复方法的改进,免疫组织化学已广泛应用于骨髓活检标本.这些特异性抗体不仅能确认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而且对确定骨髓中的微小浸润病灶极为重要,对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及预后的判断有着积极的意义.该文就可作为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活检免疫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皮肌炎的疗效。方法1例3岁皮肌炎患儿接受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磷酰胺(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后,通过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CD34+细胞,预处理选用CTX、兔抗人T淋巴免疫球蛋白(ATG)和马法兰(MeL)。0天回输CD34^+细胞数9.45×10^6/kg。观察症状体征变化、造血重建及免疫恢复情况。结果动员获得单核细胞数为1.04×10^7/kg,经纯化获得CD34^+细胞占94%,CD34^+细胞回收率达67%,去除3个对数级CD3^+。+9d粒系植入,+14d巨核系植入。+19d皮损恢复正常,四肢肌力由移植前Ⅱ级或Ⅲ级转为Ⅳ级。+180d免疫恢复,+210d肌力恢复Ⅴ级。结论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小儿皮肌炎,可选择CD34^+纯化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84.
赖战峰  沈寒蕾  谭晓丹  张峥嵘 《临床荟萃》2007,22(19):1386-1388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使用双胍类和磺脲类联合治疗12周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48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hs-CRP的水平,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25.62±2.92)vs(25.09±2.98),腰围(85.73±8.66)cm vs(84.75±8.72)cm,FBG(7.92±1.43)mmol/L vs(5.96±1.31)mmol/L,总胆固醇(5.63±1.08)mmol/L vs(4.98±0.79)mmol/L,甘油三酯(2.19±2.09)mmol/L vs(1.58±0.9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9±1.17)mmol/L vs(2.91±0.59)mmol/L,hs-CRP(1.66±0.93)mg/L vs(1.20±0.86)mg/L,HbA1c(7.29±1.26)%vs(6.79±0.96)%;上述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体质量和腰围控制的同时hs-CRP水平降低,hs-CRP可作为临床医生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时疗效观察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和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对小鼠皮肤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脉宽为3 ms、50 ms)和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脉宽5 ns)对小鼠背部脱毛后的皮肤进行照射,共照射4次,每次间隔1周.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皮肤弹性、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真皮内胶原增生情况以及红斑指数和经表皮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从首次照射后第3或4周至第7周,各实验组的皮肤弹性都明显好于对照组;首次照射7周后各组实验侧的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和真皮内胶原厚度都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但各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苦味酸一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检查显示各组增生的胶原主要为I型胶原.首次激光照射后即刻,各实验组的经表皮失水量及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实验组的红斑指数都较其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并于1周内恢复.结论: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可以取得与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对皮肤相似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索符合临床要求的烤瓷镍铬合金最佳镀金工艺参数。方法:根据不同参数组合将试件分为8组,每组8片,其中6片用显微观测划痕法测量镀金层的临界载荷,并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截面的质地和厚度,剩余2片用牙刷磨耗试验法测试镀金层的耐磨性能。综合评价后得出符合临床要求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镀金层的临界载荷随镀金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镀金电压为0.9V时随着镀金时间的增加,镀金层致密性明显增加而厚度增加不明显,镀金电压为1.0V时随着镀金时间的增加镀金层的致密性和厚度均有明显增加;参数为1.0V360s时镀金层耐磨性能最佳。结论:1.0V360s是符合临床要求的烤瓷镍铬合金镀金技术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7.
目的:为了研究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皮损Th2型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CR4在AD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1例AD患者皮损内和18例健康对照者正常皮肤中CCR4的表达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CR4mRNA的表达与AD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D患者皮损内CCR4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1);AD患者皮损内CCR4mRNA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0.9059,P<0.0001)。结论: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CR4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过程,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行HSCT的9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910例患者中,111例在移植后100 d内确诊血流感染,98例的血流感染发生在粒细胞缺乏(粒缺)期。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处理方案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粒缺持续时间长、单个核细胞(MNC)输注量低是HSCT后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离出的121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G-)菌76株(62.8%),革兰氏阳性(G+)菌40株(33.1%),真菌5株(4.1%)。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4.3%、7.7%和66.7%。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分别为97.5%、100%和100%。血流感染患者HSCT后100 d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血流感染患者(P<0.001)。结论:预处理方案含ATG、粒缺持续时间长、MNC输注量低是HSCT后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后血流感染病原菌以...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者117例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茵栀黄口服液组)、B组(蓝光照射治疗组)及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均为39例,观察1周后各组患儿的胆红素降低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自第2天至1周后其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总体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茵栀黄口服液组及蓝光照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组的胆红素水平稍低于茵栀黄口服液组,两组间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较好,相关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在中药吸收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Caco-2细胞模型并探讨其在中药吸收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点、测定跨细胞膜电阻和荧光黄通透量等指标,对Caco-2细胞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各项指标的测定值符合要求,本实验建立的Caco-2细胞模型的完整性、紧密性和通透性良好。结论建立的Caco-2细胞模型可用于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转运的吸收机制;高灵敏度分析仪器可以促进Caco-2细胞模型在中药化学成分吸收研究中最大限度的应用;通过两个或多个中药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阐明中药配伍和中药复方应用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