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66篇 |
免费 | 884篇 |
国内免费 | 4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9篇 |
儿科学 | 144篇 |
妇产科学 | 39篇 |
基础医学 | 628篇 |
口腔科学 | 172篇 |
临床医学 | 1253篇 |
内科学 | 875篇 |
皮肤病学 | 213篇 |
神经病学 | 99篇 |
特种医学 | 313篇 |
外科学 | 683篇 |
综合类 | 2735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1262篇 |
眼科学 | 76篇 |
药学 | 1198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1117篇 |
肿瘤学 | 3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293篇 |
2021年 | 377篇 |
2020年 | 305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258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354篇 |
2014年 | 506篇 |
2013年 | 638篇 |
2012年 | 937篇 |
2011年 | 1027篇 |
2010年 | 997篇 |
2009年 | 831篇 |
2008年 | 792篇 |
2007年 | 704篇 |
2006年 | 671篇 |
2005年 | 519篇 |
2004年 | 388篇 |
2003年 | 242篇 |
2002年 | 205篇 |
2001年 | 184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结核28例,男17例,女11例。其中17例合并神经损伤,根据Frankel分级,B级6例,C级5例,D级6例。全程督导抗结核治疗,术后观察结核中毒症状和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对植骨融合和腰椎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39~85个月,平均57个月。术后结核症状逐渐得到控制,胸腰痛缓解。17例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术前6例B级患者,3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5例C级和6例D级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腰椎功能按JOA疗效评定方法 ,术后3、6个月及1、3、5年的JOA优良率分别为67.86%、82.14%、85.71%、89.29%和91.30%;术后6个月、1年优良率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年与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与术后3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h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对邻近节段退变情况进行评价,术后3年退变率为53.57%(15/28),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术后获得5年随访,退变率为86.96%(20/23),与术前及术后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腰椎功能和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期随访发现术后邻近节段出现较高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72.
乳腺导管内癌及伴微浸润的病理和临床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导管内癌(ductalcarcinomainsitu ,DCIS)及伴微浸润(DCISwithmicroinvasion ,DCIS MI)患者的病理与临床特征。方法 对1999年6月至2 0 0 3年6月收治的4 1例DCIS及Ⅰ、Ⅱ型DCIS MI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DCIS及Ⅰ、Ⅱ型DCIS MI的病理学特点不同;首发症状中,9 76 %的患者仅表现为乳腺摄影钙化灶(5 0 %为DCIS) ;乳腺摄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0 % ,Ⅱ型DCIS MI乳腺摄影表现为肿块和腺体紊乱的比例为33 3% ,高于DCIS和Ⅰ型DCIS MI;5 7%的患者表现为乳头溢液,乳管内视镜诊断符合率为95 6 5 % ;局部复发2例,均为Ⅱ型DCIS MI患者。结论 DCIS与Ⅰ型、Ⅱ型DCIS MI病理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因而预后也不同。 相似文献
73.
74.
肝癌患者RFA治疗前后血清中TNF和AFP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经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 (RFA)治疗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甲胎蛋白 (AFP)的变化及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以监测RFA治疗PHC的疗效。方法 检测 1 1 2例PHC患者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和AFP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 2 0例比较,分析其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PHC患者治疗前血清TNF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 1周,血清TNF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而AFP下降明显 (P< 0. 0 1 );治疗后 2周,血清TNF下降明显 (P< 0. 0 1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 0. 0 1 ),AFP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血清TNF与AFP水平变化无相关性 (r= 0. 1 9 5, P>0. 0 5 )。RFA治疗PHC近期效果明显。结论 原发性肝癌RFA治疗后血清中TNF及AFP水平下降,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并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5.
术后应用肠外营养对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方法24例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PN组(n=12)和rhGH+PN组(n=12)。术前、术后1d和术后6d测肝功能、血糖、AFP、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清GH、IGF-1、IGFBP-3,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术后6d肝穿刺组织)ALBmRNA、IGF-1mRNA、IGFBP-3mRNA的表达,肝组织行Ki67免疫组织化染色。同时选12例因胆石症或肝血管瘤行手术的病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GH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IGF-1、IGFBP-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术后6d,rhGH+PN组血糖、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GH、IGF-1、IGFBP-3水平、肝ALBmRNA、IGF—1mRNA、IGFBP-3mRNA表达水平、肝Ki67指数均高于PN组。血清GH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血清AST、ALT、TBIL呈负相关,与血清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呈正相关。结论rhGH+PN有利于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术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的恢复,检测血清IGF-1、IGFBP-3水平有助于了解短期营养支持的效果和选择营养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治疗的2 591例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 265例,女1 326例;年龄25~82(51.5±15.6)岁。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8)和未感染组(n=2 573),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有无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术前1个月内是否进行局部封闭、手术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有内固定置入等,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 59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8例,感染率为0.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内固定置入是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14.227)、年龄≥65岁(OR=34.313)、手术时间≥2h(OR=15.616)、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4...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利用RNAi技术沉默LNCAP细胞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表达并检测表达情况,检测沉默PSMA后LNCAP细胞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情况,以及LNCAP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 培养LNCAP细胞,分为si-PSMA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siRNA)组,抑制剂LY294002组和LY294002+si-PSMA组,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PSMA后LNCAP细胞中P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穿透实验检测LNCA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改变,通过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β-cadherin、vimentin,snail等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p-Akt(ser47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PSMA组P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迁移及侵袭细胞增多(P<0.01),LY294002组细胞迁移及侵袭下调(P<0.05),... 相似文献
78.
的 探讨烧伤整形治疗中采用负压吸引植皮术和加压包扎植皮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
4月-2023年4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烧伤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加压包扎植皮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负压吸引植皮术治疗,比较两组整形治疗
效果、皮肤组织恢复情况、创面感染情况、整形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整形治疗总
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增生程度与组织柔软
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观察组整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吸引植皮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效果确切,
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降低创面感染发生几率,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索血浆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作为军事应激负荷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海军某部执行长远航任务6个月后官兵血浆中的HSP70水平的变化,采用应激评定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调研其应激负荷及健康状态。结果与未执行任务组相比,执行长远航任务官兵血浆HSP70水平升高31.40%,思维和焦虑水平、负性情绪、躯体症状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血浆HSP70水平的升高与应激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结论血浆HSP70水平可作为军事应激负荷评价的重要指标,为军事应激损伤预警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凝血酶原注射治疗肢体假性动脉瘤(PS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6例下肢动脉PSA患者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凝血酶原注射治疗,记录瘤腔大小、瘤颈宽度及长度、压迫次数、压迫时间及凝血酶原注射剂量。结果 16例PSA患者共20个瘤囊,其中13例为1个瘤囊,2例为2个瘤囊,1例为3个瘤囊。瘤腔最大径线值为41.1±11.9mm,瘤颈宽度1.9±0.5mm,瘤颈长度4.4±2.3mm,治疗压迫时间6.0±2.0min,压迫次数为1.2±0.4次,凝血酶原注射量411.5±118.8U。一次注射治疗成功率100%(16/16),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凝血酶原注射治疗远端肢体PSA安全有效,瘤腔大小及瘤颈长度为影响治疗的重要因素,再次及时压迫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