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05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35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241篇
综合类   26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206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38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2篇
  1974年   9篇
  1972年   10篇
  1971年   7篇
  1968年   9篇
  196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图像定量分析系统,观察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4h后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给氧6h、12h后ICAM-1和VCAM一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血府逐瘀口服液能显著降低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血府逐瘀口服液可通过降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ICAM-1和VCAM-1表达,减少白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炎性反应对心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9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肺癌血管新生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促进肺癌血管新生的机制,探讨肺癌治疗的新策略。方法:共收集49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1(Flt1)受体2(KDR)在肺癌组织不同细胞成份中的表达程度。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不同血管密度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1)VEGF,Flt1和KDR在肿瘤细胞,基质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均有表达。(2)肺癌组织MVD与肿瘤TNM分期,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关联不明显,但微血管高密度组患者生存时间短,预后差(P<0.05)。而Flt1和KDR在血管高密度组的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低密度组(P<0.01)。(4)肿瘤细胞与基质成纤维细胞VEGF的表达程度有密切关联并且具有良好的一到场生。(5)肿瘤细胞VEGF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KDR的表达均具有一致性,而与Flt1的表达却不具有一致性。结论:(1)肺癌组织MVD不受或较少受其它临床因素干扰,是肺中层得评估疗效,推测预后的一个独立和良好的指标。(2)VEGF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不单取决于其自身,还必须通过受体Flt1和KDR的介导才能实现,VEGF及其受体是抗肿瘤治疗良好的新靶点。(3)肿瘤细胞和基质成纤维细胞可能都分泌VEGF。(4)VEGF通过受体介导的机制均包含旁分泌和自分泌,但两种受体的重要性不同,KDR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ERK在ALR抑制免疫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时ERK的影响,以探明ALR免疫抑制相关机理。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单核细胞,用ConA 5μg/ml刺激细胞增殖,选定最佳研究时间;观察不同剂量ALR抑制功能,选用最佳抑制剂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ALR抑制细胞增殖时ERK的磷酸化改变。结果 ConA刺激细胞增殖最佳时间是60 h,ALR能抑制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30μg/ml ALR抑制效果最显著;ALR对单核细胞无直接增殖作用。ConA能引起ERK含量和磷酸化明显增加,ALR则抑制ConA对ERK的刺激,以抑制ERK2最明显。结论 ALR可能通ERK的含量和抑制ERK2的磷酸化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B27和血清多项免疫指标检测对强直性脊梓炎(AS)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2例疑似A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HLA-B27表达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对AS作出诊断;对其中37例男性病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 52例疑似AS患者共检测出 HLA-B27+13例(男性12例,女性1例),确诊AS患者12人(男性患者11人,女性1人),包括男性HLA-B27+AS患者9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58岁),男性HLA-B27-AS 2例(分别为20岁和78岁),女性HLA-B27-AS 1例为(9岁),男性AS确诊患者的HLA-B27阳性率为82%.除补体C3外,男性AS组IgG、IgA、IgM、C4及CRP均较男性非AS组高(P<0.05).结论 AS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明显活跃,HLA-B27检测有助于临床资料疑似病例的AS诊断.  相似文献   
95.
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 研究FLT3基因的内部串联重复 (internaltandemduplication ,ITD)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方法分析 14 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2 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2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 (AHL)、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和 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CML BC)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LT3基因外显子 14和 15中ITD突变 ,分析FLT3 ITD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  14 3例AML患者中 37例 (2 5 .9% )FLT3 ITD阳性 ,其中 5 3例M2 中 10例、4 0例M3 中 15例、2 0例M4中 4例、2 3例M5中 8例。在 2 5例ALL、2例AHL、17例MDS和 7例CML BC患者中未检测到FLT3 ITD突变。对其中 5例特征性突变测序结果显示 ,ITD位于外显子 14 ,长度为 2 1~ 6 0bp ,3例为单纯串联重复 ,2例同时出现插入序列 ,均未改变FLT3阅读框架。临床研究表明 ,FLT3 ITD突变在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中占有较高比例 (P <0 .0 5 ) ,FLT3 ITD阳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 (P <0 .0 5 ) ,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 (P <0 .0 5 )。结论 FLT3 ITD突变多见于M3 、M5患者 ,为框内突变 (Inframemutation)。FLT3 ITD阳性的A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高 ,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低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建立纤溶酶 α2 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的检测方法。方法 从血浆中纯化PAP作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 (单抗 ) ,建立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并对该法进行评价。结果 获取了特异针对PAP新抗原的单抗LW 3C10 ,和针对PAP及纤溶酶原 (Plg)的单抗LW 2B9。对PAP的亲和常数分别为 4 6 9× 10 10 mol/L、5 6 2× 10 9mol/L。以它们建立的夹心ELISA检测PAP在 0~ 15 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 ,批内、批间CV分别为 4 0 %~ 5 2 %、11 2 %~ 13 6 % ,回收率为 85%~ 10 5 % ,加入α2 抗纤溶酶 (α2 AP)及纤溶酶 α2 巨球蛋白复合物 (P α2 M)不干扰测定 ,与美国ADI公司PAP试剂盒相关良好 (r=0 96 2 9)。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肝病组、健康老年人组的血浆PA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该法可用于评估纤溶系统激活。  相似文献   
97.
背景:目前用于牙科修复体制作的钛合金特别是纯钛因其表面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尤其在固定义齿修复时与天然牙不匹配,限制了其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目的:探索新型口腔修复用钛锆铌锡合金的耐磨损性能.方法:使用MMV-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以天然牙釉质为对照,滑石瓷为对磨物,在人工唾液,37℃试验工况下,对口腔修复用Ti-Zr-Nb-Sn、纯钛(TA2)进行二体摩擦磨损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磨损形貌,X射线衍射能谱仪分析磨屑成分,显微硬度仪测试表面硬度,电子天平得出磨损量.结果与结论:Ti-Zr-Nb-Sn合金、天然牙釉质的磨损体积量、显微硬度>纯钛(TA2)(P<0.05).Ti-Zr-Nb-Sn合金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纯钛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同时伴有磨粒磨损;牙釉质磨损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磨屑成分分析Ti-Zr-Nb-Sn合金磨屑元素成分为Ti、Zr、Sn元素,未见Nb元素;纯钛磨损后磨屑成分主要为Ti元素.结果表明Ti-Zr-Nb-Sn合金较纯钛(TA2)具有更好耐磨损性性能,可以初步认为Ti-Zr-Nb-Sn合金是一种理想口腔修复用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凝血酶受体激活肽TP508和α-凝血酶对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Lu13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以了解其促进创面愈合的部分机制. 方法在体外培养融合的Lu13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凝血酶和TP508,置培养箱培养一定时间后,收集上清液离心,采用ELISA法测定TGF-β1、TGF-β2和VEGF的含量. 结果α-凝血酶能显著促进Lu13释放TGF-β1;单纯TP508使Lu13释放TGF-β1显著减少(P<0.01),与小剂量凝血酶复合应用,对Lu13释放TGF-β1有一定协同作用.经凝血酶处理后,Lu13 释放TGF-β2也显著增高(P<0.05).在较大剂量(100 μg/ml)时,TP508对Lu13释放TGF-β2呈轻度抑制作用(P>0.05).经凝血酶处理后,VEGF释放量显著增加, TP508使Lu13释放VEGF减少. 结论凝血酶可刺激Lu13释放TGF-β1、TGF-β1和VEGF,TP508抑制上述生长因子释放.TP508对TGF-β1释放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减少瘢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大黄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ALI)胃肠粘膜 pH值 (i pH)的影响。 方法  12只雄性新西兰兔 ,体重为 2 0~ 2 5kg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CON组 ,n =6 )和内毒素组(LPS组 ,n =6 ) ,静注内毒素复制ALI模型。动物在注入LPS后 (2 0 5± 1 0 5 )h ,氧合指数 (PaO2 /FIO2 )≤ 30 0。此时为ALI,肺组织学可见肺泡水肿 ,肺泡壁淤血 ,肺泡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另取12只雄性新西兰兔 ,待ALI模型成功 ,动物随机分为两组 :大黄组 (D组 ,n =6 )和对照组 (NS组 ,n =6 )。D组从胃管内注入大黄 2 0g/kg ,NS组从胃管中注入生理盐水 2 0 g/kg ,作为对照。观察各时点i pH的变化 (时点分为 :基础值时、ALI时、ALI后 1、2、3、4、5及 6h)。 结果 NS组i pH在ALI后 4、5及 6h较基础值时降低 (P <0 0 5 ) ,在ALI后 5h及 6h较ALI时降低 (P <0 0 5 ) ;D组i pH在ALI后 4h及 5h较NS组升高 (P <0 0 5 ) ,而在ALI后 6h较NS组同时点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大黄可提高LPS性兔ALI胃肠粘膜pH值 ,因而对兔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Objective: Although laparoscopic incisional hernioplasty has been gaining in popularity, the best approach for the repair of incisional hernia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medium‐term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incisional hernioplasties utilizing onlay GORE‐TEX DualMesh (GORE‐TEX DualMesh Biomaterial; W.L. Gore and Associates, Flagstaff, Arizona, TX, USA). Methodology: Between June 2000 and July 2004, 42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incisional hernioplasties at our institution. Perioperative data 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s were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and analyzed. Results: Laparoscopic incisional hernioplasty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on 39 (93%) patients. Conversion to open repair was required in three patients. The overall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108 min. Sixteen patients (37%) were found to have more than one hernial defect after reduction of the hernial contents.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included seroma (n = 8), urinary retention (n = 3), ileus (n = 1), pneumonia (n = 1), fever (n = 1), wound infection (n = 1), and prolonged suture site pain (n = 1) in 13 patients. All these morbidities resolved spontaneously without intervention. Two‐thirds of 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within 2 days after surgery. With a median follow up of 2 years, two clinical recurrences (4.8%) were detected.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approach was a safe and efficacious technique for the repair of incisional hernia. Medium‐term outcomes were promising with low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recurrence rates. This technique allows clear identification of multiple hernial defects and confer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 access surg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