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8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461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501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1124篇
内科学   773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335篇
外科学   744篇
综合类   244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008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938篇
  8篇
中国医学   821篇
肿瘤学   32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866篇
  2010年   779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观察间歇期偏头痛脑血管功能障碍及脑干功能改变。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患者首先进行经颅多谱勒超声(TCD)筛选,对TCD异常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瞬目反射(BR)检查。并以同期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偏头痛间歇期存在颅内血管流速的异常改变。30例TCD异常的偏头痛中,BAEP异常12例,占40%。主要表现为Ⅲ波、Ⅴ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Ⅰ~Ⅲ波、Ⅲ~Ⅴ波波间期异常,均提示脑干病变。BR异常22例,占73.3%。其中R2、R2,均异常15例,提示三叉神经传入通路功能障碍。结论偏头痛的TCD改变反映了颅内血管舒缩功能异常,BAEP和BR改变提示脑干功能损害。两者可能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92.
超声组织追踪和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追踪成像(TTI)和应变率成像(SR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比较TTI和SRI两种方法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敏感性的差异.方法A组22例健康人群,B组20例左前降支和18例右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应用组织速度成像(TVI)技术于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心尖左室长轴切面上显示后间隔、下壁、前壁及前间隔的图像,并应用TTI及SRI定量测量并分析左室11个节段收缩期峰值位移值及收缩期最大应变率.结果B组各节段的各项指标较A组明显减低.冠心病组总节段数为208个,TTI、SRI检出异常节段数分别为141、126个,检出比例分别为67.79%、60.58%.结论TTI和SR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对左室收缩功能评价TTI与SRI结果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估人基因重组FⅧ(rFⅧ-FS)治疗血友病A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0月至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对16例有急性出血症状血友病A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以及相关病毒免疫学检测,测定rFⅧ-FS治疗前和治疗后1 h以及治疗后12 h的血浆FⅧ:C,检测治疗前后血浆FⅧ抑制物滴度。结果16例患者共给予88次(平均每例患者输注5.5次)rFⅧ-FS输注,共112 089 IU(平均每个患者每次输注1273.7 IU),15例(93.7%)患者输注rFⅧ-FS后出血症状好转,1例(6.3%)患者输注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输注后1 h(23.2%±13.5%,P=0.0001)和12 h(12.7%±7.6%,P=0.0001)的FⅧ:C显著高于输注前FⅧ:C(1.1%±1.1%)。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经检测未发现FⅧ抑制物产生。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幻视,停药后24 h症状消失。结论rFⅧ-FS在治疗血友病A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4.
IgA肾病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gA肾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997—2006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384例IgA肾病患者,按血肌酐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320例)和肾功能不全组(6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多元回归分析探寻影响患者肾功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男性、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发生率在肾功能不全组显著增多(P<0.05),以蛋白尿发生率最高(OR=6.14);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年龄、血压、尿蛋白水平、血IgA等多项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病程长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免疫沉积物半定量分析显示,仅IgG的沉积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是肾功能正常组高于肾功能不全组(P<0.01),IgA、IgM、C3、C4、C1q和FG的沉积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评分各指标在肾功能不全组均显著增高(P<0.01)。回归分析显示,与血肌酐水平相关的参数按影响力大小依次是硬化指数、尿蛋白、性别等。结论影响肾功能最危险的因素是蛋白尿,其余依次为男性和高血压,年龄大、血IgA水平高和严重的肾脏病理改变也是肾功能预后差的相关指标;病程长短不是肾功能不全进展的必要条件,肾脏免疫复合物可能也不是肾功能不全的可靠标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总结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及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11月,36例法乐四联症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3~45岁.均自幼发绀,有杵状指(趾).术前血红蛋白增高.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乐四联症根治术.22例采用跨环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14例仅行右室流出道扩大补片.结果患者无死亡.术后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1例术后引流量多,再开胸止血,随访3~12个月,1例跨肺动脉瓣压超过40 mm Hg.结论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疗效佳,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评价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用乙肝疫苗阻断胎儿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手检9种期刊,并追查参考文献,纳入国内外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用Revman 4.2.1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结果.结果 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42, 95%CI= 0.21~0.83, P=0.01),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低于空白对照组(RR=0.30, 95%CI=0.10~0.85, P=0.02),新生儿HBeAg阳性率Anti-HBs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大于600 IU时,宫内感染率<空白对照组(RR=0.39, 95%CI=0.26~0.58, P<0.000 01),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总剂量>600 IU,胎儿HBV宫内感染率、新生儿HBeAg阳性率、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新生儿Anti-HBs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剂量600 IU组新生儿HBeAg阳性率和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可降低胎儿HBV宫内感染率;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阻断宫内感染的疗效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氟化物对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6个染氟(F^-,0.1、1.0、100.0、1000.0、10000.0、20000.0μg/L)组,分别在5个染氟时间段(2、4、24、48、72h)收集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MP-2蛋白,RT-PCR方法检测染氟48hBMP-2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成纤维细胞染氟48hBMP-2mRNA表达呈普遍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查,可见染氟0.1、1.0、1000.0μg/L组成纤维细胞BMP-2阳性着色较对照组增强;染氟72h,培养上清中BMP-2蛋白在1.0、100.0、20000.0μg/L组分别为(0.11±0.01)、(0.11±0.01)、(0.11±0.01),与对照组(0.07±0.01)比较有明显增高(P〈0.05)。与染氟成纤维细胞比较,染氟成骨细胞BMP-2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出现早.持续时间较长.增强程度更为明显。结论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在氟化物的刺激下,BMP-2mRNA和蛋白表达有所升高,推测BMP-2可能是氟化物诱导成纤维细胞中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和骨钙素(OCN)表达的重要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998.
99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nutrition on dental fluorosis degrees of school children in endemic fluorosis area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eight children aged 8 to 12 years were chosen using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from a village of municipal suburban and a town of autonomous region, both with a history of serious endemic fluorosis. Morning urinary fluoride was measured by fluoride ion electrode. The Tooth Surface Index of Dean was applied to measure the severity of dental fluorosis. Food and nutrient intake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3-day diet records and duplicate meals. Results The urinary fluoride concentration of the children in the town [(6.80±3.90)mg/L]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village [(5.20±2.75)mg/L, t= 3.21, P < 0.01]. Dental fluorosis index of the children in the town was 1.9,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village of 1.8 (H=10.266, P < 0.01). The town had more children with fluoride tooth degree higher than Ⅱ [63.3%(57/90)]than the village did[48.3% (57/118), χ2=4.633, P < 0.05]. A 3-days diet records showed that children in the village ate more protein, calcium, vitamin C and so on but less dietary fiber, vitamin E, magnesium than those in the town did(all P < 0.01). Duplicate meals revealed that children in the town had more daily intake of magnesium, lithium, lead and less cadmium than those of the village did(P < 0.01 or < 0.05). Children in the village had higher intake of fluoride[(2.24±1.18)mg/d]than those of the town [(1.78±0.06)mg/d, t = 4.21, P < 0.01]. Conclusions Healthy die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ental fluorosis or mitigate the degree of the impairmen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ture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endemic fluorosis.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剂(NSAIDs)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统计2001年1月~2006年1月消化病专家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镜检查前1周内有无服用NSAIDs史,将138例患者分为A(服NSAIDs,41例)、B(未服NSAIDs,97例)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饱胀、烧心、恶心、腹痛4项主症中前3项A组均高于B组,但腹痛B组高于A组(P〈0.05)。A组中胃溃疡(GID占80.5%(多发性为24.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ID为19.5%(多发性4.9%);B组分别为48.5%(12.4%)、51.5%(11.3%)。活动性溃疡A组占63.4%,溃疡灶〈10mm占80.5%;B组分别为42.3%、62.9%,2组间比较P〈0.01。幽门螺杆菌检出率A组63.4%,B组81.3%,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NSAIDs相关溃疡临床特点的认识,加强对必须服用NSAIDs者的防治及医学指导,尽量减少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