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8篇
  免费   812篇
  国内免费   467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502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1125篇
内科学   773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335篇
外科学   744篇
综合类   244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071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942篇
  8篇
中国医学   824篇
肿瘤学   32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762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781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imm unohistochem istry,IHC) ,检测 6 2例食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 2 0 0倍视野内微血管计数平均值为 5 6 .32± 15 .4 1。肿瘤大小在 2 cm~ 5 cm和≥ 5 cm两组的 MVD与≤ 2 cm组相比 ,其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意义和非常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和 P<0 .0 1) ;淋巴结转移 >3个者MVD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者 (P<0 .0 1) ;复发转移者 MVD显著高于无病生存者 (P<0 .0 1) ;MVD与肿瘤的部位和组织学分级未见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MVD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有可能成为食管癌的另一个预后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建立CIK细胞的原代培养方 法并阐明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细胞在肿瘤生物过 继免疫治疗中的运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加入 4种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及OKT3)将脐带 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利用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 周期的分布;利用改良的MTT法测定效应细胞 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四种细胞因子的联合 运用,可诱导出大量的CIK细胞,其相对百分率 增长了163倍(从0.14%到22%),增殖高峰位 于第10~12天,针对K562、Hela和YTMLC肿瘤 细胞株,CIK细胞在效靶比为64∶1时的杀伤活 性分别为78.57±3.48、77.7±1.90和81.2± 1.51,在32∶1时分别为62.00±2.31、60.83± 2.80和64.07±2.87,在16∶1时分别为51.43± 2.51、52.87±2.91和54.10±3.11,均显著高于 LAK细胞及CBMNCs,P=0.001;而在效靶比为 8∶1(25.10±2.66、21.4±1.55和28.77±3.56) 及4∶1(17.10±2.10、11.93±1.86和9.49±2.92) 时与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 论:1)脐带血可作为诱导CIK细胞的重要来源 2)联合运用细胞因子能诱导出大量的CIK细胞 其增殖高峰位于培养的第12天,适宜在此期进 行临床运用;3)CIK细胞较LAK细  相似文献   
63.
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2 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 O2 损伤PC12细胞为氧化应激损伤的模型,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判断细胞的存活率,LDH法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结果: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能明显改善H2 O2 导致的细胞甲瓒减少,大豆异黄酮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H2 O2 处理组(P <0 .0 1) ;而LDH漏出率则明显低于H2 O2 处理组(P <0 .0 5 )。结论: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H2 O2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用定点突变法得到Ser125突变型人白细胞介素2(Ser125hIL2)cDNA,然后与山羊β乳球蛋白(BLG)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融合,构建了pBLG—Ser125hIL2乳腺定位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经脂质体包裹后,经乳腺导管注入妊娠后期山羊乳腺内,进行瞬时表达。分别于山羊分娩后1~10d采奶,ELISA方法检测乳汁中Ser125hIL2含量。山羊乳汁中的含量为0.83~6.45μg/L。  相似文献   
65.
肺癌平药物血清对A549人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肺癌平药物血清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肺癌平药物血清对A549人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药物血清作用后A549人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肺癌平药物血清作用24h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达47.83%,作用48h抑制更明显,抑制率达61.29%,抑制效应呈时间依赖性.不同时相药物血清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以3d-2t-2h组药物血清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达66.41%,原位杂交法显示端粒酶表达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质内,药物血清作用后,酶活性受到抑制.结论:肺癌平药物血清具有抑制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调查大理州洱源县小兽类哺乳动物种群结构。方法  2 0 0 1~ 2 0 0 3年春季 ,在不同环境下采用捕鼠笼、鼠夹、电子捕鼠器等工具捕捉小兽 ,研究小兽种群结构。结果 捕获小兽 3目 5科 8属 17种共 661只。野外生境捕获小兽 3目 17种 ,以大绒鼠和齐氏姬鼠为常见种 ,分别占 3 2 .71%和 2 3 .5 9%。室内生境捕获小兽 2目 4种 ,褐家鼠为优势种 ,占 77.43 % ,黄胸鼠次之 ,占 18.75 %。结论 野外生境小兽种群丰富 ,室内较单一。  相似文献   
68.
徐影  王殊  荆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2):77-7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分析100例输卵管妊娠的病例,其中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腹腔出血量、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发热比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腹腔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发热比率、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69.
营造和谐环境突出中医医院办院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中医医院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找出影响和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供决策者和同道参考。方法 对抽样单位院长进行深度访谈、员工座谈和问卷调查。结果 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却面临生存挑战,中医药特色保持现状不容乐观,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专科、专病不失为中医医院发展的可行之路。原因 中医医院发展与政策环境、人才短缺有很大关系。建议 从把握机遇、突出特色专科、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按中医药自身规律培养人才、政策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0.
江苏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江苏省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江苏省HBV-DNA阳性慢性HBV感染者215例,其中HBsAg携带者3例,急性乙型肝炎3例,慢性乙型肝炎166例(轻度80例、中度50例、重度36例)。肝硬化27例,原发型肝癌12例,重症肝炎4例,采用S区基因测序法检测HBV的基因型。结果:215例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基因型72例(33.5%),C基因型132例(61.4%),B+C基因犁11例(5.1%);未发现A、D、E、F、G、H型;C基因型肝癌+肝硬化+重症肝炎+慢性乙肝(中度+重度)显著高于B型与B+C型(P〈0.05),C基因型的病程明显较B基因型和B+C基因型长(F=17.615),γ-干扰素B基因型感染者的血清含量比C基因型和B+C基因型感染者的血清含量显著高(F=13.652),S2+S3+S4方面C基因型比B基因型和B+C基因型显著增多(P〈0.05),结论:江苏省存在HBV的B、C和B+C三种基因型;以C基因型为江苏省优势毒株;并且C基因型病程长,肝纤维化程度明显,严重的肝病以及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