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1篇
  免费   776篇
  国内免费   442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67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951篇
内科学   743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306篇
外科学   695篇
综合类   2273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985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848篇
  9篇
中国医学   741篇
肿瘤学   29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633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起始密码下游序列与 16srRNA 3′端 +146 9——— +1482局部序列间的匹配关系对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方法 :我们一方面对人IL_2、人IL_8、人IL_6 ,人GM_CSF、人G_CSF、人IL_1ra、人IL_9等全长cDNA序列及 5′末端局部序列与 16srRNA 3′端 +146 9——— +1482序列进行匹配性进行分析 ,寻找序列匹配性与表达效率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 ,对人IL_6、人GM_CSFcDNA 5′端序列进行沉默突变 ,增强其与 16srRNA 3′端 +146 9——— +1482序列间的匹配性 ,并克隆入pKpL4表达型质粒载体 ,通过大肠杆菌进行表达 ,实验验证序列匹配性与基因表达效率的关系。结果 :分析发现起始密码下游局部序列与 16srRNA 3′端 +146 9——— +1482核酸匹配性越好 ,则目的蛋白表达效率越高 ;目的基因编码区内与 16srRNA 3′ +146 9——— +1482间的最大匹配区域越靠近 5′末端 ,目的蛋白表达效率越高。通过对人IL_6、人GM_CSFcDNA 5′末端序列进行沉默突变 ,改善其与 16srRNA 3′端 +146 9——— +1482序列的匹配性后 ,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均呈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 :提高起始密码下游序列与 16srRNA 3′端 +146 9——— +1482局部序列间的匹配性 ,可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52.
星形细胞瘤中PTEN和CB表达与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PTEN和组织蛋白酶-B(CB)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笥程度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星形细胞瘤标本中PTEN和CB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恶笥程度和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PTEN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56例星形细胞瘤中PTEN阳性表达34例(61%),高分化组(Ⅰ和Ⅱ组)23/27例(85%)和低分化组(Ⅲ和Ⅳ级)11/29例(38%)之间差异显,明显高于低分化组(  相似文献   
53.
有否静脉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63例尸解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溶栓治疗的并发症。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并行尸体解剖63例,26例曾给予溶栓治疗,37例行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性别、年龄、CHD的危险因素,梗死次数,心肌酶学、梗死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AMI早期溶栓治疗心脏破 发生率较非溶栓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4.
MTT显色反应实验条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检验分析MTT实验方法本底高、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的影响因素 ,改进实验条件提高灵敏度和稳定性 ,降低本底。方法 :用MTT比色方法 ,细胞毒试验及细胞增殖实验 ,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MTT显色反应的性能特点。结果 :比较了 13种溶剂对Formazan的溶解性能。分析检验了琥珀酸脱氢酶在细胞上的分布特点、pH值对MTT反应体系的影响、酚红和牛血清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提出相应对策。检测了MTT反应时间曲线和细胞活力曲线。分析了改进后的MTT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结论 :以MTT为底物的酶在细胞代谢中主要分布在细胞膜表面。MTT反应体系的pH值为 6 7,比较好的Formazan溶剂是正丙醇、异丙醇和乙二醇乙醚。去掉细胞培养上清 ,检测细胞上的酶 ,用溶剂使蛋白质变性 ,经沉淀去掉蛋白质影响 ,能使MTT实验方法的本底降低 ,灵敏度提高。通常情况下该方法检测K 5 62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 10 0 0和 10 0 0 0个细胞左右。  相似文献   
55.
综述导电聚苯胺用于金属防腐蚀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且探讨了其相关的防腐机理。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对喉癌、梨状窝癌行全喉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 :42例行全喉切除术的患者 (其中喉癌 34例 ,梨状窝癌 8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1例 ,术后 48~ 72h经口进食 ;对照组 2 1例 ,按常规 10~ 12d经口进食。结果 :观察组咽瘘发生率为 4.8%(1/ 2 1) ,对照组为 9.5 %(2 / 2 1)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术前未行放疗的喉癌、梨状窝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 48~ 72h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用原位聚合酶镇反应(PCR)检测B细胞系非霍奇金病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第三互补决定区引物,生物素标记扩增产物直接原位PCR扩增15例非霍奇金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 15例非霍奇金病中,12例检测到特异性基因重排,4例呈现淋巴瘤性白血病,治疗后骨髓完全缓解,2例间期细胞原位PCR仍显示有IgH基因重排,分别于3个月及6个月复发。结论 原位聚合酶镇反应检测非霍奇金病不失为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方法,并能帮助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5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葛口服液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牛葛口服液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 Nova-Pak C1 8色谱柱 ( 3 .9mm× 15 0 mm,4μm)为固定相 ,甲醇 -水 2 5∶ 75 ( V/V)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 5 0 nm。 结果  葛根素 0 .40 4~ 2 .0 2 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葛根素的加样回收率为 99.2 3 %,RSD= 1.2 9%;连续进样的精密度是 RSD=0 .2 6%。 结论  该方法能消除其它成分的干扰 ,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imm unohistochem istry,IHC) ,检测 6 2例食管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 2 0 0倍视野内微血管计数平均值为 5 6 .32± 15 .4 1。肿瘤大小在 2 cm~ 5 cm和≥ 5 cm两组的 MVD与≤ 2 cm组相比 ,其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意义和非常显著性的意义 (P<0 .0 5和 P<0 .0 1) ;淋巴结转移 >3个者MVD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者 (P<0 .0 1) ;复发转移者 MVD显著高于无病生存者 (P<0 .0 1) ;MVD与肿瘤的部位和组织学分级未见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MVD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有可能成为食管癌的另一个预后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建立CIK细胞的原代培养方 法并阐明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细胞在肿瘤生物过 继免疫治疗中的运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加入 4种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及OKT3)将脐带 血单个核细胞(CBMNCs)诱导成CIK细胞;利用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 周期的分布;利用改良的MTT法测定效应细胞 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四种细胞因子的联合 运用,可诱导出大量的CIK细胞,其相对百分率 增长了163倍(从0.14%到22%),增殖高峰位 于第10~12天,针对K562、Hela和YTMLC肿瘤 细胞株,CIK细胞在效靶比为64∶1时的杀伤活 性分别为78.57±3.48、77.7±1.90和81.2± 1.51,在32∶1时分别为62.00±2.31、60.83± 2.80和64.07±2.87,在16∶1时分别为51.43± 2.51、52.87±2.91和54.10±3.11,均显著高于 LAK细胞及CBMNCs,P=0.001;而在效靶比为 8∶1(25.10±2.66、21.4±1.55和28.77±3.56) 及4∶1(17.10±2.10、11.93±1.86和9.49±2.92) 时与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 论:1)脐带血可作为诱导CIK细胞的重要来源 2)联合运用细胞因子能诱导出大量的CIK细胞 其增殖高峰位于培养的第12天,适宜在此期进 行临床运用;3)CIK细胞较LAK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