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27篇
  免费   11895篇
  国内免费   9422篇
耳鼻咽喉   1038篇
儿科学   1199篇
妇产科学   1166篇
基础医学   14252篇
口腔科学   2030篇
临床医学   16457篇
内科学   17512篇
皮肤病学   1265篇
神经病学   6339篇
特种医学   45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8篇
外科学   12421篇
综合类   22846篇
现状与发展   44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8556篇
眼科学   3400篇
药学   12929篇
  100篇
中国医学   7787篇
肿瘤学   9854篇
  2024年   348篇
  2023年   1854篇
  2022年   3873篇
  2021年   6608篇
  2020年   4994篇
  2019年   4126篇
  2018年   4322篇
  2017年   3923篇
  2016年   3730篇
  2015年   5697篇
  2014年   7008篇
  2013年   6277篇
  2012年   9183篇
  2011年   10160篇
  2010年   6590篇
  2009年   5255篇
  2008年   6665篇
  2007年   6592篇
  2006年   6322篇
  2005年   6202篇
  2004年   4114篇
  2003年   3733篇
  2002年   3193篇
  2001年   2801篇
  2000年   2929篇
  1999年   3008篇
  1998年   1989篇
  1997年   2008篇
  1996年   1556篇
  1995年   1476篇
  1994年   1272篇
  1993年   796篇
  1992年   989篇
  1991年   797篇
  1990年   667篇
  1989年   625篇
  1988年   521篇
  1987年   448篇
  1986年   398篇
  1985年   299篇
  1984年   136篇
  1983年   116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54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探讨E-钙粘附素(E-Cd)对人胃癌侵袭性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29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Cd浓度。结果: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浸润组或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膨胀组或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0.05),切除瘤体后上述各组的血清E-Cd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0.05)。结论:血清可溶性E-Cd浓度可能与人胃癌的生长方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年轻患者肩关节脱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以检验系统康复疗法疗效优于单纯固定的假设。方法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43例40岁以下的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分成实验组23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包括关节活动范围锻炼、发展肩胛骨周围肌的肌力训练、发展肩袖肌的肌力、适度的外展、外旋锻炼及耐力训练在内的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单纯固定后未经系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复发率为17%(4/23),对照组复发率为45%(9/2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66,P<0.05);随访结果显示肩关节ASES评分实验组为90.9±4.87,对照组为75.4±4.94,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94,P=2.99×10-12<0.01)。结论肩关节脱位年轻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患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
尽早发现故障苗头,并将故障消灭于萌芽状态,是预防性维修的目的,是维修工作的最高境界,具体工作包括定期保养,定期检查,随即处置隐患,根据从业多年经验小结了一些针对螺旋CT的预防性维修感受。  相似文献   
94.
Background: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use of ultrasound for sciatic nerve localization. The authors evaluated the usefulness of low-frequency ultrasound in identifying the sciatic nerve at three locations in the lower extremity and in guiding needle advancement to target before nerve stimulation.

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15 volunteers underwent sciatic nerve examination using a curved ultrasound probe in the range of 2-5 MHz and a Philips-ATL 5000 unit (ATL Ultrasound, Bothell, WA) in the gluteal, infragluteal, and proximal thigh regions. Thereafter, an insulated block needle was advanced inline with the ultrasound beam to reach the nerve target, which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 quality of sciatic nerve images, ease of needle to nerve contact, threshold stimulating current, and resultant motor response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sciatic nerve was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in the transverse view as a solitary predominantly hyperechoic structure on ultrasound in all of the three regions examined. The target nerve was visualized easily in 87% and localized within two needle attempts in all patients. Nerve stimulation was successful in 100% after two attempts with a threshold current of 0.42 +/- 0.12 (mean +/- SD) eliciting foot plantarflexion or dorsiflexion.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体外培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持续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能力。方法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连续收集4周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1β(IL-1β)等因子水平。结果第1、2、3、4周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上清液中VEGF分别为(24.40±7.99)pg/m、l(89.28±5.13)pg/m、l(115.24±10.08)pg/m、l(157.00±15.64)pg/m l;bFGF含量分别为(52.72±2.13)pg/m、l(48.10±6.41)pg/m、l(44.71±3.21)pg/m、l(25.61±2.42)pg/m l;IL-1β含量分别为:(31.28±5.44)pg/m、l(71.87±3.01)pg/m、l(55.77±11.94)pg/m、l(41.75±9.14)pg/m。l结论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可持续分泌VEGF、bFGF、IL-1β等多种促血管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9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2例(76髋)进行了平均5.6(2.5~10.5)a的随访。[结果]至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6.8(4~51)分提高到了术后的平均85.2(55~94)分,优良率为89.5%。1例感染行Ⅱ期翻修;2例在扩髓时出现股骨颈或股骨距裂缝骨折,但未到达小粗隆以下,未予特殊处置;1例出现足下垂,术后3个月后恢复,1例深静脉血栓,余病例无假体松动、断裂以及脱位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9.2%(7髋),但对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与其它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并无较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
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血管疾病中无论在控制症状方面还是改善预后方面均不理想的病种。房颤的导管消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从10年前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房颤治疗的革命,近2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医学中心已将其作为房颤的常规治疗。本文就现阶段如何选择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作简要评价。1目前的方法简介由于迄今的资料充分证实房颤的起源90%以上位于肺静脉及其与左房后壁的过渡区域(肺静脉前庭),导管根治房颤的方法也就集中在将该区域与左房之间的电学传导阻断。目前的主流方法是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或NavX指导下行肺静脉隔…  相似文献   
98.
1994-2004年我院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324例,其中经手术证实为胰十二指肠损伤18例,占5.5%,他院转入1例,共19例,死亡2例,病死率10%,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
《新方八阵》补真阴与补真阳用药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方剂计量学研究中的关联性分析法对《新方八阵》中补真阴、补真阳药物的应用与其他医家进行比较,印证了景岳重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思想,为方剂比较研究中关联指数与关联性分析的具体化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在湖北、北京和辽宁三个地区农村102230名成年人调查发现,15岁以上人口COPD的发病率高达3%。COPD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人们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但以往对此病重视不够,或仅限于急性加重期和疾病晚期的研究,忽视了疾病发展早期的预防和治疗。虽然国内外均制定了相应的治疗规范,但目前的措施尚不能有效阻止COPD患者肺功能的下降。所以可以说目前没有确实有效的疗法。主要原因是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将近几年COPD发病机理的某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出相应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