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82篇 |
免费 | 994篇 |
国内免费 | 5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8篇 |
儿科学 | 134篇 |
妇产科学 | 36篇 |
基础医学 | 610篇 |
口腔科学 | 163篇 |
临床医学 | 1224篇 |
内科学 | 935篇 |
皮肤病学 | 101篇 |
神经病学 | 227篇 |
特种医学 | 376篇 |
外科学 | 844篇 |
综合类 | 2699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1096篇 |
眼科学 | 105篇 |
药学 | 1136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890篇 |
肿瘤学 | 4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146篇 |
2022年 | 389篇 |
2021年 | 467篇 |
2020年 | 401篇 |
2019年 | 217篇 |
2018年 | 233篇 |
2017年 | 293篇 |
2016年 | 247篇 |
2015年 | 368篇 |
2014年 | 504篇 |
2013年 | 565篇 |
2012年 | 799篇 |
2011年 | 890篇 |
2010年 | 772篇 |
2009年 | 674篇 |
2008年 | 726篇 |
2007年 | 729篇 |
2006年 | 640篇 |
2005年 | 440篇 |
2004年 | 376篇 |
2003年 | 304篇 |
2002年 | 263篇 |
2001年 | 188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恶性血液肿瘤中,PI3K信号通路往往呈现过度表达的紊乱状态,开发PI3K抑制剂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恶性血液肿瘤的特异性筛选,得到了一个PI3K靶向抑制剂JN-65。MTT检测发现JN-65可以有效抑制血液肿瘤的增殖,其中对白血病细胞特异性较强。体外酶活性检测发现JN-65对PI3K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且对PI3Kγ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实验表明,JN-65能有效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流式实验证明,JN-65通过抑制PI3K信号通路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本研究采用分子对接模拟方法研究JN-65与PI3K相互作用关系,在分子水平对PI3K的抑制机制进行了研究。JN-65有望成为一个潜在的PI3K抑制剂,能特异性地抑制恶性血液肿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可能性评分(Wells评分)和简便诊断处理可疑肺栓塞(YEARS法)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比Wells评分和YEARS法诊断肺栓塞的曲线下面积(AUC),以期发现更适用于临床的肺栓塞评分方法。方法:选取因疑似肺栓塞的住院患者139例,其中临床确诊肺栓塞患者48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结果,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进行Wells评分和YEARS法评估,将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2组患者Wells评分和YEARS法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和准确度,并对Wells评分、YEARS法和CTPA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进一步绘制Wells评分和YEARS算法诊断肺栓塞的ROC曲线,计算并比较AUC。结果:与YEARS法比较,Wells评分对肺栓塞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升高(P<0.05),误诊率明显降低(P=0.037),而灵敏度和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lls评分与CTPA的Kappa值为0.45,一致性强度为中度;YEARS法与CTPA的Kappa值为0.22,一致性强度尚可;Wells评分与YEARS法的Kappa值为0.11,一致性较差。Wells评分方法诊断肺栓塞的AUC为0.753±0.044(P<0.01),YEARS法诊断肺栓塞的AUC为0.585±0.049(P=0.101)。结论:Wells评分在肺栓塞诊断评估方面总体上优于YEARS法。 相似文献
103.
背景 乳腺癌位居全球女性癌因死亡首位,具有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目的 评估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流行变化趋势。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1990—2019年中国≥15岁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数据,应用年龄-时期-队列的贝叶斯模型对中国1990—2019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进行拟合,进一步估计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风险中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从14.14/10万升至52.81/10万,粗死亡率从7.22/10万升至13.40/10万。乳腺癌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990年为17.07/10万,2019年为35.61/10万),标化死亡率呈平稳略减趋势(1990年为9.16/10万,2019年为8.98/10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年龄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净漂移值为2.58%〔95%CI(2.34%,2.83%)〕,局部漂移值在65~69岁年龄段达到最高,为3.46%〔95%CI(3.11%,3.80%)〕;死亡率净漂移值为-0.75%〔95%CI(-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对82例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65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0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仍然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则可以解决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无法到达部位的狭窄. 相似文献
105.
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对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附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月~2003年10月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术中应用等渗造影剂碘克沙醇21例分为两组,术前肾功能正常组(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和肾功能不全组(血肌酐>178μmol/L,血尿素氮>9mmol/L),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尿比重等变化情况.结果:肾功能不全组和肾功能不全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等渗造影剂对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6.
重组pcDNA3.1-hBMP-2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对其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构建人骨形成蛋白-2(hBMP-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MP-2,转染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探讨基因转染对其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利用重组DNA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hBMP-2;细胞培养和基因转染技术体外转染人MSCs;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BMP-2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和VEGF探针原位杂交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 结果转染后细胞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表达BMP-2;转染后S期细胞比例增多,提示细胞DNA的合成增加;BMP-2基因转染上调细胞VEGF的表达. 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pcDNA3.1-hBMP-2转染MSCs获得成功.基因转染后能促进细胞增殖并将通过使VEGF的表达增加促进血管再生,为进一步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及构建组织工程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波动性高血压与中膜板层变化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为了验证和完善关于波动性血压可引起主动脉中膜板层分离 ,从而导致Stan fordB型夹层动脉瘤的假说。方法 通过犬的动物模型设计 ,同时加大血压的波动性和应用悬吊法来加大应力对主动脉弓与主动脉降段交界处的作用。结果 在施加血流动力学应力作用影响后 ,主动脉弓与主动脉降段交界处中膜可较明显地形成 3个板层区。结论 用本实验方法 ,验证了波动性高血压可以造成主动脉弓与主动脉降段交界处中膜板层的分离破坏。在一定角度上解释了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损害的疗效。方法对18例脊柱结核伴神经症状患者术前均行≥3周抗结核治疗,手术行前路、后路或肾切口入路等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及选择性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年。结果患者神经损害症状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胸腰段(T12~L1)结核患者切口延迟愈合,经清创及调整药物结合换药愈合。患者植骨均融合。复查X线片未发现脊柱失稳现象,内固定物无断裂。随访期内未见结核复发及脊柱畸形发生。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基础上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损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110.
JIN-TAI ZHOU M.D. WEI-YU LIU M.D. ZHENG WAN M.D. JING ZHAO M.D. ZHI-YI WANG M.D. YU-SHU ZHANG M.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1985,3(6):426-434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54-year-old man with incessant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refractory to antiarrhythmic drugs. Multiple concealed accessory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antegrade triple AV nodal pathways were documented by a series of successful catheter ablations and detailed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 After the left-wall accessory pathways were abolished with two courses of multiple low energy shocks, another two accessory pathways, one near the os of coronary sinus and the other near the site of the His bundle, were documented by programmed premature ventricular stimulation. This was followed by a third course of shocks to the os of coronary sinus for ablating posteroseptal AP and a fourth course of shock to proximal His bundle for control of SVT with a septal accessory pathway as a retrograde limb and AV nodal pathways as an antegrade limb. Without medications, the patient has remained asymptomatic even during 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over a follow-up period of 36 months. His ECG showed sinus rhythm with persistence of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