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827篇 |
免费 | 11438篇 |
国内免费 | 69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63篇 |
儿科学 | 1959篇 |
妇产科学 | 883篇 |
基础医学 | 9039篇 |
口腔科学 | 2215篇 |
临床医学 | 13168篇 |
内科学 | 12326篇 |
皮肤病学 | 1238篇 |
神经病学 | 3995篇 |
特种医学 | 450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10601篇 |
综合类 | 25972篇 |
现状与发展 | 24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10827篇 |
眼科学 | 2459篇 |
药学 | 12356篇 |
109篇 | |
中国医学 | 10152篇 |
肿瘤学 | 65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1篇 |
2023年 | 1641篇 |
2022年 | 3854篇 |
2021年 | 4973篇 |
2020年 | 4271篇 |
2019年 | 3015篇 |
2018年 | 3116篇 |
2017年 | 3514篇 |
2016年 | 3088篇 |
2015年 | 4652篇 |
2014年 | 5976篇 |
2013年 | 6649篇 |
2012年 | 9587篇 |
2011年 | 9946篇 |
2010年 | 8310篇 |
2009年 | 7200篇 |
2008年 | 7894篇 |
2007年 | 7479篇 |
2006年 | 6966篇 |
2005年 | 5675篇 |
2004年 | 4424篇 |
2003年 | 3940篇 |
2002年 | 3095篇 |
2001年 | 2609篇 |
2000年 | 1970篇 |
1999年 | 1178篇 |
1998年 | 561篇 |
1997年 | 604篇 |
1996年 | 450篇 |
1995年 | 368篇 |
1994年 | 346篇 |
1993年 | 209篇 |
1992年 | 161篇 |
1991年 | 154篇 |
1990年 | 126篇 |
1989年 | 99篇 |
1988年 | 90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1年 | 4篇 |
1970年 | 3篇 |
196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 提高对肾移植术后并发大腿感觉功能障碍的认识水平。方法 对17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问诊和大腿皮肤针刺检查。结果 179例中发现28例存在手术侧大腿感觉功能障碍。其中78例移植肾动脉与髂内动脉吻合的患者中有11例,分别为大腿前面7例、外侧面2例、前面和外侧面2例:101例移植肾动脉与髂外动脉吻合的患者中有17例,分别为大腿前面13例、外侧面1例、前面和外侧面3例。除1例为持续性感觉功能障碍外,其余27例均在术后半年内自愈。结论 肾移植术后出现手术侧大腿皮肤感觉功能障碍是较常见的并发症。肾移植术前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这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62.
大鼠脊髓中血红素氧合酶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脊髓中血红素氧和酶(H0)的表达和分布。方法雌性SD大鼠10只,按体重配成5对。每对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诱导组,后者予以42℃热水浸泡躯体20min。取其中3对大鼠胸腰段脊髓,提取RNA后进行北方印迹分析;2对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HO-1探针检测到1.8kb mRNA,诱导组的丰度数倍于正常组。HO-2探针检测到两组标本都表达两种同源mRNA(1.3kb和1.9kb),表达量相仿。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O-1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前角神经元,诱导鼠中间带也可出现;HO-2阳性细胞散布于整个灰质中。结论HO参与脊髓信号传导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63.
不同血管保存液对人桡动脉血管移植物的抗痉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的血管保存液对人离体桡动脉痉挛的缓解与预防能力。方法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OPCAB)19例患者,应用“无接触(No Touch)”外科技术获取自体桡动脉,保留未处理的远段0.8~1.5cm。应用血管环灌流技术(Organ Bath)比较不同保存液的抗痉挛作用和预防痉挛作用。结果 血管环灌流实验显示,在对痉挛状态桡动脉的舒张能力方面,PS、VG、DG、NG溶液均可以在10min内100%舒张血管,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VG、DG、NG、PS,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预先浸泡处理桡动脉45~60min后,除对照组(Ringer's Solution)外,所有血管保存液均可以有效地预防离体桡动脉的痉挛,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罂粟碱溶液、VG、DG、NG溶液均有较好的抗血管痉挛作用,单从抗血管痉挛角度考虑可以用作CABG手术中桡动脉的准备液。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微小RNA-34b(miR-34b)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并分析甲基化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25例PT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其miR-34b mRNA的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MSP)PCR法检测miR-34b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PTC癌组织中miR-34b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85±0.05,较癌旁组织的1.62±0.09低(P=0.030)。25例PTC癌组织中,有18例(72%)患者的miR-34b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癌旁组织组有10例(40%),癌组织的甲基化比例较高(P=0.021)。甲基化与PT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和包膜浸润均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的甲基化比例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PTC癌组织中miR-34b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该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并且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均有关,其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5.
966.
为探索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性,将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采用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0d。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91.9%)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果表明,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上尿路上皮癌患者68例,男23例,女45例,平均年龄63(43-78)岁。肾盂癌55例,输尿管上段肿瘤4例,输尿管下段肿瘤9例。其中输尿管下段肿瘤合并膀胱肿瘤1例。经尿道膀胱镜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引流肾盂尿,用电切镜针状电极距输尿管口周围约0.5cm环形切透膀胱壁,分离出输尿管开口及膀胱壁内段。拔除输尿管导管,电凝输尿管开口,使开口封闭,减少肿瘤细胞种植机会。采用腰部3个穿刺套管针人路,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尽量向下游离,如果是肾盂癌或输尿管上段肿瘤,用腹腔镜分离钳可以将下段输尿管提拉出来,扩大套管切口,将肾输尿管全长完整取出,避免了下腹部开放切口;如果是下段输尿管肿瘤,则需下腹部行5-7cm切口,先取出。肾标本,再行输尿管下段切除术。结果:68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20(90-2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40-500)ml,1例需输血。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4(3-7)d,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8(7-15)d。拔除尿管后均行B超检查无膀胱漏尿。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尿路上皮癌。65例患者获随访平均18(3-38)个月。58例患者无瘤生存,3例死于心脑血管及肺部疾病。4例术后患膀胱肿瘤而行电切治疗。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袖状切除治疗上尿路上皮癌,手术安全易行,用电切镜环状切除输尿管开口及膀胱壁内段可完整切除输尿管,对输尿管开口进行电凝封闭可减少肿瘤细胞种植。对肾盂癌及上段输尿管肿瘤患者可避免行下腹部开放切口的输尿管下段切除术,有效减少创伤,疗效可靠,无肿瘤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968.
背景:围手术期发热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十分常见,但关节术后感染尤其是假体周围感染可产生灾难性后果,因此骨科医师对其患者术后发热仍难免特别担心。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的相关特点和趋势,以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与感染等因素的潜在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5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7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术前1 d至术后10 d每天的最高体温,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是否输血、麻醉方式、是否发生感染及感染类型等。 结果:351例(50.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术后发热。在发热患者中,第1次发热症状最常出现在术后第1天(204例,占所有发热病例数的58.1%),手术当日(55例,15.7%)和术后第2天(62例,17.7%)次之。整个住院期间的最高体温最常出现在术后第1天(168例,47.9%)、第2天(125例,35.6%)。25例(3.6%)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事件,术后发热与感染事件、输血显著相关;与年龄、性别、血红蛋白丢失、麻醉方式等因素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感染事件中,呼吸系感染最易引起术后发热。 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热与感染事件、输血明显相关,而连续发热、超过39℃的发热尤其需要引起医师对术后感染的警惕。 相似文献
96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围手术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0 年 10 月~ 2012 年 12 月间 153 例采用择期腹腔镜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 70 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套专门制定的诊治流程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并运用个体化的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其中腹腔镜辅助结直肠手术 148 例、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5 例.结果 本组 153 例均按预期完成腹腔镜或内镜微创结直肠手术,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平均 170 min,出血量平均 185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 8.3 d.术后并发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伤口并发症和尿潴留的比例分别仅为 1.3% 、3.9% 、3.3% 和 7.8%.结论 高龄患者因各种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围手术期应多科协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腹腔镜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0.
目的探讨瘢痕性隐耳的定义及其伴有部分或完全耳垂缺损的手术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局部皮瓣加全厚皮片分区移植法,分别完成耳廓与颅侧壁及乳突部粘连松解、颅耳角形成、耳轮重建、耳垂再造或重建手术,对26例33只瘢痕性隐耳进行矫正。结果所有皮瓣均100%成活,移植皮片95%以上存活;耳廓外形尚较满意,主要结构可辨,颅耳角基本恢复。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结果表明,耳廓外形保持良好,患者满意。结论针对瘢痕性隐耳的畸形特征,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是矫正瘢痕性隐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