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68篇
  免费   7561篇
  国内免费   4893篇
耳鼻咽喉   902篇
儿科学   1451篇
妇产科学   359篇
基础医学   4495篇
口腔科学   1397篇
临床医学   9774篇
内科学   6559篇
皮肤病学   820篇
神经病学   1986篇
特种医学   3115篇
外科学   7443篇
综合类   22043篇
现状与发展   27篇
预防医学   9925篇
眼科学   883篇
药学   9240篇
  139篇
中国医学   7511篇
肿瘤学   3353篇
  2024年   390篇
  2023年   979篇
  2022年   2464篇
  2021年   3031篇
  2020年   2657篇
  2019年   1442篇
  2018年   1696篇
  2017年   2129篇
  2016年   1601篇
  2015年   2956篇
  2014年   3863篇
  2013年   5080篇
  2012年   7226篇
  2011年   7574篇
  2010年   7133篇
  2009年   6325篇
  2008年   6492篇
  2007年   6313篇
  2006年   5738篇
  2005年   4567篇
  2004年   3131篇
  2003年   2524篇
  2002年   1872篇
  2001年   1742篇
  2000年   1394篇
  1999年   47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又称Klaskin 瘤,是指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肝总管上端的粘膜上皮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由于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生物学特征,该病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肿瘤易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邻近肝组织,明确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故手术难度大,根治性切除率低.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国内外各中心报道的手术切除率均在10%左右,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学及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切除率逐步提高,国外报道根治性切除率平均为34.8%(16%~64%).笔者曾报道67 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应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进行治疗,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7%、73.1%.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如何选择手术方式缺乏统一的认识,并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谈谈自身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92.
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腔内切开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腔内切开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PJO)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UPJO患者25例,伴腰痛18例、尿路刺激症状5例、肉眼血尿6例;病程7~29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腔内治疗,于狭窄段后外侧全层切开输尿管壁直至肾周脂肪,其中17例合并肾和(或)肾盂结石(结石大小2.0 cm× 1.5 cm~4.0 cm×3.0 cm,平均3.0 cm×2.0 cm)患者同时予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6~8周.25例平均随访10(3~27)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60~90 min,术后平均住院6(5~7)d.16例腰痛、5例尿路刺激症状、6例肉眼血尿患者症状消失,IVU显示内切开段造影剂通过良好;4例治疗失败者再次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腔内切开,1例随访13个月显示治愈,3例分别随访4、6、9个月症状无复发.结论 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腔内切开治疗UPJO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可重复进行等特点,可作为部分UPJO患者,尤其合并上尿路结石、感染的患者微创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993.
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均为肿瘤切除后盆腔、腹腔接受放射治疗所致,从放疗结束到肠梗阻症状出现的时间为(11.9±22.6)个月。分别采用了保守治疗(方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消化液分泌、营养支持、灌肠、补液、对症等,对于有感染征象的患者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肠切除吻合术、肠造口术及短路手术。2例患者因肿瘤广泛转移未行有效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因腹腔出血死亡,48例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达94.1%。结论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肠管损伤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在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引成骨术(DO)中应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s)对成骨的影响,探讨下颌骨较大速率DO的可行性。方法12只山羊双侧下颌骨行DO,山羊及左右下颌骨随机化分为实验侧、对照侧,一只山羊作为正常标本。术中预置牵开间隙3.5mm,实验侧应用rhBMPs,延迟期为3d,牵引速率为1.5mm/d,分3次牵引,延长幅度为20mm。3、5、7、12周行大体、X线、骨密度、生物力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延长幅度达到20mm,自固定期3周开始观察,牵引间隙新骨的再生形成及成熟改建仍是连续的骨愈合过程。固定期5周时,大体及X线观察表明实验侧已形成良好的骨皮质连续性,密度近于正常骨,而对照侧牵引间隙中间区却存在骨不连或间隙存在。组织学显示DO过程仍然是膜内成骨,对照侧牵引间隙中央可见中央区纤维连接、软骨改变,周边区可见新骨组织形成。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显示实验侧在5周时接近正常骨,与对照侧有显著差异。骨密度随时间递增,实验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侧。本实验条件下在5周后拆除牵引器较为可靠。结论较大速率DO的骨再生形成也是一个连续的膜内成骨过程。rhBMPs在较大速率和较大幅度DO中的应用能够加速骨的再生和愈合速...  相似文献   
995.
271例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及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索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对3-12个月婴儿安全性唇腭裂进行了一期修复,同时对24例裂隙宽大的患儿进行术前腭部矫治,对术后1-4年的116例患儿唇的外形及事音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 271例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修复手术,术后除2例发生呼吸困难,6例腭部瘘孔形成及5例作品渗血外,全部愈合良好。研究发现19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腭部矫治后,齿槽部裂隙左右距离轿治前平均缩小6.1mm;前后距离轿较矫治前平均缩小6.6mm;唇外菜评价优良率达93.1%,语音评价优良率达94.8%。结论 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是完全的、可行的。术前腭部桥治可明显缩小齿槽部的裂隙,有利于宽大裂隙的修复。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一期修复可获良好唇外形及语音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6.
雷公藤提取物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为雷公藤提取物 (LLZ)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LLZ(5× 10 -3 、5× 10 -4、5× 10 -5、5× 10 -6g/L) ,2 4h后观察细胞形态、增殖活性及药物雷公藤提取物的细胞毒性。 结果 不同浓度的LLZ均能改变成纤维细胞形态 ,减少细胞数量 ,同时可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活性。 结论 LLZ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和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作用并非毒性所至。  相似文献   
997.
异丙酚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形成的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异丙酚是否可引起精神依赖性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模型评价异丙酚的精神依赖性。方法 48只小鼠分成4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异丙酚(0,50mg/kg、75mg/kg和100mg/kg),在腹腔注射后,观察条件性位置偏爱箱停留的时间,判断小鼠精神依赖的情况。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中枢不同脑区即刻早基因(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 50mg/kg和100mg/kg异丙酚组伴药盒有位置偏爱的趋势,仅75mg/kg组于伴药盒位置偏爱停留箱停留时间(214±72)s与正常组(121±49)s有明显差异(P<0.01)。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75mg/kg组小鼠中枢额前叶皮质和梨状皮质c-fos基因表达呈阳性。结论 异丙酚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但与以往经典的伏隔核-腹侧被盖多巴胺奖赏系统无关,可能存在其它新的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998.
异丙酚病人自控镇静与靶控镇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异丙酚病人自控镇静术(PCS)与靶控镇静术(TCI)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满意后,随机分成两组,PCS组行病人自控镇静,单次剂量0.3mg/kg,锁定时间2min;TCI组行靶控输注,术中维持镇静深度于OAA/S镇静评分3分。监测不同时点的镇静评分、双频谱指数(BIS)、边缘频率(95%SEF)、异丙酚靶浓度(CP)及血药浓度(Cm)、术中遗忘及镇静满意程度,并比较BIS、95%SEF及Cm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对镇静效果满意,PCS组镇静深度较浅,异丙酚用药量较TCI组少(分别为 2.5mg·kg-1·h-1与 3.8mg·kg-1·h-1,P<0.01),且个体差异明显。TCI组血药浓度平稳,并与靶浓度基本相符,术中及术后遗忘率较自控镇静组高(分别为31%与69%,P<0.01)。BIS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γ=0.73)较95%SEF及Cm高。结论 两种方法镇静效果均满意,但又各具特点。自控镇静体现了个体化给药原则,用药量较少,其合理的设置至关重要。靶控镇静的深度平稳且易于调控,遗忘良好,但由于其治疗窗较窄,需要有良好的监测。BIS是监测硬膜外麻醉中镇静深度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的治疗方法 ,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 方法 :对 2 2 7例ED病人分别采取心理治疗 (31例 )、雄激素补充 (30例 )、万艾可口服 (12 1例 )、心理治疗 +万艾可口服 (16例 )、比法尔尿道滴注 (8例 )和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 (2 1例 )等治疗。 结果 :治疗后 ,14 2例 (6 2 .6 % )病人勃起功能改善。其中心理治疗 12例 (38 7% ) ,雄激素补充治疗 9例 (30 0 % ) ,万艾可治疗 91例 (75 2 % ) ,心理治疗 +万艾可 13例 (81 3% ) ,比法尔 2例 (2 5 0 % ) ,海绵体注射治疗 15例 (71 4 % )。 结论 :ED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疾病 ,针对不同病人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有利于其接受高效、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超家族作为一组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对原始生殖细胞 (PGC)及生殖母细胞的发育过程也具有调节作用。该超家族中的TGFβ、骨形态形成蛋白 (BMP)、活化素、抑制素以及抗M櫣ller管激素 (AMH)均在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下游分子Smads蛋白参与了部分成员的信号转导。此外 ,TGFβ和AMH还对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凋亡具有促进作用。对这些作用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阐明雄性生殖系统早期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睾丸肿瘤的相关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