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26篇
  免费   2764篇
  国内免费   1825篇
耳鼻咽喉   162篇
儿科学   387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1483篇
口腔科学   429篇
临床医学   2960篇
内科学   2312篇
皮肤病学   213篇
神经病学   701篇
特种医学   1034篇
外科学   2025篇
综合类   692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959篇
眼科学   281篇
药学   3023篇
  33篇
中国医学   3211篇
肿瘤学   984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872篇
  2021年   1094篇
  2020年   1010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701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958篇
  2014年   1232篇
  2013年   1658篇
  2012年   2481篇
  2011年   2659篇
  2010年   2363篇
  2009年   1921篇
  2008年   1939篇
  2007年   1861篇
  2006年   1616篇
  2005年   1343篇
  2004年   827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602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总结针灸古代文献中窦汉卿针灸处方特点和规律,为研究窦汉卿学术思想以及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参考。对窦氏针灸处方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录入,建立窦汉卿针灸处方数据库,对处方中的腧穴进行频次分析,并采用Apriori算法分析处方用穴规律。共收录窦汉卿针灸处方446个,针灸处方最多用穴12个。治疗病种以内科病症、头面躯体痛症及五官科病症最多。窦汉卿所有处方中总共用穴205个,包括25个奇穴。窦汉卿针灸处方中关联程度较强的穴对有7组,分别为合谷-足三里、足三里-中脘、合谷-曲池、合谷-委中、曲池-肩井、委中-曲池和委中-足三里。选穴原则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为主;配穴方法以上下配穴、本经配穴和表里经配穴为主;注重刺灸法与腧穴的配合,注重针刺顺序。  相似文献   
992.
贾洪  徐静  轧春妹 《天津护理》2007,15(2):94-95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治疗肝病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无效病例。两组效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的方法治疗便秘,方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效果与灌肠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通过训练,还可教会患者自我施行,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一种自我保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贾健玮  周骏奥 《新中医》2021,53(21):100-103
目的:观察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中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 评分、Rivemead 运动指数(RMI) 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 评分、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 上肢) 及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量表(S-FMMFA 下肢) 评分变化,并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高于对照组83.61%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降低(P<0.05),ADL、RMI、BBS、S-FMMFA 上肢、S-FMMFA 下肢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NIHSS 评分较低(P<0.05),ADL、RMI、BBS、S-FMMFA 上肢、S-FMMFA 下肢评分均较高(P<0.05)。2 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冲十三味丸联合温热蜡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肢体活动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597G/A、-572G/C多态性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采用1对引物,2对荧光标记探针,结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和熔点曲线分析技术,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572G/C,-597G/A2个位点多态性。结果用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23名健康查体者进行检测,发现中国汉族人IL-6基因启动子区-572位点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GG,GC,CC型;-597位点仅发现4名为GA型,其余均为GG型,尚未发现从型。结论双重实时荧光PCR法简便快速,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准确、经济的特点,适合临床基因快速分型。  相似文献   
995.
胆碱能抗炎通路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抗休克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Wiggers法复制失 血性休克动物模型。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失血组(假Hem组)、失血性休克组(Hem组)、迷走神 经切断组(VGX组)、迷走神经电刺激组(STM组)、胆碱酯酶抑制组(THA组)和N受体拮抗组(α-BGT 组)。将左迷走神经远端连接刺激电极,于制模成功后即刻行电刺激(5 V、2 ins、1 Hz)12 min。颈总动脉置管连 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模型稳定后45 min测定各组动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肝组织核因 子-kB(NF-kB)含量。结果失血性休克动物的MAP持续处于低水平状态。与假Hem组比较。Hem组血浆 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NF-kB表达明显增强。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动物MAP迅速升高,血 浆TNF-α含量较Hem组显著降低(P均<0.01),肝组织NF-kB表达减弱。迷走神经离断后静脉注射胆碱 醣酶抑制剂四氢氨基丫啶(THA)可产生与电刺激迷走神经类似的作用。但电刺激前静脉注射N胆碱能受体 α7亚单位阻断剂(α-BGT),则可消除电刺激迷走神经的抗休克效应。结论 胆碱能抗炎通路具有潜在的抗失 血性休克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休克病程中过度的全身性炎性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益肾通络法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通络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99%,107/123)优于对照组(68.57%,48/70)(P<0.05);观察组尿浊、腰酸乏力、眼睑浮肿、肢体麻木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UT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BUN、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bA1c%低于对照组(P<0.01),血脂指标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通络法可改善糖尿病肾病肾虚络脉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UTP、HbA1c%、TC、TG、LDL-C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泻心胶囊对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症状、炎症因子、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泻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及炎症因子、血脂的变化。结果:心绞痛主要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心胶囊能够有效治疗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绞痛主要症状,降低ICAM-1、CRP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体外培养神经元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性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通过去除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和氧气(oxygen and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拟缺血缺氧,恢复糖氧供给模拟再灌流。再灌流时分三组加入不同浓度的EGB761观察其作用。噻唑盐比色法(MTT)测定细胞活性,碘化丙锭(PI)与Hoechst33258双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EGB761可减少缺糖缺氧/复糖复氧导致的神经元凋亡,提高因该损伤而下降的MTT值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Bax蛋白在EGB761处理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EGB761可拮抗缺糖缺氧/复糖复氧导致的神经元凋亡,并且该作用可能与诱导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结合中药薰洗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结合中药薰洗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18~45岁,中位数35岁;左侧11例,右侧8例;骨囊肿直径0.6~2.0 cm,中位数1.2 cm。术中完整取出骨软骨病灶并新鲜化处理硬化的囊壁后,在同侧股骨内侧髁非负重区钻取长度与受区深度相当的骨软骨柱,根据受区面积钻取1~2个,植入距骨内。术后2周拆线后开始中药薰洗,每日2次,每次30 min,4周为1个疗程,共薰洗2个疗程。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软骨组织修复磁共振观察(magnetic resonance observation of cartilage repair tissue,MOCART)评分评价距骨软骨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并在末次随访时依据踝关节AOF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踝关节镜检查见19例患者距骨骨软骨损伤病灶均位于距骨内侧肩部,其中15例位于中后部、4例位于前部。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和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距骨软骨MOCART评分,术前(3.1±0.9)分、末次随访时(6.5±0.8)分;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术前(4.9±0.5)分、末次随访时(1.2±0.7)分;踝关节AOFAS评分,术前(60.5±8.3)分、末次随访时(92.5±5.7)分;末次随访时,本组疗效优15例、良4例。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结合中药薰洗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可缓解踝关节疼痛、促进距骨软骨修复和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00.
达原饮是治疗湿邪伏于膜原证的代表方,首载于《温疫论》,为明代医家吴又可创制的治疫名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邪郁肺证的治疗中亦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基于“中华医典(V5.0)”软件及“中医古籍数据库”“国医典藏”数据库,以“达原饮”“达原散”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古籍原文进行标引整理、统计分析及考证,对“达原饮”从组成剂量、药味基原炮制、功能主治、制法服法及现代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古今文献收集与分析,以期为达原饮的现代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文献参考依据。结果发现组成上,多数医籍依照原方药物组成,部分医籍在“芍药”“草果”两味药的记载有区别;剂量上,总体变化不大,差异主要见于“草果”一味药;炮制上,历代文献记载本方组成药味均未明确特殊炮制要求,建议生品入药;制服法上,历代医籍大多遵原书,部分医籍记载以生姜为引,部分医籍在煎煮水量及服药时间上有变化;功效主治上,原书记载达原饮“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后历代医籍记载治疗疾病包括“瘟疫”“疫疟”“温疫”“时疫”等,主治主要围绕“疫病”,以邪伏膜原为病机,以发热为表现的各类疾病;临床应用上,古代医家多以“发热”“舌上白苔如积粉”为本方应用的重要指征,现代医家将达原饮广泛运用于发热及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疾病及皮肤病、儿科疾病,同时对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