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2篇
  免费   2767篇
  国内免费   1825篇
耳鼻咽喉   162篇
儿科学   387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1483篇
口腔科学   429篇
临床医学   2960篇
内科学   2312篇
皮肤病学   213篇
神经病学   701篇
特种医学   1034篇
外科学   2026篇
综合类   6930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959篇
眼科学   281篇
药学   3024篇
  33篇
中国医学   3211篇
肿瘤学   984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875篇
  2021年   1095篇
  2020年   1010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701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958篇
  2014年   1232篇
  2013年   1658篇
  2012年   2481篇
  2011年   2659篇
  2010年   2363篇
  2009年   1921篇
  2008年   1939篇
  2007年   1861篇
  2006年   1616篇
  2005年   1343篇
  2004年   827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602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41.
目的:报道心房耳尖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临床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对7例[男性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4.8±7.9)岁]房速患者进行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三维电解剖(Carto)标测系统,确定房速病灶的起源部位和指导经导管射频消融。结果:7例房速均为持续性发作(5~432个月,中位数96个月),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房速起源于右心房耳尖部(1例)和左心房耳尖部(6例),呈局灶性和异常自律性增高机制。7例房速均消融成功,无并发症。随访7~28个月(中位数15个月),无一例房速复发。结论:心房耳尖部房速表现为持续性发作和异常自律性增高机制。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可提高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和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42.
目的 :研究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机制及粉防已碱 (Tet)对 VSMC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 (TU NEL )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球囊损伤内皮后 VSMC凋亡及 bcl- 1,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增生 ,血管中膜和内膜出现细胞凋亡。 Tet可明显促进 VSMS凋亡、降低球囊损伤后内膜及中膜厚度、增加管腔面积 (P<0 .0 5 ) ,促进 bax蛋白的表达、抑制 bcl- 2蛋白的表达 (P<0 .0 5 )。结论 :bax,bcl- 2参与了球囊损伤内皮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 ,Tet增加 VSMC细胞凋亡 ,防止血管再狭窄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trans- (± ) - 3,4 - dichloro- N- methyl- N - [2 - (1- pyrrolidinyl) cyclohexyl]- benzeneacetam ide (U 5 0 4 88H)是κ阿片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实验观察静脉注射 U 5 0 4 88H (10 mg/ kg) 2 4 h后对心脏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及其细胞内机制。方法 :1采用离体灌流的大鼠心脏模型 ,通过局部缺血 /再灌注 ,以心脏梗死面积作为心脏损伤的判定标准 ,观察 U 5 0 4 88H预处理 (U P)对心脏的延迟性保护作用。 2采用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模型 ,通过代谢抑制(metabolic inhibition,MI) ,观察 UP对心肌细胞内静息 Ca2 + 和电诱导 Ca2 + 瞬变的影响。结果 :1U P可显著降低心脏梗死面积 ;2 U P的大鼠心肌细胞在 MI时 ,心肌细胞内静息 Ca2 + 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3U P的大鼠心肌细胞在 MI时 ,心肌细胞电诱导 Ca2 + 瞬变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上述作用均可被 U P前 10 min腹腔注射κ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阻断剂 nor- binaltorphim ine (10 m g/ kg)阻断。结论 ::U 5 0 4 88H可通过刺激κ阿片受体产生延迟性的心脏保护作用 ,此作用与心肌细胞内的 Ca2 + 稳态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正常糖(NG)、高糖(HG)及HG 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培养大鼠系膜细胞。以RT-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ICAM-1蛋白的浓度。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HG组ICAM-1/GAPDH吸光度是NG组的2.9倍(P<0.01)。5μmol/L及20μmol/L罗格列酮均可显著抑制ICAM-1 mRNA的表达。HG刺激系膜细胞1 h可使NF-κB活性增强2.5倍(P<0.01),高糖诱导的NF-κB的活化可被罗格列酮(20μmol/L)所抑制(0.8±0.2vs2.5±0.3,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途径降低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45.
目的建立应用MRI测量股部脂肪分布和含量的方法,初步探讨中国人群中股部脂肪分布和含量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上海地区糖耐量正常者,其中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各15例。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价其胰岛素敏感性并用MRI测定股部脂肪分布和含量。结果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肥胖组股部皮下脂肪[(176.7±21.6)cm~2 vs(115.0±12.8)cm~2,P<0.05],筋膜下脂肪[(75.4±4.4)cm~2 vs(57.5±4.7)cm~2,P<0.01],肌间隙脂肪[(28.3±3.2)cm~2 vs (14.5±1.1)cm~2,P<0.01]明显增多,且胰岛素敏感性(稳态期葡萄糖利用率)显著降低[(4.54±0.43) cm~2vs(7.88±0.75)cm~2,P<0.01]。在股部脂肪分布中,股部筋膜下脂肪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最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股部筋膜下脂肪增加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因素。结论股部脂肪分布与含量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其中股部筋膜下脂肪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94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手术组、治疗组)。手术组及治疗组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左侧颈总动脉,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治疗。术后4h,1d和7d,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2周后取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计算内膜面积(NIA)、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A)、管腔狭窄指数(SI)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结果罗格列酮能抑制损伤动脉新生内膜的形成,抑制NF-κB的蛋白表达,降低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抑制损伤血管的炎症反应,减轻损伤血管的再狭窄。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996年以来行冠状动脉造影的AMI患者126例,根据有无侧支循环形成分为A组(无侧支循环组)n=69例、B组(有侧支循环组)n=57例。比较两组间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结果(1)B组院内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B组患者因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比例略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心脏破裂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存活患者出院时,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对人心房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方法 :对 86例住院进行电生理检查和 (或 )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出现自发或诱发的 AVNRT和 AVRT患者 ,分别于 AVNRT和 AVRT发生前及发生终止后在 5 0 0 ,4 0 0和 30 0 ms等不同基础周长下测量心房 ERP。结果 :阵发性 AVNRT和 AVRT持续时间分别为 14± 6 m in及 14± 7min。AVNRT和 AVRT终止后即刻心房 ERP缩短 ,与各自心动过速前相比均 P<0 .0 1。该缩短改变可以在 5 m in内恢复。结论 :阵发性 AVNRT和 AVRT可以使人心房 ERP缩短 ,造成短暂心房电重构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了解14岁以下农村儿童非致死性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为当地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菏泽市东明县乡镇4所中小学及2所幼儿园的儿童475名为调查对象进行自拟问卷调查, 数据经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的475名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40%。碰撞(20.53%)、跌落(18.95%)、中毒(13.68%)为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类型的前三位。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在家中(25.3%)和休闲活动场所(23.7%), 发生部位以上肢和头面部为主, 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中致残占3.1%。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性格以及是否留守儿童是农村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伤害组家长的意外伤害认知低于非伤害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52, P<0.05)。结论 菏泽市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 伤害类型以跌落、碰撞为主;影响儿童意外伤害的因素以家长的文化程度及对伤害的认知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50.
贾维敏  张志 《现代保健》2014,(25):65-67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3年2-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之治疗前显著上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则均出现显著下降的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变化幅度较之对照组更加明显,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