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8篇
  免费   1988篇
  国内免费   1387篇
耳鼻咽喉   326篇
儿科学   401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1245篇
口腔科学   366篇
临床医学   2403篇
内科学   1755篇
皮肤病学   223篇
神经病学   496篇
特种医学   916篇
外科学   1720篇
综合类   6006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2418篇
眼科学   223篇
药学   2534篇
  34篇
中国医学   2044篇
肿瘤学   915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672篇
  2021年   840篇
  2020年   719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427篇
  2015年   732篇
  2014年   930篇
  2013年   1301篇
  2012年   1998篇
  2011年   2037篇
  2010年   1945篇
  2009年   1634篇
  2008年   1731篇
  2007年   1635篇
  2006年   1505篇
  2005年   1135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486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脉冲式电磁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影响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脉冲式电磁辐射(EMR)对大鼠血脑屏障(BBB)影响的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伊思蓝静脉注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脉冲次数的EMR辐照对大鼠BBB开放的影响。结果 伊思蓝在EMR诱发的大鼠BBB开放局部呈现荧光斑;随着EMR脉冲次数(0~200次)的增加,荧光斑数量增加、面积增大;荧光斑在EMR组全脑的分布,以皮质、丘脑、下丘脑、小脑、尾壳核和延髓较多。结论 不同脉冲次数EMR诱发大鼠BBB开放程度不同,随脉冲次数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200次时达开放高峰,皮质区BBB开放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2.
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宾馆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污染情况。方法:于2001年8月采集W市2家宾馆和4家医院的中央空调冷却塔水样,过滤空调冷却水的滤膜经盐酸处理后其处理液接种于GVPC平板,烛缸培养后选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并以PCR方法鉴定。结果:W市2家医院及1家星级宾馆的中央空调冷却塔水中分离到5株军团菌,2株为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2株为嗜肺军团菌血清5型(Lp5)。结论:应加强对医院、宾馆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3.
应用因特网对SARS病毒M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预测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EMBOSS软件结合Hopp&woods亲水性参数、Janin可及性参数、极性参数、柔韧性参数及二级结构方案对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B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并用吴玉章等已建立的B细胞表位预测方法进行评述。结果:SARS冠状病毒M蛋白B细胞识别的表位可能位于第3~13和153~166位氮基酸等区域内或附近,这2个被预测的表位均含有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结论:该研究对应用合成肽抗原进行SARS早期诊断研究及相关抗体的制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纪泉  路奎元  郭志斌 《中国骨伤》2003,16(7):442-442
患者女,33岁,农民.因右膝关节疼痛8年、右髋部腹股沟区疼痛6年、加重半年于2001年12月入院.起病以来无发热、消瘦,无嗜酒史及糖皮质激素服用史,无外伤史.在外院曾诊断为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于1999年诊断为右髋关节结核后口服抗痨药物半年,因症状无好转自行停药.入院前行走100米后即感右髋疼痛.……  相似文献   
105.
淋巴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运用透射电镜对淋巴瘤标本进行观察 ,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及光镜、免疫组化标记进行对比研究 ,以探讨电镜技术在淋巴瘤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 72例淋巴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观察 ,4 9例进行免疫组化标记。 结果 :72例淋巴瘤中有 6 7例电镜肯定了光镜的诊断 ,有 5例电镜检查提供了新的病理形态改变信息。 结论 :通过淋巴瘤超微结构特征的观察 ,为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形态学依据。电镜技术具有补充光镜、免疫组化的观察及辅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更为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方法559例HFRS患者血清同时采用免疫滴金法(colloidal gold immuno-dot assay,CGID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抗HFRS-IgM),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IFAT)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抗HFRS-IgG).101例HFRS患者分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50例用苦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口服液,对照组51例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注射液,针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结果559例HFRS患者血清,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M,阳性396例(70.8%);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G,阳性489例(87.5%).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退热天数、主要症状和体征缓解天数相似(P>0.05);肾功能恢复天数,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1);在越期方面,治疗组越休克期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CGIDA法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分别与ELISA法及IFAT法对照,均有简便、快速、特异、灵敏之优点,检测抗HFRS-IgM,CGIDA法敏感性差于ELISA法,但是无假阳性;检测抗HFRS-IgG,CGIDA法的灵敏度高于IFAT法.苦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口服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注射液相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前者优于改善休克情况,后者强于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提高对先灭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睾丸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先天性肾上隙皮质增生伴睾丸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患者资料。患者,男,25岁。以双侧睾丸结节就诊。查体见双侧睾丸、附睾结节感,右睾丸增大,表面凹凸不平,质地硬。实验审检查睾酮(T)18.7nmol/L、17α-羟化酶(17α-(OH)P)〉20.0ng/ml、快速ACTH兴奋试验阳性、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B超提示双睾丸弥漫性病变合并部分占位,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睾丸活枪结果为间质细胞增生结节,免疫组化α-inhibin(+)。结果结合病史、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先大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睾丸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口服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40mg/d,2周后30mg/d维持治疗,8个月后超声检查双侧睾丸结节消退。随访2年,肿物无复发。结论双侧睾丸肿块应结合病史和内分泌检查除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睾凡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经口服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激素敏感型睾丸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可以消退。  相似文献   
109.
Background This study researched the electric impedance properties of breast tissue and demonstrated the differentcharacteristic of electrical impedance scanning (EIS) images.Methods The impedance character of 40 malignant tumors, 34 benign tumors and some normal breast tissue from 69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surgery was examined by EIS in vivo measurement and mammography screening, with aseries of frequencies set between 100 Hz-100 kHz in the ex vivo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Results Of the 39 patients with 40 malignant tumors, 24 showed bright spots, 11 showed dark areas in EIS and 5showed no specific image. Of the 30 patients with 34 benign tumors there were almost no specific abnormality shown inthe EIS results. Primary ex vivo spectroscopy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ivity of various breast tissue take thefollowing pattern: adipose tissue>cancerous tissue>mammary gland and benign tumor tissue.Conclusion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properties between cancerous tissue andhealthy tissue. The impedivity of benign tumor is lower, and is at the same level with that of the mammary glandulartissue. The distinct growth pattern of breast lesions determined the different electrical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in theEIS results.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索如何抑制嗜酸细胞的趋化作用,选择β-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4(MIP4)的突变性(Met-MIP4)作为趋化因子受体3的拮抗剂,将Met-MIP4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设计MIP4基因的PCR引物并进行氨基酸突变,将MIP4N末端的丙氨酸突变为蛋氨酸,以正常人肺酸突变,将MIP4N末端的丙氨酸突变为蛋氨酸。以正常人肺cDNA文库为模板,PCR方法获取Met-MIP4基因,克隆入载体pUC19,测序验证序列已得到突变,将正确的基因插入到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4T中,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 PCR产物为220bp左右的片段,连接入pUC19质粒后测序验证获得正确突变,构建的pGEX-4T融合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有大小约34kU的新生融合蛋白表达。结论 成功突变并克隆了β-趋化因子MIP4基因,SDS-PAGE表明,与GST融合的Met-MIP4突变体已得到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