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05篇
  免费   4702篇
  国内免费   3083篇
耳鼻咽喉   461篇
儿科学   394篇
妇产科学   331篇
基础医学   3940篇
口腔科学   654篇
临床医学   5193篇
内科学   5106篇
皮肤病学   494篇
神经病学   1788篇
特种医学   18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011篇
综合类   8732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051篇
眼科学   936篇
药学   4663篇
  38篇
中国医学   2955篇
肿瘤学   2995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859篇
  2022年   1996篇
  2021年   2642篇
  2020年   2081篇
  2019年   1552篇
  2018年   1574篇
  2017年   1574篇
  2016年   1348篇
  2015年   2093篇
  2014年   2484篇
  2013年   2551篇
  2012年   3380篇
  2011年   3675篇
  2010年   2644篇
  2009年   2158篇
  2008年   2362篇
  2007年   2316篇
  2006年   2058篇
  2005年   1894篇
  2004年   1236篇
  2003年   1047篇
  2002年   901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641篇
  1999年   622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01.
短效催眠药唑吡坦和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两种短效催眠药唑吡坦和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 ,为在应急条件下对飞行员服用该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8名受试者 ,采用三阶段交叉双盲给药设计方法 ,分别交叉服用三唑仑 (0 .2 5mg)、唑吡坦 (10mg)、安慰剂 ,每次间隔 1周 ,在服药前 1h及服药后1、2、3、4、6、8、10h分别进行一组前庭功能测试 ,包括视动性眼震 (OKN)、前庭眼动反射 (VOR)、前庭眼动反射固视抑制 (VOR -Fix)、视前庭眼动反射 (VVOR)。结果 :与安慰剂组比较 ,服用唑吡坦和三唑仑后均能显著降低VOR、OKN、SPT增益 ,在服药 2h后降到最低〔VOR :(0 .5 1± 0 .0 4 ) ,(0 .5 2± 0 .0 5 )vs (0 .6 7± 0 .13) ;OKN :(0 .32± 0 .0 2 ) ,(0 .6 2± 0 .0 6 )vs (0 .82± 0 .0 7) ;SPT :(0 .71± 0 .14 ) ,(0 .6 6± 0 .0 6 )vs (0 .93± 0 .0 3)〕。其中唑吡坦对OKN增益的降低要强于三唑仑 ,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不长 ,在服药 6h后即消失。两种短效催眠药对VVOR增益、SPT相位及VOR -Fix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唑吡坦及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对人体的空间定向及平衡能力无残留后遗效应  相似文献   
102.
应用以化学交联法制备的布鲁氏菌16M抗原-羧化胶乳制剂的羧化胶乳凝集试验(LAT)、试管凝集试验(S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半胱氨酸凝集试验(CYT),对在四省布鲁氏菌病疫区收集的部分人、畜血清中布氏菌抗体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表明,LAT较之RBP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与SAT相比,无论阳性或阴性符合率均较一致。另外,LAT可检测血清中IgG、IgM两类布氏菌特异性抗体。因而本试验对人、畜布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敏感和简便的优点,更宜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槲皮素磷酸酯钾对实验性心肌梗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v10~20mg/kg(木解)皮素磷酸酯钾使兔急性心肌梗塞范围明显缩小,ST段明显降低,并能对抗冠脉结扎后引起的血清CPK含量增加及心律失常,这些作用与普萘洛尔相似。但iv40mg/kg后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4.
hNa_v1.8mRNA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痛支神经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河脉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Navl.8 mRNA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痛支神经中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照,检测5例原发性TN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痛支神经、2例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正常耳大神经和肌肉组织中hNavl.8 mRNA的表达。结泉:hNavl.8 mRNA在TN患者痛支神经中有明显表达,而在正常耳大神经及肌肉组织中均无表达。结论:hNavl.8 mRNA在三叉神经痛支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TN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5.
大动脉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大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大动脉病变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腹主动脉瘤 3例 ;降主动脉夹层破裂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椎骨破损 2例 ;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 2例 ;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空肠曲瘘并消化道大出血 1例 ;腹主动脉瘤破裂并休克 5例 ,腹主动脉外伤后破裂 3例 ;腹主动脉瘤和 /或并单或双侧髂动脉瘤2 1例 ;髂动脉瘤 6例 ;股动脉瘤 9例 ;髂或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2 1例 ;右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起始部破裂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 1例 ;左或右锁骨下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 3例 ;颈动脉瘤 2例 ,颈动脉假性动脉瘤 7例。行人工血管置换治疗 71例 ,自体静脉修补 3例 ,动脉破口修补术 12例。结果 术中及术后 3 0d死亡率为 3 .5 % ( 3 /86)。随访 73例 ,随访时间 1个月至 5年 ,除 1例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瘘患者已死亡外 ,余均生存良好。结论 大动脉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一种十分有效和经济实用的方法 ,在技巧等方面的改进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6.
多层面CT重建诊断中央大气道良性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多层面CT三维重建诊断中央大气道良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多层面CT对 3 5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 (解剖性异常 5例 ,炎症性病变 18例及其它 12例 )扫描 ,并全部完成三维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和仿真内窥镜检查。所有病例第一次读片时仅有横断面图像 ,第二次读片时增加重建图像。结果 :三维重建帮助 4例横断面漏误诊的解剖性异常获得确诊 ,16例炎症性病变进一步详细显示 ,2例气管支气管裂伤明确范围和程度 ;虚拟内窥镜帮助 5例横断面上不能确诊的痰液获得确诊。结论 :CT三维重建可用于解剖性异常和痰液的诊断 ,对其它良性疾病主要是对病变的另一种形式的进一步显示。  相似文献   
107.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林格氏溶液的容量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确定全麻复合硬膜外时麻醉林格氏溶液的容量动力学模型参数,评价硬膜外复合全麻对晶体液扩容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组Ⅰ麻醉诱导前行扩容治疗,组Ⅱ硬膜外复合全麻诱导后行扩容治疗。扩容采用30ml/kg乳酸钠林格氏溶液(LR)恒速输注,30min内输完,输注LR开始后90min内每5min测定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并记录总尿量及血液动力学数据。用容量动力学数学模型和物质守恒定律处理数据,获得结果。结果 组Ⅱ容量增加量、容量扩张效率、输注结束时液体保留率均高于组Ⅰ(P〈0.05)。一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组Ⅰ目标容积(V)和清除率(k1)均大于组Ⅱ(P〈0.05)。二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组Ⅱ的V1、k1、k1均高于组Ⅱ(P〈0.05)。扩容后组Ⅱ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均小于组Ⅰ(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提高晶体液的容量扩张效率。  相似文献   
108.
一种新的正交参数选优法及其在非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线性回归分析是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用来估计数学模型参数的方法,该方法能否顺利运用与参数初始值的选择有极大关系。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正交参数选优法——阻尼正交表法,它不仅可以保证非线性回归分析算法的顺利收敛,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后者的收敛速度,进而极大改善非线性回归分析算法的应用性能。本研究的数值试验及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应用实例表明,作为对传统正交参数选优法的一种改进,阻尼正交表法在科学与工程计算或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痉挛(Modified Electrocnvulsive therapy,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给予次数的关系。方法将6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按治疗次数随机分为两组,进行MECT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治疗次数≥6次组,显效率为83.3%,次数〈6次组显效率为76.7%,两者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ECF安全性高,有一定疗效,与治疗次数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 5-Aminoisoquinolinone, a water-soluble, potent inhibitor of the activity of poly (adenosine 5'-diphosphate ribose) polymera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issue injury associated with ischa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inflammation by inhibiting the activity of poly (adenosine 5'-diphosphate ribose) polymerase and the expression of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such as ICAM-1, P-selectin et al. But how about it in the tumor is not clear.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5-Aminoisoquinolinon on the adhesion of colon carcinoma line HT-29 cells to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and the effects of 5-Aminoisoquinolinon on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P-selectin and the activity of poly (adenosine 5'-diphosphate ribose) polymerase in colon carcinoma HT-29 cells. Methods: The adhesion of HT-29 cells to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as detected by adhesive experiment. Immunocytochemically Streptavidin-Peroxidase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P-selectin and Poly (adenosine 5'-diphosphate ribose)( the product of poly (adenosine 5'-diphosphate ribose) polymerase activ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adhesion assay of HT-29 cells to HUVEC showed that the OD570 value in each 5-AIQ-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AIQ-untreat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P-selectin and Poly (adenosine 5'-diphosphate ribose) was significant lower in 5-Aminoisoquinolinone-treated HT-29 cell group than that in 5-Aminoisoquinolinoneuntreated groups. Conclusion: The data suggest that 5-Aminoisoquinolinone can inhibit the adhesion of HT-29 cells to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5-Aminoisoquinolinone also can inhibit poly (adenosine 5'-diphosphate ribose) polymerase activation and the expressions of ICAM-1 and P-selectin in HT-29 cells. 5-Aminoisoquinolinone probably contributes to the prevention of tumor cell metastasis.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