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94篇
  免费   8866篇
  国内免费   5991篇
耳鼻咽喉   966篇
儿科学   1730篇
妇产科学   965篇
基础医学   10875篇
口腔科学   1872篇
临床医学   13603篇
内科学   14070篇
皮肤病学   1622篇
神经病学   4630篇
特种医学   42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9345篇
综合类   21374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9961篇
眼科学   2364篇
药学   11588篇
  83篇
中国医学   6230篇
肿瘤学   6928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954篇
  2022年   2495篇
  2021年   3460篇
  2020年   2713篇
  2019年   2300篇
  2018年   2448篇
  2017年   2619篇
  2016年   2690篇
  2015年   4250篇
  2014年   5556篇
  2013年   6080篇
  2012年   8842篇
  2011年   9374篇
  2010年   7368篇
  2009年   6407篇
  2008年   7421篇
  2007年   7390篇
  2006年   6836篇
  2005年   6101篇
  2004年   4809篇
  2003年   4943篇
  2002年   3892篇
  2001年   3110篇
  2000年   2418篇
  1999年   1606篇
  1998年   909篇
  1997年   978篇
  1996年   648篇
  1995年   568篇
  1994年   476篇
  1993年   319篇
  1992年   348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174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142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41篇
  1976年   37篇
  1973年   27篇
  1970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8F-FDG PET/CT在探查腹膜转移性肿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探查腹膜转移瘤的价值。方法:39例有腹部原发恶性肿瘤手术史患者行PET/CT首次和延迟扫描,在PET/CT图像上记录病灶大小、分布,结果与常规CT比较。测量62个病灶和对照组32例腹部无病变患者的肠管SUVmax。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和肿瘤标记物随访作出最后诊断。结果:最终确认39例中31例腹膜转移瘤,病灶均为结节状或沿腹膜条片状分布,多位于肝脏周围和盆腔腹膜,其他部位腹膜少见。PET/CT漏诊的4个病灶主要位于肝脏周围,1例因化疗不久病灶FDG低摄取而漏诊,因此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87.1%。CT仅检出12例转移瘤。转移瘤SUVmax明显高于对照组肠管SUVmax(P=0.0000)。结论:18F-FDG PET/CT能够较CT更早、更多地检出腹膜转移瘤,病灶体积小、位于基础摄取较高的肝脏周围是漏诊主要原因,而结合原发肿瘤病史和肿瘤标记物检查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92.
肝腺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腺瘤的螺旋CT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确诊的9例10个肝腺瘤的螺旋CT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表现。结果9例10个肝腺瘤的平扫及增强螺旋CT表现如下:病变边界光滑清晰,无明显分叶。位于肝右叶7个,左叶3个。平扫呈等密度1个,均匀略低密度4个,不均匀低密度2个,混杂密度3个。4个病灶周围环以低密度假包膜,包膜完全2个,不完全2个。2个病灶诊断为急性出血,1个为亚急性出血,4个病灶中心可见坏死,2个病灶内可见脂肪变性。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除出血、坏死和脂肪变性部分呈均匀明显强化8个,有2个病灶肿瘤实质部分呈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4个病灶周围包膜平扫和动脉期呈低密度,门脉期或延迟期呈轻度强化。结论螺旋CT特别是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腺瘤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究家属联动干预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术后采用的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A组(56例)、B组(42例)。其中,B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护理,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使用家属联动干预模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FM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分别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差异,并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2)干预1个月后,2组患者的FMA、Barthel、GSES评分均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94.
患者,男,67岁。鼻部增生性斑块4个月,有外伤史。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可见真菌孢子,真菌镜检可见硬壳小体,真菌培养与菌种鉴定为卡氏枝孢瓶霉。予伊曲康唑、热敷治疗,患者治疗第1个月后原皮损部位出现的增生性皮疹,继续原治疗方案3个月,增生性皮疹萎缩,基本痊愈。出现增生性皮疹的原因猜测为伊曲康唑治疗后,皮损部位的真菌细胞膜功能受损,大量异种蛋白被机体识别,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反应,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全凭静脉与吸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丙泊酚、地氟烷、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随机分成三组:丙泊酚组、地氟烷组、七氟烷组。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监测躁动发生前后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地氟烷组和七氟烷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1.03%和33.33%,高于丙泊酚组的3.33%(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躁动发生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心率在躁动发生后明显增快(P〈0.05)。结论地氟烷、七氟烷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泊酚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996.
We previously isolated an HSV-1 mutant, KOS-NA, that contains two non-synonymous mutations in UL39. One of the mutations, resulting in an R950H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in ICP6, renders KOS-NA severely neuro-attenuated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s HSV-1 latency. Vaccination of mice with KOS-NA prior to corneal challenge provides significant protection against HSV-1-mediated eye diseases even at a very low immunizing dose, indicating its utility as a vaccine scaffold. Because KOS-NA contains a neuro-attenuating mutation in a single gene, we sought to improve its safety by deleting a portion of the UL29 gene whose protein product, ICP8, is essential for viral DNA replication. Whereas KOS-NA reduced replication of HSV-1 challenge virus in the corneal epithelium and protected mice against blepharitis and keratitis induced by the challenge virus, KOS-NA/8- and an ICP8- viru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efficacious except at higher dos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apacity to replicate, even at significantly reduced levels compared with wild-type HSV-1, may be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an effective vaccine. Means to improve safety of attenuated viruses as vaccines without compromising efficacy should be sought.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干预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代谢组学产物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代谢产物信息来源于前期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代谢产物ID号、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参与通路条数的注释采用KEGG数据库和HMDB数据库,代谢产物路径分析采用MetaboAnalyst4.0通路分析软件.结果:代谢产物路径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心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经验。方法对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病例中,痊愈出院17例(81%),死亡1例(4.8%),死亡原因为胆汁性腹膜炎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3例术后晚期胆管狭窄患者,经单纯的ERCP扩张并置支架内引流,效果不佳,自动放弃手术治疗。术后存活的17例患者中,术后1年有3例出现胆管炎反复发作,影像学证实为胆管再狭窄,经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提高对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认识和术中细致的解剖是预防的关键。胆管空肠吻合术是医源性胆管损伤或损伤性胆管狭窄的修复重建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再灌注期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onoclonal antibody,简称VEGFmAb)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8只分为两组(每组n=9)。C组:实验对照组,常规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V组:VEGFmAb处理组:在再灌注期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抗。于术后2h、24h分别取血测肝功能,术后24h切取缺血肝叶检测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简称HSP70)RT-PCR表达、肝病理组织学改变,观察生存状态1周。结果与C组比较,V组HSP70的RT-PCR表达未见明显改变;V组ALT、AST在术后明显下降,肝病理组织学改变有所减轻,1周生存率提高(55.56%vs0)。结论再灌注期使用VEGFmAb有助于减轻大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