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4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4篇
肿瘤学   3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6篇
  1966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71.
Ionic perturbations occur during 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 (SD), a phenomenon implicated in migraine pathophysiology.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0.2,2 and 20 mg kg−1 iv ( n =4) furosemide on cortical direct current (d.c.) potential, cerebrovascular laser Doppler flux (rCBFLDF), artery diameter and NO concentration in the parietal cortex of the anaesthetized cat during repetitive SD. In vehicle treated animals ( n =4), SD activity was sustained for 50 1.8 min. However, duration of SD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en compared to vehicle to 39 6.6 ( n =4), 3.1 8.3 ( n =4) and 27.3 11.3 min ( n =4), at 0.2, 2 and 20 mg kg−1 iv furosemide respectively.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inhibition of SD d.c. activity by furosemide may be through alterations in cortica ion buffering capacity or inhibition of cell swelling in neurones or glia. These mechanisms may represent potential novel drug targets in future migraine therapy.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表达FasL的猪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在同种异体内的生长状况和免疫排斥反应。方法:实验于2002-09/2004-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进行。①分离制备猪软骨细胞。②制备FasL 软骨细胞,构建重组pGCEN-FasL反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分泌pGCEN-FasL病毒颗粒的PA317细胞克隆,选择高滴度的病毒液,感染猪软骨细胞。再经过G418筛选获得FasL 的软骨细胞克隆,扩增培养。③FACS检测FasL的表达,应用JAM试验测定FasL 的软骨细胞诱导Fas 的Jurkat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的凋亡率。同时制备转染pGCEN反转录病毒空载体的软骨细胞为对照。④取FasL 的软骨细胞与可注射性生物材料PluronicF127混合,注射于同种异体猪的腹壁皮下。在第4,5周取材,通过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软骨细胞生长和免疫排斥反应。结果:①经转染的软骨细胞表面FasL的表达率为57%。②FasL 的软骨细胞具有明显诱导Fas 细胞和活化的同种异体T细胞的凋亡,最大的凋亡率分别为53.41%,30.38%(效/靶=10∶1),对照组分别为32.27%,13.16%(效/靶=10∶1)。③组织工程化猪软骨结节的结构与正常软骨组织基本一致,可见清晰的软骨凹陷和软骨膜,仅细胞排列较正常软骨略显混乱、不均匀现象。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FasL 的组织工程化猪软骨结节的Ⅱ型胶原蛋白分布均匀,形状清楚,与正常软骨比较基本一致。⑤第5周的软骨细胞表面的FasL分子表达明显,周围的炎性细胞浸润相对较少。而对照组的软骨细胞周围可见到大量浸润的炎性细胞。结论:成功构建FasL 软骨细胞并有效表达,抑制免疫排斥反应,为建立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的免疫耐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73.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5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羟磷灰石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骨密度的变化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①对象:选择2004-05/2006-02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89例。男80例,年龄(69.21±8.87)岁,女109例,年龄(67.14±8.85)岁。②分组:按年龄分为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4个组,按体质量指数分为<18.5,18.5~23.9,24.0~27.9,≥28.0kg/m2,即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4个组。③评估:用国产HK-2000QCT骨矿密度测定校验体模系统测定腰椎L1~3骨密度,分别探讨年龄和体质量指数与QCT骨密度的关系。结果:①男女两组5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QCT测定的L1~3骨密度和T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二者与年龄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1)。②女性患者在60~79岁之间骨密度下降速率与相同年龄男性比较更快。③按体质量指数分组,消瘦组骨密度和T值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P<0.05)和超重组(P<0.01),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降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消瘦患者比正常体质量和超重患者骨密度降低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