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50篇
  免费   6992篇
  国内免费   3371篇
耳鼻咽喉   434篇
儿科学   962篇
妇产科学   335篇
基础医学   3789篇
口腔科学   1346篇
临床医学   7641篇
内科学   5149篇
皮肤病学   545篇
神经病学   1151篇
特种医学   2300篇
外科学   5469篇
综合类   17240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预防医学   8149篇
眼科学   733篇
药学   7804篇
  71篇
中国医学   6146篇
肿瘤学   2630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985篇
  2023年   1067篇
  2022年   2087篇
  2021年   2578篇
  2020年   2263篇
  2019年   1290篇
  2018年   1255篇
  2017年   1679篇
  2016年   1287篇
  2015年   2362篇
  2014年   3146篇
  2013年   3984篇
  2012年   5471篇
  2011年   5868篇
  2010年   5525篇
  2009年   4950篇
  2008年   5033篇
  2007年   4752篇
  2006年   4196篇
  2005年   3292篇
  2004年   2335篇
  2003年   1910篇
  2002年   1426篇
  2001年   1263篇
  2000年   983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创伤性鼓膜穿孔自然愈合及贴膜修复对穿孔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07-06-2009-03共112例创伤性鼓膜穿孔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自然修复(自然愈合组,57例)及贴膜处理(贴膜组,55例),内镜下动态观察穿孔愈合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贴膜组55例,失访9例,穿孔边缘肉芽增生36例,小、中、大穿孔愈合率分别为100.00%、90.48%、93.33%,愈合时间分别(9.0±2.8)d、(13.0±2.6)d、(22.0±4.7)d。自然愈合组57例,失访11例,小、中、大穿孔愈合率分别为91.67%、95.24%、84.62%,愈合时间分别为(11.0±3.7)d、(24.0±3.8)d、(36.0±2.1)d,其中,5例上皮错向移行,2例手术。2组中、大穿孔愈合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创伤性鼓膜穿孔贴膜处理可促进穿孔缘水肿、肉芽增生,加速穿孔愈合,肉芽增生程度与愈合时间密切相关;自然愈合过程上皮错向移行可抑制穿孔愈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初步了解广东省听障幼儿康复教师的专业水平现状.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参加广东省康复教师资格认证班学员的基本资料与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东省听障幼儿康复教师专业水平整体偏低,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同专业背景康复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地区康复教师的专业水平差异显著.结论 师资管理、工资待遇、专业培训等因素制约了康复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993.
急性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能够缩短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疗程,降低耳廓畸形发生率且具个体化的局部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 989年4月~2010年2月我科诊治的25例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临床资料.除进行抗生素治疗外,局部治疗方法包括清创术后重新行耳甲腔成行术;脓腔穿刺置静脉留置针进行持续负压引流;清创后创腔置管引流.结果 自定义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994.
发绀是儿科常见症状,按发病机制不同,分为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及变性血红蛋白血症3类.发绀的诊断有赖于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资料的综合分析;治疗目的是改善缺氧症状,保证重要器官的供氧;预后与病因密切相关.现就发绀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初步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处于骨髓清空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305次血小板输注情况,观察患儿性别、所患疾病、移植类型及血小板库存天数与调整后的血小板计数增加值校正指数(aCCI)和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女性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优于男性(F=2.1...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儿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单核甘酸多态(MTHFR 677C→T及1298 A→C突变)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收集176例ALL患儿以及与其匹配的170例对照者外周血,通过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SNaP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型.结合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儿童ALL发病风险的影响及与临床危险度的相关性.结果 MTHFR C677T位点和MTHFR A1298C位点的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兼具二种突变的基因型677CT/1298AC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在临床危险度分型及复发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HFR 677基因型TT在标危组中占43.0%,高于中危、高危及复发组的频率(P < 0.01).MTHFR 677基因型CC在标危组中占24.0%,低于中危、高危及复发组的频率(P < 0.05).结论 MTHFR 677基因型与儿童ALL的临床危险度分型和复发相关.MTHFR基因677C→T突变可能对中国儿童ALL有一定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了解晚期黄疸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探讨HCMV US3基因多态性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法检测2010年1~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就诊的79例晚期黄疸新生儿样本HCMV US3基因,阳性标本结果进行双向DNA测序,通过BioEdit、DNAstar、GeneDoc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79例晚期黄疸新生儿中20例HCMV US3基因PCR扩增阳性,阳性率25.3%。以Towne作为参考株,序列比对分析显示,20株临床分离株US3的ORF长度均与参考株相同,为561bp,编码186个氨基酸蛋白。US3核酸变异比较普遍,变异主要集中在序列的N端,大部分是同义突变,US3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仅几个位点在少数分离株中存在变异。未发现US3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致病性的联系。结论 HCMV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晚期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20株临床分离株HCMV US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未发现不同临床分离株US3基因多态性与HCMV引起的新生儿晚期黄疸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采用改良的单根毛囊分离法得到单根完整毛囊,用于毛发移植治疗头部及眉部的疤痕性秃发,探讨该法应用于疤痕植发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为毛发移植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方法头部和眉部疤痕性秃发17例患者,使用改良法获得单根毛囊并植入疤痕秃发区域。统计供区所得完整单根毛囊数和受区毛囊成活数,并在术中取所得毛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17例患者随访3~12个月,生长外观自然,原有疤痕基本遮盖。供区毛囊提取率为54.87%~86.01%,受区毛囊成活率为70.27%~96.36%,组织学检查显示毛囊生发结构完整。结论改良分离法获取的单根完整毛囊具生长活性,植入后天获得性的疤痕秃发区域内后生长良好,可改善疤痕区外观。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诱骗剂(NF-κB ODN Decoy)处理的DC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IFN-γ、IL-10、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NF-κB诱骗剂处理并负载牛Ⅱ型胶原(BⅡC)的大鼠脾脏来源的DC,在初次免疫第5天经尾静脉注射到CIA大鼠体内,并设空白对照组、CIA模型组和BⅡC-decoy-DC实验组.42 d后观察各组关节炎指数和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FN-γ、IL-10、抗Ⅱ型胶原抗体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FN-γ、抗Ⅱ型胶原抗体含量升高,而IL-10含量降低(P<0.05),而BⅡC-decoy-DC实验组经NF-κB诱骗剂处理并负载BⅡC获得的DC注射后,与CIA模型组相比,血清中IFN-γ、抗Ⅱ型胶原抗体含量降低,而IL-10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诱骗剂处理并负载BⅡC的DC具有明显抑制CIA大鼠外周血IFN-γ和抗BⅡC抗体产生,促进IL-10水平的增加,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