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7篇
  免费   2073篇
  国内免费   1455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277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1263篇
口腔科学   496篇
临床医学   2583篇
内科学   1854篇
皮肤病学   214篇
神经病学   358篇
特种医学   867篇
外科学   2099篇
综合类   582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333篇
眼科学   221篇
药学   2527篇
  16篇
中国医学   2305篇
肿瘤学   1084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660篇
  2021年   842篇
  2020年   740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590篇
  2016年   475篇
  2015年   731篇
  2014年   1016篇
  2013年   1277篇
  2012年   1962篇
  2011年   2100篇
  2010年   1906篇
  2009年   1693篇
  2008年   1781篇
  2007年   1681篇
  2006年   1610篇
  2005年   1150篇
  2004年   793篇
  2003年   640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目的 构建表达人源肽抗生素hPAB-β的重组毕赤酵母,为大量制备hPAB-β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及引物延伸法得到天然及优化的hPAB-β序列,克隆入pPIC9K质粒,转化DH5α大肠埃希菌,用酶切和核苷酸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经SalⅠ酶线性化,整合入毕赤酵母GS115中,在DNA,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阳性重组子.结果 构建的含天然及优化序列的重组质粒酶切均可得到相应大小的插入片段,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表明序列和阅读框均正确.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转入GS115后,得到7个不同的高拷贝阳性转化子,均能表达重组肽并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含天然及优化hPAB-β序列的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能够用于肽抗生素hPAB-β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2.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为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BLA)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Fs)基因、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1)和1类整合子酶基因(intl1)存在情况。方法对2005年1—6月份临床分离的31株多重耐药菌株(耐哌拉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其BLA、AMEs、qacE△1.sull和intl1基因类型。结果3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有3株(9.7%)对受试的其他18种抗菌药物均耐药。19株(61.3%)检出了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TEM、PER、DHA阳性率分别为61.3%、19.4%、3.2%,未检出SHV、OXA-23、OXA-24、GES、IMP和VIM等基因。25株(80.6%)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I、aac(6’)-I、ant(3”)-I、ant(2”)-I、aac(3)-Ⅱ、aac(6’)-Ⅱ阳性率分别为67.7%、45.2%、29.0%、22.6%、9.7%、3.2%。qacE△A1-sul1、intl1阳性率分别为80.6%、58.1%。分离株常见的基因组合是TEM+qacE△1-sul1+intl1和TEM+PER+qacE△1-sull+intl1,分别占25.8%和19.4%。分离株AMEs的常见的基因组合是aac(3)-I+aac(6’)-I和nnc(3)-I+aac(6’)-I+ant(2”)-I,分别占19.4%和12.9%。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TEM、nnc(3)-I、nnc(6’)-I、ant(3”)-I、ant(2”)-I、qacE△1-sul1和intl1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133.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c-erbB2mAb,并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应用计算机软件分析人源c-erbB2抗原表位,人工合成羧基端含优势表位的13肽,与钥孔戚血蓝蛋白(KLH)偶联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常规融合,依次经HAT选择培养、间接ELISA法、克隆化和免疫组化染色法筛选出稳定分泌抗天然人源c-erbB2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交叉反应试验和阻断试验检测mAb的特异性。结果:获得1株可稳定分泌抗天然人源c-erbB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mAb与已知的c erbB2抗原阳性的乳腺癌标本起反应;与其他不表达c-erbB2分子的细胞不起反应。用合成的13肽阻断后,失去与c-erbB2抗原的反应性。结论:用合成的13肽作为免疫原成功地制备出1株抗c-erbB2的mAb。  相似文献   
134.
萝摩甙抗自由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萝摩甙对自由基所致脑损伤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脑缺血模型及H2O2诱导神经元损伤模型,分别测定大鼠脑组织、培养神经元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培养神经元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DNA断裂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观察萝摩甙对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萝摩甙可明显降低脑缺血造成的MDA的升高,亦可明显降低H2O2对神经元造成的LDH漏出率、DNA断裂率增加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而且随着萝摩甙浓度的升高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升高。结论:萝摩甙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5.
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应对方式特点及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掌握军队医科大学在校学员的应对方式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为军校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军医大学的4786名在校学员进行应对策略特点和健康水平进行评估.结果:(1)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在面对挫折时,有30~40%的学员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而消极应对方式采用的较少(3~28%).(2)军队医科大学学员与国内军校大学生常模比较,其心理状况较好;学员采取的应对方式特点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军队医科大学应加强学员应对方式的教育,以更好的提高学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特征.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病理科病理诊断为肾细胞癌(706例)中的21例MCRCC进行了光镜、免疫表型观察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杂合性缺失(LOH)检测.结果 21例MCRCC患者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0岁),男19例,女2例.肉眼或镜下血尿3例,18例因体检而偶然发现.10例肿瘤位于左肾,11例位于右肾.T1期18例,T2期2例,T3期1例.其中1例侵犯肾包膜,均无淋巴结转移.随访20例,无一例死于肾癌,未发现肾癌转移或复发病例.组织学观察,肿块最大直径0.3~10.0 cm(平均3.6 cm).切面呈多房性囊性,囊腔大小不等,囊腔间隔厚薄不均(0.1~0.5 cm.平均0.2 cm),内含淡黄色液体或胶冻样或血性液体.囊腔内衬单层或多层上皮细胞,胞质透明或淡嗜酸性.囊腔间隔内也可见呈巢状或腺泡状排列的透明细胞.Fuhrman 1级16例,Fuhrman 2级5例.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瘤细胞波形蛋白、ABC、CAM5.2、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均呈阳性表达,CD10阳性表达6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表达16例.分子遗传学观察,21例标本中,PCR扩增成功的有11例,5例发现微卫星变异,3例有LOH,其中D3S1560基因座2例,D14S617基因座1例;2例有MSI,分别为D9S168和D14S617各1例.结论 MCRCC是一种少见的肾囊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肿瘤预后良好,可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恒河猴感染SARS-CoV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鼻腔喷雾法(剂量为60万单位/鼻孔)研究了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预防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5只)和对照组(5只)相同时间检测的咽拭子等标本中,Real-time 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均未检出病毒。攻毒后病毒导致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和IgG抗体的反应也较对照组弱。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动物攻毒后各项指标较试验前比较没有显著性改变;病理结果显示试验组2只恒河猴肺组织形态基本正常,其余3只猴有肺间质性炎,表现肺间隔增厚、单核样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其中1只增厚的肺间隔有局灶相互融合,这3只猴肺部病变与对照组的病变表现相似,且病变累及范围较对照组小;其他各受检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可以有效阻断或减弱SARS-CoV对恒河猴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8.
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工程抗体的抗病毒实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昆虫细胞系统表达纯化的中和性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工程全抗体IgG-IV-2,IgG-IV-6进行体外和体内抗病毒效果的研究。方法:对比抗体应用前后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病毒滴度和动物模型中粘膜用药前后鼠肺内病毒滴度的改变,验证抗体的粘膜抗感染效果。结果:两株基因工程抗体使4.5log10TCID50滴度的病毒下降1/2的剂量分别为0.8μg和0.5μg;动物模型的粘膜给药表明使4.0log10TCID50的病毒下降1/2所需的抗体剂量IgG-IV-2为0.25mg/kg体重,IgG-IV-6为0.1mg/kg体重,联合应用时为0.08mg/kg体重。结论:获得的基因工程抗体具有体内体外的抗病毒效果,能够中和病毒毒力。  相似文献   
139.
LBP对LPS激活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的影响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对脂多糖(LPS)激活肺泡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经硫酸铵盐析、Bio-Rex70阳离子交换层析和MonoQ阴离子交换层析, 从大鼠急性期血清中分离纯化LBP。分别用0.01mg/L和1mg/L的LPS刺激肺泡巨噬细胞, 并加入不同浓度LBP(0mg/L、0.01mg/L、0.1mg/L、1mg/L和10mg/L), 观察肺泡巨噬细胞中p38蛋白激酶的磷酸化程度。结果:纯化的大鼠LBP在SDS-PAGE的60kD处呈现单一条带, 并可增强LPS与单核细胞的结合。当LPS浓度为0.01mg/L时, 1mg/L以下的LBP可明显增敏LPS对肺泡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的激活, 并且这种增敏作用随LBP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LBP为10mg/L时, LBP对LPS的增敏作用反而有所减弱;当LPS为1mg/L时, LBP对LPS激活肺泡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无调节作用。结论:LBP对低浓度LPS(0.01mg/L)激活肺泡巨噬细胞内p38信号通路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高浓度LPS(1mg/L)不需LBP的增敏作用, 可能通过LBP非依赖途径直接激活p38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睾酮对雄性家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皮功能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假去势)、低睾酮血症组(去势)及睾酮替代组(去势1周后加用长效十一酸睾酮单次肌注,14mg/kg),每组8只。去势10d后对所有动物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损伤后两周测血浆睾酮、血脂、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并截取腹主动脉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睾酮替代组和对照组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MDA水平和新生内膜面积明显低于低睾酮血症组(P<0.01或P<0.05),睾酮替代组和对照组的NO2-/NO3-及对照组的SOD水平高于低睾酮血症组(P均<0.05),替代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各数据无差异。结论:生理水平的睾酮(内源性或外源性替代)具有保护雄性家兔血管内皮,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