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19篇 |
免费 | 1131篇 |
国内免费 | 69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6篇 |
儿科学 | 243篇 |
妇产科学 | 95篇 |
基础医学 | 836篇 |
口腔科学 | 140篇 |
临床医学 | 1432篇 |
内科学 | 1193篇 |
皮肤病学 | 117篇 |
神经病学 | 368篇 |
特种医学 | 383篇 |
外科学 | 1108篇 |
综合类 | 3145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487篇 |
眼科学 | 153篇 |
药学 | 1468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998篇 |
肿瘤学 | 4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33篇 |
2022年 | 349篇 |
2021年 | 410篇 |
2020年 | 381篇 |
2019年 | 216篇 |
2018年 | 246篇 |
2017年 | 284篇 |
2016年 | 237篇 |
2015年 | 439篇 |
2014年 | 607篇 |
2013年 | 810篇 |
2012年 | 1076篇 |
2011年 | 1087篇 |
2010年 | 1115篇 |
2009年 | 1032篇 |
2008年 | 928篇 |
2007年 | 908篇 |
2006年 | 878篇 |
2005年 | 640篇 |
2004年 | 498篇 |
2003年 | 405篇 |
2002年 | 302篇 |
2001年 | 270篇 |
2000年 | 216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其治疗效果,为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1例椎管内蛛网膜囊肿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男9例,女12例;年龄21~55岁,平均36.1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6.2个月.21例椎管内蛛网膜囊肿中1例发生于颈段、1例发生于胸段、19例发生于骶部,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功能障碍.16例经CT结合椎管造影明确诊断,其余通过MRI明确诊断.8例采用囊肿切除、囊颈部结扎、硬膜重叠紧缩缝合手术;11例囊肿壁与神经难以分离,采用囊肿壁部分切除、交通口肌肉堵塞、硬膜紧缩缝合手术;2例串珠状囊肿,其交通口未能找到,采用囊肿开窗引流、囊壁部分切除、硬膜重叠紧缩缝合、游离肌肉压迫固定.结果: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5年3个月,平均21.2个月.囊肿切除、囊颈部结扎手术组的优良为6例,囊肿壁部分切除、交通口肌肉堵塞组的优良为8例.结论:椎管内蛛网膜囊肿是蛛网膜的先天性畸形,以骶部椎管好发,大多数临床表现为受累神经的功能异常;具有手术指征的病例,术中应根据囊肿开口、囊肿壁是否能与神经分离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囊肿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2.
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并发肠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78至2004年收治的62例CD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肠外瘘68例次,其中多发瘘6例次;肠内瘘8例次。肠瘘以末端回肠瘘(27例次)和回结肠吻合口瘘(21例次)为主。手术方式主要为回结肠吻合口拆除重建(26例次)和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14例次)。首次肠瘘、术后服用免疫药物者复发率15.4%,明显低于未服药患者(34.8%);复发时间为(40±17)个月,明显长于不服药组的(8±3)个月;两组比较,P<0.01。结论CD合并的肠瘘以肠外瘘为主。主要手术方法为瘘口切除与肠吻合术。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可降低CD合并肠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P2Y2受体在脊髓、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的表达和具体分布,研究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6只SD乳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标本置于含有0.1%二乙基焦碳酸的4%多聚甲醛液中快速固定、石蜡包埋、超薄切片。实验组:根据P2Y2受体mRNA的碱基序列,制作非放射性标记的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后将切片置于含有NBT溶液(50mg/ml硝基兰四唑溶于二甲基甲酰胺)、BCIP溶液(75mg/ml溴绿一吲哚磷酸溶于二甲基酰胺)的检测缓冲液中染色,镜下观察P2Y2受体的具体分布。对照组:切片刚不含探针的杂交缓冲液覆盖、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脊髓灰质前角神经元胞浆中可见P2Y2受体的表达,呈弱阳性;背根神经节雪旺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均可见P2Y2受体的表达,且呈强阳性;对照组:无P2Y2受体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坐骨神经原位杂交尢P2Y2受体的表达。结论P2Y2受体主要分布在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外ATP可以通过P2Y2受体作用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
94.
新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和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腰椎椎体间融合器,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其生物力学和组织学性能。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12个绵羊腰椎功能单位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个,分别为对照组、髂骨植骨组(IG组)、interfix-lumbarcage组(cage组)和镍钛融合器组(NT组),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检测镍钛融合器的力学性能;第二步将15只成年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Interfix-lum-barcage组(cage组)和镍钛融合器组(NT组),每组5只,术后定期摄X线片了解椎间隙高度变化及融合进程;第三步将上述动物在术后6个月处死进行组织学观察以了解融合情况。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处理。结果对照组和髂骨植骨组与cage组和NT组在腰椎强度和轴向刚度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融合器的最大破坏载荷可达11200N,安全系数达到1.2以上。cage组和NT组手术6个月时手术节段高度分别丧失16%和16.5%,但仍高于正常椎间隙高度(P<0.05)。光镜下可见新生骨小梁与宿主骨小梁发生连接。结论镍钛融合器的力学性能良好,可以作为腰椎椎间融合装置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5.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 (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采用骶管麻醉 ,应用PVP治疗 16 1例BPH患者。观察术中骶麻效果、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前后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及性功能等变化情况。 结果 除 1例改为硬膜外麻醉者外 ,余 16 0例均采用骶麻 ,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 2 10min ,平均 (44 .5± 2 2 .4 )min ,术中无输血病例。术后 2 1例未留置尿管 ;余 14 0例留置尿管时间2 4~ 72h ,平均 (34.4± 2 0 .8)h ,其中拔除尿管后出现 2例短暂排尿困难 ,2例继发性出血 ,无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 3~ 6个月 ,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 (6 .5± 2 .4 )ml/s增加至术后 (19.8± 2 .1)ml/s ,IPSS及QOL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4 9例术前保持性功能者 ,术后均保留良好性功能。 结论 PVP治疗BPH的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 ,留置尿管时间短 ,术后性功能不受影响 ,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胃代膀胱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991年5月至2003年10月30例胃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膀胱肿瘤28例,结核性膀胱挛缩2例。结果 随访8~13年,平均10年。30例全身健康情况良好,日间排尿满意,3例偶有夜间尿失禁。1例术后19个月发生代膀胱穿孔,经抗酸和手术治疗痊愈。30例肾功能正常,无电解质紊乱;24例排尿前后胃泌素及尿液pH检查正常;4例有无症状菌尿。13例代膀胱黏膜活检为慢性炎症,壁细胞减少;9例免疫组化检查G细胞较正常减少。尿动力学检查代膀胱容量及顺应性正常,排尿期贮尿囊压力低于正常。10例行排尿期膀胱造影无输尿管返流,5例B超示肾集合系统轻度扩张。1例低压胃膀胱成形术,1例胃与后尿道逆蠕动吻合,剩余尿分别为150ml和250ml。1例出现血尿尿痛综合征,经抗酸及碱化尿液治疗后缓解。结论 胃代膀胱术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从胚胎肢芽内提取和纯化具有神经营养活性的物质。方法剖腹取胚龄为10~15天的SD大鼠胚胎,将其肢芽连同基部剪下、剪碎。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超滤,分别收集大于10000KD的组分和小于10000KD的组分。然后将大于10000KD的组分用高速蛋白液相层析系统分离,得5个蛋白组分,即>300000KD、210000KD、95000KD、34000KD和22000KD组分。再将这5个组分连同小于10000KD的组分,分别加至胚鼠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用MTT法测定神经元的活性。结果95000KD、34000KD和22000KD3个组分对神经元有营养活性。其中22000KD的活性较弱,95000KD和34000KD的活性较强。此外,22000KD、34000KD和95000KD合在一起的活性明显强于任何单一组分。结论胚胎肢芽内含有较强的促进神经元活性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为神经营养因子提供了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比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作者医院骨伤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70例因有移位的跟骨骨折( SandersⅡ~Ⅳ型)患者,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n=35)和解剖钢板组(n=35)进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的Bohler和Gissane角,手术前后的跟骨长度、高度和宽度。术后半年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对跟骨功能进行评价,同时随访半年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锁定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解剖钢板组显著缩短(P<0.01);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Bohler和Gissane角均显著大于术前(P<0.01);锁定钢板组术后1周的Bohler和Gissane角均显著大于解剖钢板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跟骨长度、高度均显著大于术前,而跟骨宽度显著小于术前( P<0.01);锁定钢板组术后1周的跟骨长度、高度均显著大于解剖钢板组,而跟骨宽度显著小于解剖钢板组( P<0.05);锁定钢板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解剖钢板组,χ2=4.8837,P=0.0271<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移位的跟骨骨折,锁定钢板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8例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机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异常的脾静脉及侧支血管情况.结果 CT显示脾静脉狭窄或闭塞28例,胃冠状静脉曲张14例(14/28),胃短静脉曲张15例(15/28),胃网膜静脉曲张25例(25/28).结论 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很好地从不同方位显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不同功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人胰腺癌移植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建立裸小鼠人胰腺癌YY-1细胞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分为低功率HIFU治疗组(200 W,n=10)、高功率HIFU治疗组(300 W,n=10)和空白对照组(n=10)。观察肿瘤体积变化、肿瘤生长速率及治疗不良反应,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低功率组、高功率组肿瘤体积、生长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功率组相比,高功率组不良反应增多(P<0.05),主要为皮肤灼伤(60%)和声通道损伤(20%)。治疗后7 d、14 d,低功率组和高功率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功率HIFU治疗胰腺癌移植瘤有效,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