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81篇
  免费   3285篇
  国内免费   1935篇
耳鼻咽喉   218篇
儿科学   659篇
妇产科学   163篇
基础医学   2142篇
口腔科学   530篇
临床医学   3870篇
内科学   2493篇
皮肤病学   406篇
神经病学   587篇
特种医学   1274篇
外科学   3141篇
综合类   9432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预防医学   4000篇
眼科学   308篇
药学   3891篇
  44篇
中国医学   3365篇
肿瘤学   1567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1064篇
  2021年   1278篇
  2020年   1082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624篇
  2017年   870篇
  2016年   616篇
  2015年   1232篇
  2014年   1646篇
  2013年   2052篇
  2012年   2954篇
  2011年   3222篇
  2010年   2894篇
  2009年   2626篇
  2008年   2773篇
  2007年   2654篇
  2006年   2339篇
  2005年   1862篇
  2004年   1305篇
  2003年   1094篇
  2002年   894篇
  2001年   812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于溶栓后12 h肌内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7 500 IU/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4%、4.2%,院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清hs-CRP、CK、CK-MB、c Tn T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比较瓜蒌薤白半夏汤(GXB)不同提取部位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初步探寻该经典方剂干预胸痹、心痛的物质基础。方法 称取瓜蒌240 g、薤白90 g、半夏120 g,50%乙醇回流提取,分别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水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到相应提取部位,及药渣水煎液部位。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制备缺血缺氧模型,给予系列浓度(100、10、1、0.1、0.01 mg/mL)的GXB 6种提取部位及瓜蒌皮注射液(阳性对照,100、50、25、5、1 mg/m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坏死明显,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中CK、CK-MB的活性显著升高(P < 0.05);质量浓度均为0.1 mg/mL的GXB水饱和正丁醇部位、水溶性部位及药渣水煎部位可以显著逆转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存活率以及培养液中CK、CK-MB活性(P < 0.05);石油醚、氯仿及醋酸乙酯部位处理的细胞,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GXB的水饱和正丁醇、水溶性及药渣水煎部位对缺血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60Co-γ辐射对元胡品质的直接影响及对根际微生态的间接影响。 [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和高通量测序检测不同剂量射线辐射对元胡品质的影响和辐射后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 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元胡的鲜重、干重、粒径及膨大率均明显增加,但其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并未显著提升。研究元胡根际土壤的菌群发现,与无辐射组比较,辐射组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更高,表明辐射会改变元胡根际菌群多样性,其中80 Gy辐射组的细菌多样性最高。从菌群组成来看,各组在细菌的门以及优势属的分类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些含量低于4%的非优势菌变化明显,其数量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表明元胡经过射线辐射后,根部菌群可能会发生变化,在根部富集一些新的细菌,从而提高细菌多样性。 [结论] 60Co-γ照射会显著影响元胡的产量和大小,但对药效成分的改变不显著。辐射可能会通过提高根际土壤的非优势菌水平,甚至富集一些新的细菌来提高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综合来看,60~80 Gy是元胡的最佳诱变剂量。  相似文献   
994.
背景 骨量肌量减少性肥胖综合征(OSO)是一种严重损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对疾病进行临床分型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基于OSO诊断变量间的相关性对OSO进行分型,并探寻OSO的结构特征,可为OSO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探索OSO的结构特征,为实现OSO的个体化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年龄≥60岁的老年O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OSO诊断变量〔四肢骨骼肌指数,握力,体脂百分比(BF%),腰椎1~4(L1~4)、髋部、股骨颈骨密度(BMD),体质指数(BMI),腰围,步速〕、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等方面的资料。在利用因子分析法对OSO诊断变量数据进行分析前,采用KMO检验、Bartlett's球形检验评价OSO诊断变量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1.000的成分,并运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得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矩阵。根据因子正交旋转矩阵,对公因子进行命名。基于公因子得分,利用离差平方和系统聚类法生成树状结构并对患者进行分类,通过比较不同类别患者间诊断变量水平和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OSO的结构特征。 结果 共纳入107例老年OSO患者。KMO值为0.688,Bartlett's球形检验χ2=492.374,P<0.001,表明OSO诊断变量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根>1.000的标准可提取3个公因子(骨质疏松因子、肌肉+体脂因子、肥胖因子),3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408%,各诊断变量在所属公因子上的载荷值为0.770~0.91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共将OSO患者分为3类。不同类别人群四肢骨骼肌指数、握力、BF%、BMDL1~4、BMD髋部、BMD股骨颈、BMI、腰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类人群的BMDL1~4、BMD髋部、BMD股骨颈均低于其他两类人群(P<0.05);第2类人群的BMI和腰围均低于其他两类人群(P<0.05);第3类人群的四肢骨骼肌指数、握力和BMD均高于其他两类人群,BF%低于其他两类人群(P<0.05)。不同类别人群性别、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分布、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类人群中本科以下学历者占比高于第3类人群(P<0.017);第2类人群TC水平高于第3类人群(P<0.05);第3类人群个人月收入≥5 000元者占比,以及UA、Cr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类人群,女性占比低于其他两类人群(P<0.05或P<0.017)。 结论 可从骨质疏松、肌肉与体脂、肥胖3个方面对OSO诊断变量进行概括和解释;OSO患者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应用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OSO患者的结构特征,有助于实现对不同类型OSO患者的个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对某某医院372例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6月在某某医院就诊的372例慢性咳嗽患者为观察组,以性别、年龄(±5岁)进行1:1配对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7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收集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慢性咳嗽家族史、过敏史、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胃食管返流慢性咽炎、家庭1年内装修及家中种养花草为慢性咳嗽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372例慢性咳嗽患者的发病与吸烟史、慢性咳嗽家族史、过敏史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慢性咳嗽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建立金钱草标准汤剂的UPLC特征图谱,并与混淆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CORTEC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6μm),乙腈-0.2%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4 nm,采用中药色谱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进行特征图谱分析;基于特征图谱与混淆品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建立了金钱草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标定7个共有特征峰,并指认了山柰酚-3-(2,6-二吡喃鼠李糖基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素4个化合物.该特征图谱可区分金钱草与混淆品小叶金钱草和广金钱草.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为金钱草及其标准汤剂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99m 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MIBI) 显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2例肾性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为对照,比较不同显像方案(A组:仅行99m Tc-MIBI双时相法平面显像;B组:在A组显像基础上加做早期相SPECT/CT) 对SHPT诊断效能的差异。根据影像与病理结果是否一致,再将B组患者分为完全诊断组(MIB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与部分诊断组(MIBI诊断的腺体数目少于病理结果),进一步分析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对MIBI显像的影响。结果:在SHPT 诊断效能分析中,B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A组(81.9% vs. 70.3%;97.1% vs. 60.0%;82.2% vs. 69.9%; 99.9% vs. 97.9%,P < 0.01),但两组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 vs. 10.2%,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磷离子水平是预测MIBI显像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0.57,95%CI:0.372~0.866,P = 0.007)。ROC曲线显示,当血清磷离子水平 < 1.97 mmol/L时,99m Tc-MIBI 双时相法平面显像加早期相SPECT/CT诊断SHPT发生漏诊的风险增加。结论99m Tc-MIBI 双时相法平面显像加做早期相SPECT/CT可提高SHPT患者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体的检出灵敏度及准确度。影像结果的判断应当结合血清磷离子水平,当血清磷离子水平较低时,MIBI显像存在漏诊的可能,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都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紫癜性肾炎(diffuse 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DEP-HSP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2006年1月—2021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44例DEP-HSPN和765例非DEP-HSPN患儿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809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中DEP-HSPN 44例(5.4%),平均年龄(8±3)岁,男29例(65.9%),女15例(34.1%)。与非DEP-HSPN组相比,DEP-HSPN组起病至肾活检时间短、呼吸道感染及肉眼血尿多见,多为肾病综合征型,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分级、镜下血尿分级、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高,而血浆白蛋白及补体C3水平低,病理分级重,IgA以系膜区+毛细血管襻沉积为主,改良后半定量评分系统活动性积分高(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患儿肾脏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P-HSPN患儿起病急,临床表现和病理分级重...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 拮抗剂地佐辛用于儿童术后镇痛的研究报道甚少,且没有公认的儿童用药参考剂量。 目的:探讨地佐辛应用于儿童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用于儿童术后镇痛提供合适的参考剂量。 设计单中心RCT。 方法:纳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后直接转入PICU的患儿,手术时年龄>28 d,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按随机数字表法生成随机分组方案,装入密闭信封保存;由当班的PICU医生负责入组,由管床护士执行干预。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患儿在术后持续静脉泵入低剂量(D1组)、中剂量(D2组)或高剂量(D3组)地佐辛,对照组泵入舒芬太尼(SF组)或吗啡(M组),观察术后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未对结局指标观察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施盲。共同干预措施:入PICU后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予对症处理和咪达唑仑镇静。D1、D2、D3组分别予地佐辛20、30、40 μg·kg-1·h-1,SF组予舒芬太尼0.08 μg·kg-1·h-1,M组予吗啡20 μg·kg-1·h-1,均为静脉泵注。疼痛评分包括脸谱疼痛评分法(FPS)和CRIES评分法,镇静评分包括Ramsay评分法和舒适行为量表(Comfort B评分),均由PICU专科护士完成。 主要结局指标:术后1 h、4 h、8 h、12 h和24 h的镇痛/镇静满意度百分比。 结果:共152例CHD患儿入组,D1、D2、D3、SF和M组分别为30、30、31、31和30例,均完成设计的干预和观察。5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体外循环时间、危重症评分(PCIS)和术前ASA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FPS评分:D2组术后24 h,D3组术后4 h、24 h镇痛满意度高于M组;CRIES评分:D1、D2组术后1 h、4 h,D3组术后4 h、24 h镇痛满意度高于M组;Ramsay评分: D2、D3组术后1 h、4 h镇静满意度高于M组;Comfort B评分: D1组术后4 h、12 h,D2组术后1 h、4 h,D3组术后1 h、4 h、12 h镇静满意度高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评分D组和SF组的镇痛/镇静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5组术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1、D2组追加镇静/镇痛药物的比例低于M组和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组观察到2例低血压及1例呼吸抑制。 结论:地佐辛应用于儿童CHD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与舒芬太尼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