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24篇
  免费   3458篇
  国内免费   2100篇
耳鼻咽喉   469篇
儿科学   782篇
妇产科学   171篇
基础医学   2223篇
口腔科学   707篇
临床医学   3853篇
内科学   3047篇
皮肤病学   274篇
神经病学   823篇
特种医学   1466篇
外科学   3098篇
综合类   10073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4145篇
眼科学   458篇
药学   4099篇
  57篇
中国医学   3410篇
肿瘤学   1422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422篇
  2022年   1227篇
  2021年   1486篇
  2020年   1323篇
  2019年   723篇
  2018年   687篇
  2017年   994篇
  2016年   768篇
  2015年   1386篇
  2014年   1764篇
  2013年   2240篇
  2012年   3261篇
  2011年   3310篇
  2010年   3055篇
  2009年   2796篇
  2008年   2886篇
  2007年   2640篇
  2006年   2384篇
  2005年   1890篇
  2004年   1353篇
  2003年   1134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目的 检测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中有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及其配体(VEGF)的表达以探讨VEGFR-1在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RT-PCR、ELISA和/或Western blot法检测四种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97-L、SMMC 7721和HepG 2有无VEGFR-1 mRNA和蛋白表达,用VEGFR-1的特异性配体VEGF-B处理MHCC97-H细胞以研究VEGFR-1活化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等的影响.结果 MHCC97-H、MHCC97-L和SMMC 7721有VEGFR-1 mRNA和蛋白表达,但4种肝癌细胞都有VEGFR-1的配体VEGF-A和VEGF-B的表达;VEGFR-1活化能促进肝癌细胞MHCC97-H侵袭和迁移;VEGFR-1依赖的侵袭和迁移能被VEGFR-1的中和抗体18F1阻断,VEGFR-1活化不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结论 VEGFR-1及其配体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有关,肝癌中的VEGF过表达可以自分泌的方式激活表达VEGFR-1的肝癌细胞,VEGFR-1及其配体可能是防治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995-2007年37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石蜡组织标本(其中5例为反应性增生性病变,32例为淋巴瘤),依据2001年WHO肿瘤分类标准对32例淋巴瘤标本重新诊断分类.采用IgH、MALT1、bcl-6、c-Mye、bcl-2、CCND1、bcl-10、FOXP1双色分离重排探针、IgH/bcl-2双色融合易位探针和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利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 检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分子遗传学特点.结果 32例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28例(87.5%),滤泡性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60.7%(17/28)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携带分子遗传学异常.其中,IgH基因断裂1例,但未找到与其发生相互易位的伙伴基因;基因3拷贝者16例,其中MALT1基因、bcl-6基因和c-Myc基因3拷贝的发生率分别为25%(7/28)、43%(12/28)和7%(2/28).16例基因3拷贝病例中,两种基因3拷贝合并存在者5例,其中bcl-6基因合并MALT1基因3拷贝者4例,bcl-6基因合并c-Myc基因3拷贝者1例.进一步研究显示,MALT1基因3拷贝者均存在18号染色体三体.2例滤泡性淋巴瘤都携带t(14;18)(q32;q21)/IgH-bcl-2.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均存在遗传学异常,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18号染色体三体,另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IgH和c-Myc基因双断裂.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牛性标本均未见分子遗传学异常.结论 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间期FISH有助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淋巴瘤的分类;MALTI基因3拷贝者由18号染色体三体所致;18号染色体三体和bcl-6基因3拷贝(可能为3号染色体三体所致)是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羊瘙痒因子263 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在发病的终末期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是否与注射剂量及潜伏期长短有关.方法 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 aryacidic protein,GFAP)作为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分子标志物,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感染仓鼠终末期脑匀浆和脑组织病理切片中的GFAP表达,经定量分析比较各感染剂量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不同剂量感染仓鼠发病终末期脑组织GFAP阳性细胞数量和总GFAP含量均明显升高,但各感染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不同感染剂量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在发病终末期脑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程度相似,与感染剂量及潜伏期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准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特点.方法 将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72 h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2、IFN-γ和TNF-α的浓度.结果 (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0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没有检测到IL-2、IL-4、IL-12的基础分泌.(2)不同病情患者间的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占优势.提示通过调整TH1/TH2失衡可能达到抗病毒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92例HIV/AIDS患者HIV-1病毒近膜端(membrane proximal external re-gion,MPER)中和抗体2F5和4E10保守表位ELDKWA、NWFDIT氨基酸变异特点,为中国HIV/AIDS患者免疫治疗以及疫苗设计提供数据.方法 Nest-PCR扩增HIV-1 env区gp41段基因,核酸序列测定,翻译为氨基酸与HIV-1 Sequence Database HXB Ⅱ参考株中和抗体表位数据比对,分析2F5、4E10中和表位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 92例HIV/AIDS患者HIV-1外膜蛋白env gp41段中和抗体2F5、4E10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突变;2F5中和抗体表位主要有E662A(14.1%)、K665S(17.4%)、A667K(16.3%)突变;4E10中和抗体表位主要有N671S(13.0%)、D674S(3.3%)、T676S(16.3%)突变;CRF_B'C亚型与B'亚型的2F5和4E10表位氨基酸突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_B'C与CRF01_AE亚型2F5表位突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亚型缓慢进展者、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4E10表位氨基酸突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2例HIV/AIDS患者HIV.1包膜蛋白env gp41段中和抗体2F5、4E10中和表位氨基酸存在突变,且变异多样化;不同亚型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位点变异有差异;B'亚型4E10中和抗体表位变异可能与疾病进展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体增殖活化受体γ2(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和C1431T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汉族人2型糖尿病、肥胖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2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1名非糖尿病对照者进行PPARγ2基因Pro12Ala和C1431T多态性研究.结果 (1)在非糖尿病对照人群中Aal 12等位基因频率是0.064,T1431等位基因频率是0.252.单倍型分析显示Pro12Ala和C1431T两个位点连锁不平衡(D'=0.63,r2=0.074),组成了3种常见单倍型Pro-C、Pro-T和Ala-T.(2)Pro12Ala和C1431T多态性分布及其单倍型分布频率在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ro12Ala变异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脂相关,地等位基因降低非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舒张压(P<0.05),而对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无保护作用(P<0.05);C1431T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的超重和肥胖相关,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者T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 Pro12Ala和C1431T多态性可能在汉族人糖尿病发病中不是起主要作用;C1431T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的超重和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Ⅰ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早中期疗效。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对17例SLE合并中晚期ANFH患者均行Ⅰ期双侧THA,按照ARCO分期分为ⅢB期7髋、ⅢC期12髋,Ⅳ期15髋,结合患者年龄与骨质条件选择股骨假体不同的固定方式。采用Harris评分结合SF-36评分方法进行疗效比较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结果术后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假体脱位,1例大腿痛10月,1例急性肾衰,均经治疗后好转。6例经彩超发现无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肺栓塞、假体深部感染发生,无肾上腺皮质危象表现,随访期间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度明显改善,无假体松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6分)与术前(平均42.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评分(平均84.5分)与术前(平均51.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ARCO分期病例术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假体固定方式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SLE合并中晚期ANFH的早中期疗效良好,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假体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完整的人体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模拟的胫股骨隧道和人工韧带模型,为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方法以MRI图像作为数据源,运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9.0,参考大量有关实验测试数据的文献报道,建立所需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胫腓骨上段、股骨下段、胫股骨软骨层、胫股骨隧道、内外侧半月板、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和髌韧带,几何形状良好。胫腓骨隧道和人工韧带的模拟巧妙简便,基本可以满足有限元分析的需要。结论采用MRI图像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切实可靠,能很好地模拟膝关节内部的真实解剖结构及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胫股骨隧道。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国人神经生长因子β亚基(βNGF)cDNA 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为研究βNGF 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基础与手段。方法:从人海马组织分离,纯化总RNA,直接进行逆转录,用PCR 扩增βNGF 的cDNA 得到650bp 的DNA 片段,利用T- A 克隆载体法,制备重组质粒,克隆βNGFcDNA。结果:βNGF 的cDNA 全序列1074 bp ,其蛋白编码为630 bp ,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N 端为信号肽,中间区为前肽,C 端为成熟肽。结论:国人βNGF 序列分析结果与gene bank 中的βNGF 序列完全一致,与外国人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00.
非创伤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确定非创伤性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损伤是否具有对抗作用,以扩展缺血预处理的实际应用.方法:采用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及经典缺血预处理的动物模型,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I/R心肌损伤的效应.实验动物分4组:正常对照组(NC,n=8),开胸旷置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n=12),结扎冠脉30 min,再灌注20、180 min;经典缺血预处理组(C-IPC,n=12),按经典Murry法复制;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组(N-WIPC,n=12),捆绑双下肢5 min,松开5 min,反复4次后,阻断冠脉30 min,再灌20、180 min.以左室功能,心肌梗塞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观察指标.结果:与I/R组相比,N-WIPC组与C-IPC组均显著缩小I/R后的心肌梗塞范围(P<0.01);明显恢复I/R后的左室功能(P<0.05,0.01);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血清CK,心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N-WIPC组还使心肌SOD活性增高(P<0.05).结论: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与经典缺血预处理可诱发同等强度的心肌预处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