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79篇
  免费   3277篇
  国内免费   2274篇
耳鼻咽喉   288篇
儿科学   601篇
妇产科学   188篇
基础医学   1936篇
口腔科学   711篇
临床医学   4129篇
内科学   2628篇
皮肤病学   270篇
神经病学   783篇
特种医学   13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231篇
综合类   8888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674篇
眼科学   325篇
药学   4199篇
  67篇
中国医学   3283篇
肿瘤学   1409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478篇
  2022年   1120篇
  2021年   1378篇
  2020年   1227篇
  2019年   620篇
  2018年   669篇
  2017年   952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1336篇
  2014年   1700篇
  2013年   2136篇
  2012年   3087篇
  2011年   3171篇
  2010年   2812篇
  2009年   2543篇
  2008年   2596篇
  2007年   2439篇
  2006年   2277篇
  2005年   1633篇
  2004年   1218篇
  2003年   1029篇
  2002年   763篇
  2001年   760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胸骨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采用胸骨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法完成甲状腺手术53例(观察组),采用颈白线切口行甲状腺手术44例(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分别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野显露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以及肿瘤大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短(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手术野暴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胸骨端入路行双侧巨大甲状腺手术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手术野显露优于颈白线切口,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处女膜修补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应用三层缝合法行处女膜修补术,术毕处女膜孔径恢复至仅容一眼科镊柄大小,约5-6mm,嘱术后1月复诊。结果:57例(52%)患者术后1月来院复查,其中52例完全愈合,愈合率约为91%,剩余5例中4例裂口裂开但未至基底部,不影响效果,有效率为98%。1例切口完全裂开,应用环形缝线法二次修补,效果基本满意。结论:应用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切口愈合率较高,同时有微型阴道紧缩的作用,更能模拟处女的正常生理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设计并筛选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效RNA干扰片段,构建VEGF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对人VEGF基因编码区分析,筛选序列3条,阴性对照序列l条,通过连接线性化的plenti6.3-MIR载体,构建miRNA慢病毒载体质粒,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进行测序验证。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293T细胞,包装生产慢病毒,测定其滴度。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MHCC97L,用Real-time PCR检测干扰效果。结果:测序证实3个VEGF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质粒构建成功。慢病毒载体经293T细胞包装成功,测定病毒的滴度分别为3.23×109、3.30×109、3.73×109TU/mL。3个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MHCC97L后,VEGF基因在mRNA水平受到抑制,其中miR-200序列效果最佳,对VEGF基因表达的干扰效率可达72%。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了人VEGF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及有效靶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VEGF基因与抗肿瘤药物药效关系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器官外非淋巴结性转移癌组织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天津市大港油田总医院2003年10月—2008年1月收治的140例胃癌患者病理标本进行溶脂,获取器官外淋巴结或非淋巴结性转移癌组织,并按照其浸润转移类型分为淋巴结转移组56例和非淋巴结转移组84例,对比2组患者5年存活率、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等指标,分析器官外非淋巴结性转移癌组织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胃癌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5年存活率48.2%(27/56),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5年存活率32.1%(27/8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官外非淋巴结性转移癌组织亦具有高浸润深度与分化程度,与淋巴结性转移癌类似,且预后较差,因此,在治疗中应对非淋巴结性转移癌患者等同于淋巴结性转移癌患者对待,不可忽视,以推断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5.
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因其特殊的位置,出现医源性损伤后往往难于在术中发现。结合可造成该部位损伤的相关医疗过程及术后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可做出该部位损伤的判断,一旦确定诊断即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采用简单而短时间的手术充分清理和引流损伤局部及感染灶,彻底分流胆汁、胃肠液和胰液减少和控制胰酶的激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犬小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3只比格犬分为对照组(3只,仅行假手术),全胃切除后采用功能性间置空肠进行消化道重建(FJI组,7只)和全胃切除后采用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RY组,3只)。手术后48h处死比格犬。处死前1h灌人活性炭,检测小肠转运率。取吻合口上下5cm的小肠,分别应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干涉显微镜观察和检测小肠炎性反应,小肠组织卡哈尔细胞(ICC)分布及上皮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和FJI组的小肠转运率分别为0.14±0.03和0.32±0.11,显著低于RY组(0.52±0.21,P〈0.05)。FJI组较RY组的小肠分布更多的ICC;FJI组的小肠浆膜炎性反应(包括出血、纤维渗出、溃疡)、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以及小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均不如RY组明显。结论减少手术创伤、保持小肠连续性的功能性间置空肠吻合消化道重建方式,具有更好的食物储存功能,有利于术后小肠动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血管减影(3DCE HR MRSI)图像的一致性。方法对35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行单倍和双倍钆布醇对比剂(1.0M,15ml)3DCE HR MRI,以双倍图像减去单倍图像,得到3DCE HR MRSI。比较阅片者A、B和C(拥有不同年限读片经验)对转移病灶数目和解读时间的差异,评价其一致性。结果对于3DCE HR MRSI,阅片者A、B和C的准确率分别为96.86%(185/191)、91.62%(175/191)和98.95%(189/191),每例的平均解读时间分别为(46.00±6.34)s、(33.80±6.78)s和(32.70±5.7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阅片者间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83~0.891)。结论不同阅片者解读3D HR CE MRSI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9月及2011年4月,分别给予一HSP家系父子2人行UC-MSC鞘内注射治疗,两个疗程,每次1×106 cells/Kg,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采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分级标准(MAS)、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分量表(ICARS)及日常生活量表(ADL),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第一疗程结束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2人MAS分级、ICARS及ADL评分均降低,两人行走站立稳定性及言语流利程度较治疗前改善;第二疗程结束后1个月与该疗程治疗前比较,2人ICARS及ADL评分降低,儿子肌张力进一步降低,父亲双上肢共济失调减轻。2人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末次治疗结束后随访20个月,父、子俩分别于第二疗程治疗结束7个月及8个月后,症状继续加重。结论 UC-MSC鞘内注射治疗是安全的,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但疗效不能持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Oxford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OA)的患者进行术后x线评价,并对假体位置不良原因分析和改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35例膝OA患者行Oxford单髁置换的资料,男7例,女28例,左膝15例,右膝20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3.8岁,体重48~68kg,均为内侧间室置换。手术后常规拍摄膝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对患者术后假体位置进行x线片上测量,并按照Oxford单髁的标准值进行数据对比。结果股骨假体内外翻角(A角)和胫骨假体后倾角(F角)的变异百分比小,分别为0和2.857%,而股骨假体屈伸角(B角)和胫骨平台内外翻角(E角)变异百分比较大,分别为31.429%和17.143%。结论Oxford牛津单髁假体位置不良的好发部位是B角和E角,提高B角和E角的准确性将能够明显改善假体位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单独或联合使用±托泊苷(ETOP)和紫杉醇(TAXOL)对前列腺癌细胞株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前列腺癌细胞株经过不同浓度的ETOP 和TAXOL 单独或联合用药处理后,用MTT 法检测细胞抑制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染色质形态的改变,DNA 梯度定性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单独利用ETOP 或TAXOL 和联合用药,均能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并呈浓度和时间±赖关系,其中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ETOP 、TAXOL 及联合用药组细胞核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的改变,细胞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细胞数目最少.ETOP、TAXOL 及联合用药组处理后的前列腺癌细胞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出现典型"梯形"DNA 条带,联合用药组改变最明显.结论 ETOP 和TAXOL 均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联合用药能产生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