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94篇
  免费   3236篇
  国内免费   2327篇
耳鼻咽喉   288篇
儿科学   601篇
妇产科学   189篇
基础医学   1941篇
口腔科学   711篇
临床医学   4149篇
内科学   2640篇
皮肤病学   273篇
神经病学   785篇
特种医学   13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240篇
综合类   8903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855篇
眼科学   325篇
药学   4238篇
  69篇
中国医学   3297篇
肿瘤学   1429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511篇
  2022年   1172篇
  2021年   1413篇
  2020年   1263篇
  2019年   639篇
  2018年   695篇
  2017年   962篇
  2016年   820篇
  2015年   1347篇
  2014年   1706篇
  2013年   2142篇
  2012年   3091篇
  2011年   3171篇
  2010年   2820篇
  2009年   2545篇
  2008年   2601篇
  2007年   2439篇
  2006年   2277篇
  2005年   1633篇
  2004年   1218篇
  2003年   1029篇
  2002年   768篇
  2001年   760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 筛选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催化巯基蛋白质氧化还原酶(TPOR)活性域相互结合的蛋白。方法: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筛选。首先构建pBTM116-MIF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株L40;将表达MIF催化 TPOR活性域的L40酵母菌株制备成感受态菌,在人骨肉瘤cDNA文库中筛选。通过组氨酸(HIS3报告基因活性和β半乳糖苷酶实验,初步确定与催化TPOR活性域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最终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技术来确认。结果: 分别构建含野生型MIF的pBTM116-MIF和野生型硫氧还蛋白样蛋白2(TXNL2)的pACT2-TXNL2质粒,将其共转染L40酵母菌。HIS3报告基因活性检测和β半乳糖苷酶阳性实验结果提示TXNL2可能是与MIF催化 TPOR活性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将重组质粒pcDNA3.1-Myc-TXNL2转染MCF7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MIF抗体能够共沉淀Myc-TXNL2蛋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yc-TXNL2与MIF在细胞质中位置分布相同。结论: TXNL2可能是与MIF催化TPOR活性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本研究为MIF氧化还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52.
目的 观察小腿段胫神经束组及其血供,为小腿段胫神经损伤修复或游离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①成人小腿标本26侧,分离胫神经主干及主要肌支,观察和测定各支横径、长度、起始位置、神经束无损伤分离长度。② 4侧新鲜成人小腿标本分别行动脉乳胶及墨汁灌注并制作透明标本,观察胫神经营养动脉。③ 4侧新鲜成人小腿标本上,死亡4 h内取下胫神经及分支并行胆碱酯酶染色,观察胫神经感觉束、运动束分布。 结果 胫神经主要肌支均在小腿8/8~6/8段分出,5/8~1/8段无重要肌支发出;胫神经干中内侧束组、外侧束组自然分束的距离长,平均为(361.4±7.1) mm;胫神经营养动脉丰富,胫后动脉与胫神经全程伴行,为其主要营养动脉;7/8~5/8段主要来自腓动脉,5/8~1/8段主要来自胫后动脉;胫神经内、外侧束组有相对独立的、完善的血供系统。 结论 胫神经上述解剖学特点为小腿部胫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一定解剖学依据。小腿5/8~1/8段胫神经束组具有独立和完善血供系统,内外侧束组无损伤分离长度长,具备了带血供游离移植的供体神经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探讨4-苯基丁酸(4-PBA)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内质网应激(ERS)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高脂饮食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取其中10只给予4-PBA灌胃20d。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游离脂肪酸(FFA)、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醛品红染色观察胰岛形态改变,RT-PCR检测内质网相关蛋白(Caspase-3、GRP78、CHOP)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高脂对照组(EM> n/EM>=10)和T2DM组( EM>n/EM>=8)大鼠血清FFA比正常对照组(EM>n/EM>=10)显著增加,4-PBA治疗后显著下降( EM>n/EM>=8)。4-PBA治疗升高了T2DM造成的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获取有生物活性的丁肝抗原蛋白,探讨其作为诊断试剂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密码子优化,合成人工编码的丁肝抗原基因序列;以M48作为表达载体,构建带有硫氧还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以亲和层析纯化并以ELISA鉴定该蛋白.结果 酶切鉴定构建的质粒正确;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和纯化的外源蛋白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ELISA鉴定该蛋白有与丁肝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结论 成功获得有生物活性的可供诊断用的丁肝抗原蛋白,为丁肝诊断试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上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CHB患者56例,其中聚乙二醇(PEG)干扰素α2a治疗28例,拉米夫定治疗28例,以健康志愿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集两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的患者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COS+ CD4+T细胞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频数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患者HBV DNA载量变化.结果 CHB患者CD4+T细胞IC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1).干扰素治疗后患者ICOS表达水平下降,同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治疗后患者ICOS改变值同HBV DNA载量变化值呈正相关(r=0.972,P<0.001),而拉米夫定组则未发现相关性(r=-0.101,P=0.608).结论 CHB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紊乱,其CD4+T细胞ICOS的表达升高.干扰素可下调CD4+T细胞ICOS的表达,纠正细胞免疫偏移,发挥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956.
目的 研究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转移侵袭能力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APRIL在CRC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APRIL基因的小干扰RNA质粒载体(siRNAAPRIL)转染人CRC细胞SW480,APRIL重组蛋白(rhAPRIL)刺激CRC细胞HCT-116,Transwell小室转移及侵袭试验分析APRIL对CRC细胞转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ELISA检测MMPs的表达变化.结果 siRNA-APRIL转染的SW480细胞Transwell小室试验转移及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rhAPRIL刺激的HCT-116细胞Transwell小室试验转移及侵袭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MMP-2、MMP-9及TIMP-1 mRNA,分泌型的MMP-2、MMP-9蛋白表达在转染或刺激前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的抑制剂GM6001处理后,SW480对照组和rhAPRIL刺激后的HCT-116细胞Transwell小室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APRIL通过调节MMPs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可为结直肠癌转移的干预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内脂素水平变化的意义,研究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内脂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估正常糖耐量孕妇(NGT)、糖耐量减低孕妇(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的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RBP4和内脂素水平。结果 GDM组和GIGT组血清RBP4、内脂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NGT组(P<0.01)。血清RBP4、内脂素与HOMA-IR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RBP4、内脂素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IR的程度。  相似文献   
958.
目的:研究猪种布氏菌WboA-/-S2株对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的生物学特性及启动T细胞应答能力的影响。方法:用粗糙型布氏菌WboA-/-S2株负载BALB/c小鼠的BMDC,并以光滑型S2株作为对照,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计算吞噬率;用固体培养基涂布法测定负载后不同时间点细胞的载菌量;用ELISA检测负载后不同时间点BMDC分泌IL-12和TNF-α的量以及与淋巴结T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BMDC对WboA-/-S2株的吞噬率高于对S2株的吞噬率(P<0.05),负载1小时BMDC的载菌量明显高于负载S2株的载菌量(P<0.05),但在24小时,WboA-/-S2株负载BMDC的载菌量明显低于S2株负载组(P<0.05)。WboA-/-S2株负载BMDC不同时间点上清中IL-12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S2株负载组(P<0.05)。且负载WboA-/-S2株的BMDC刺激T细胞所产生的IFN-γ量均明显高于S2株(P<0.05)。结论:WboA-/-S2株较S2株更易被BMDC吞噬和杀死,其活化BMDC、诱导T细胞应答的能力也明显强于S2株。  相似文献   
959.
张可  曾园山  秦丽娜  刘洲  丁英  阮经文 《解剖学研究》2012,34(6):411-414,423,482
目的 观察督脉电针对早期受损伤的脊髓神经营养素-3(NT-3)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定位.方法 成年雌性大鼠分为损伤组和电针加损伤组.全横断损伤两组大鼠的脊髓1d后,开始对电针+损伤组大鼠进行督脉电针,损伤组大鼠不做督脉电针.电针加损伤组在电针后1、3和7d时间点取出脊髓损伤区组织,损伤组也在相应时间点取出损伤区组织,用ELISA方法检测损伤区组织NT-3水平.再取电针后7d大鼠脊髓损伤区及其邻近组织切片做NT-3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染色.结果 电针加损伤组和损伤组的脊髓损伤区组织NT-3表达在时间上基本一致;在前3 d,NT-3水平是下降的,在后3 d,NT-3水平是增高的.但是,与损伤组相比,电针加损伤组的NT-3水平是明显增高(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有NT-3的表达.结论 督脉电针可以促进受损伤早期的脊髓组织细胞合成和分泌内源性NT-3,这可能是督脉电针促进急性脊髓损伤修复的适宜微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60.
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tumor associated fibroblast,TAF)是肿瘤间质中的重要成员之一,随着肿瘤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其与肿瘤的相互关系已日益受到重视.TAF可以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等过程,针对TAF的肿瘤靶向治疗也已悄然兴起.该文就TAF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