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37篇
  免费   3113篇
  国内免费   1991篇
耳鼻咽喉   339篇
儿科学   471篇
妇产科学   258篇
基础医学   1962篇
口腔科学   328篇
临床医学   3756篇
内科学   2732篇
皮肤病学   278篇
神经病学   722篇
特种医学   1215篇
外科学   2559篇
综合类   923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651篇
眼科学   333篇
药学   3852篇
  44篇
中国医学   3536篇
肿瘤学   1373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422篇
  2022年   919篇
  2021年   1229篇
  2020年   1037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845篇
  2016年   629篇
  2015年   1219篇
  2014年   1642篇
  2013年   2115篇
  2012年   2971篇
  2011年   3248篇
  2010年   2998篇
  2009年   2649篇
  2008年   2720篇
  2007年   2546篇
  2006年   2262篇
  2005年   1751篇
  2004年   1161篇
  2003年   901篇
  2002年   647篇
  2001年   624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01.
为筛选大叶紫薇叶中具有降血糖活性的成分,采用3T3-L1细胞葡萄糖消耗模型作为检测手段,对大叶紫薇叶提取物采用HP-20树脂吸附、溶剂萃取、制备薄层分离和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导向筛选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各分离组分.结果发现,大叶紫薇叶中corosolic acid、熊果酸和总三萜具有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102.
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与其增殖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以及细胞分化后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从新生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通过免疫荧光细胞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P-ELISA法测定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分化前后的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结果从新生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体外培养12周内,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未见变化,细胞的增殖速率亦未见明显不同;神经干细胞分化后端粒酶活性丧失,端粒酶逆转录酶的mRNA和蛋白质也均未见表达。结论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大鼠脑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增殖速率未见变化;神经干细胞分化后端粒酶活性丧失,可能是由于端粒酶逆转录酶停止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103.
脂肪干细胞免疫学性状的初步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研究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以及体外免疫调节功能,以期为组织工程提供同种异体种子细胞来源。方法体外培养人脂肪抽吸术中获取的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二代,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分子HLA、HLA、B7-1、B7-2、CD40的表达。1×105个/孔ADSC细胞分别刺激单一异体淋巴细胞或混合双向淋巴细胞反应,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同时观察ADSC经IFN-γ作用后,免疫分子表达与淋巴细胞增殖的调节情况。结果ADSC表达HLA类分子,但未检测到HLA类分子阳性表达。B7-1(CD80)、B7-2(CD86)、CD28、CD40未见明显阳性表达。人IFN-γ刺激48h后,HLA类分子表达明显增高,HLAI表达未见明显增高。异体或经IFN-γ作用的ADSC均未能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同样数量的ADSC可明显抑制双相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经IFN-γ作用后抑制作用未见明显减弱。结论ADSC具有一定的体外调节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有可能成为组织工程同种异体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TLR4 (toll likereceptor 4 )Asp2 99Gly、Thr399Ile基因多态性对变应性哮喘的发病和血浆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PCR RFLP) ,对 1 97例变应性哮喘患者和 1 5 6例健康人进行TLR4的Asp2 99Gly、Thr399Ile两位点的基因型检测。同时利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浆IgE的水平。结果  1 97例变应性哮喘患者TLR4基因Asp2 99Gly位点Asp Asp、Asp Gly和Gly Gly的基因型频率为 0 .81 7、0 .1 4 7和 0 .0 36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0 32 ,P =0 .984 ) ;但变应性哮喘患者Gly Gly、Asp Gly基因型血浆总IgE对数值 ( x±s:2 .6 1 5± 0 .6 0 0 1 ,n =36 )与Asp Asp基因型血浆总IgE对数值 ( x±s:2 .2 4 0± 0 .6 894 ,n =1 6 1 )相比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2 )。TLR4基因Thr399Ile位点Thr Thr、Thr Ile和Ile Ile的基因型频率为 0 .970、0 .0 2 0和 0 .0 1 0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6 2 0 ,P =0 .733) ;变应性哮喘患者Ile Ile、Thr Ile基因型血浆总IgE对数值 ( x±s:2 .4 1 7± 0 .4 4 2 3,n =6 )与Thr Thr基因型血浆总IgE对数值 ( x±s:2 .30 5± 0 .6 94 9,n =1 91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5 71 )。  相似文献   
105.
运动性疲劳中医肾虚证的辨证分型及其诊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运动性疲劳中医肾虚证的主要证候及辨证标准。 方法:于2003-07/2004-01选择湖南省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的皮划赛艇运动员和省体工大队的田径运动员共199名为研究对象。将中医辨证理论方法与流行病学调研疗法有机结合,统一诊断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分析肾虚各证候构成比,进行聚类分析,观察单一症状出现频次、症状组合出现频次。 结果:纳入受试对象199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肾虚常见证候有腰脊酸痛,头晕目眩,精神疲倦,四肢乏力,胫膝酸软,气短自汗,五心烦热,口干少津,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少寐多梦。②肾虚各证候构成比:肾气虚(51.26%)、肾阴阳两虚(37.69%)、肾阳虚(6.53%)、肾阴虚(4.52%)。③聚类分析:第一类为腰脊酸痛,精神疲倦,四肢乏力,气短自汗;第二类为头晕目眩,胫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第三类为五心烦热,口干少津;第四类为少寐多梦。④参与组合频次大于50%的症状主要是:精神疲倦、四肢乏力、腰脊酸痛、头晕目眩、气短,这5个症状也是单个症状频次大于80%的。 结论:运动性疲劳中医肾虚证的常见证候为肾气虚、肾阴阳两虚、肾阳虚、肾阴虚。而肾气虚是运:动性疲劳中医肾虚的主要证候。精神疲倦、四肢乏力、腰脊酸痛、头晕目眩、气短这5个症状可以作为运动性疲劳肾气虚辨证标准中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06.
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反相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对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的体外溶出及兔灌服一次的药物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与自制普通片进行对照。结果表明缓释片维持体内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较长,其相对生长利用度为122.48%。体内外显著相关。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时心房肌细胞2型理阿诺受体表达和分布的改变。方法杂种犬1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房颤组,每组5只。单纯房颤组用起搏器进行房颤式快速起搏,起搏频率(500±20)次/min,正常对照组不植入起搏器。24周后取出心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犬心房肌细胞2型理阿诺受体在mRNA水平的表达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和分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房颤组犬2型理阿诺受体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细胞质、细胞膜2型理阿诺受体分布均显著减少。结论房颤时心房肌细胞2型理阿诺受体表达下调,2型理阿诺受体可能不是心房肌细胞主要的钙信号调控的受体。  相似文献   
108.
老年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华法林用于老年心房颤动病人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本研究抗凝标准的132例老年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华法林治疗组 (治疗组 ) 5 8例 ,给予华法林 3mg/ d开始 ,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7~ 15 d使 INR达到 1.8~ 2 .5范围内 ,以后每月查 1次 INR。若病人增加或减少药物有出血倾向时随时再测 INR。阿司匹林对照组 (对照组 ) 74例 ,给予阿司匹林 30 0 mg/ d,分 2次口服 ,密切随访。结果 治疗组 7~ 15 d,平均 (9.1± 2 .8) d,INR达 1.8~ 3.0 (平均 2 .1± 0 .13) ,其中 INR在 1.8~ 2 .5 (平均 1.92±0 .2 3)之间者占 92 .7% ,治疗组有 1例心瓣膜病人出现脑梗死 ,而对照组有 7例发生脑梗死 ,差异显著 ,其余不良反应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老年心房颤动病人选择华法林 2~ 3mg/ d时 ,加强服药后监测及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使 INR保持在 1.8~ 2 .5之间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反应物滴加速度对β-磷酸三钙(β-TCP)粉体纯度的影响。方法将一定浓度的Ca(NO3)2溶液滴加到不断搅拌的(NH4)2HPO4溶液中,调节pH值和Ca(NO3)2的滴加速度,用XRD图谱检测其对最终粉体成分的影响,并采用乙二醇-乙醇法测定了粉体中游离CaO的含量。结果Ca(NO3)2的滴加速度对粉体的最终成分有很大的影响。当Ca(NO3)2的滴加速度为300ml/h时,得到羟基磷灰石(HA)和β-TCP的混合物;当Ca(NO3)2的滴加速度为150ml/h或200ml/h时,能得到纯的β-TCP生物陶瓷粉体。结论Ca(NO3)2的滴加速度为150ml/h~200ml/h,可以制备纯的β-TCP生物陶瓷粉末。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与D 二聚体含量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30例APL患者 (包括 12例合并DIC患者 )发病时及应用ATRA治疗后D 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30例APL患者治疗前血浆D 二聚体水平 (2 .38± 0 .98mg/L)较正常对照组 (0 .2 5± 0 .0 9mg/L)明显升高 (P <0 .0 1) ,其中 12例并发DIC者(2 .5 2± 0 .12mg/L)明显高于 18例不并发DIC者 (2 .18± 0 .96mg/L)。结论 APL患者D 二聚体检测值随维甲酸治疗逐渐降低 ,并可预测ATRA治疗过程中DIC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